“六姐”巴蜀之行二

尚学忠(勿送🌸)

<p class="ql-block">  巴蜀之行第五站,松潘县,游松潘古城,千年历史遗迹为古代边陲重镇。这里是文成公主进藏的起点……。松潘古城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古城位于岷江峡谷流域,是川西门户和茶马互市的重要枢纽。 ‌历史与建筑,松潘古城历经1400多年历史,现存城墙总长6.2千米,采用青砖与糯米、石灰等材料筑成,厚度达12米,被誉为“铜墙铁壁”。城内保留四道城门,其中北城门“镇羌门”进深31.5米,为中国现存明代城门之最。</p> <p class="ql-block">  松潘古城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松潘县境内,处于川西民族走廊东部、岷江峡谷流域。古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平面跨崇山,依山顺势略呈三角形,东部崇山之下河谷部分为长方形,外城毗邻内城南面的河谷下坝,有城门与内城相通,平面为长方形。城墙总长6.2千米,用本地烧制的青砖砌成墙身,内土石而成,高12.5米,厚12余米,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浆粕连勾缝,坚固如铜墙铁壁。</p><p class="ql-block"> 松潘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元年(618年),迄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宁州卫指挥高显来到松潘主持筑城事宜,历经五年,古城初步成形。至明嘉靖五年(1526年),松潘总兵何卿再度主持增筑外城1000余米,至此,松潘城的规模得以确定。松潘古城现存四道城门。北城门在历史上被称作“镇羌门”,现存高度达6米,进深31.5米,比北京故宫的城门洞还要深1.5米,堪称中国明代城门之冠。南城门名为“延熏门”,宽6米,高8.8米,进深31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门,并且保留着完好的瓮城,松潘古城最厚处达31.5米,平均厚度30米,拱形城门跨度为6米。</p><p class="ql-block"> 1986年,松潘古城墙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松潘古城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高适败北于雎水关的情节,其取景地便是松潘古城。玩九寨沟必住松潘古城三大原因:1.松潘住宿更加便宜且条件不错2.晚上松潘的夜生活丰富且很有高原风情3.第二天赶高铁15分钟就能到高铁站,不用早起呀#松潘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松潘古城命名:据《松潘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平羌将军丁玉平叛后进驻松潘,上书朱元璋提议设军卫,朱元璋因松潘山多田少、地处荒漠未批准。丁玉再次上书阐明松潘军事重要性,当年朝廷批准设立“松潘卫”和“潘州卫”,后合并为“松潘卫”,此为“松潘”得名之始。</p> <p class="ql-block">  巴蜀之行第六站~黑水县:探寻川西秘境,走进云端藏寨,欣赏各民族亲善融合[玫瑰][玫瑰]。黑水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以黑水河得名,藏语称“措曲”,意为生铁之水,县域面积4356平方千米,2024年常住人口4.31万人,2024年GDP达33.63亿元。</p><p class="ql-block"> 水县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介于东经102°35′—103°30′、北纬31°35′—32°38′之间,平均海拔3544米,最高峰奥太基海拔5285米。境内有黑水河、毛尔盖河等河流,属季风高原型气候,旱雨季分明,年均气温9.5℃,年降水量620毫米。‌‌黑水古为冉駹地域,秦、汉属蚕陵县,1953年设芦花县,1954年更名黑水县。红军长征期间曾在此召开“芦花会议”,翻越达古雪山等三座雪山,现存会议会址等红色遗迹。‌‌</p> <p class="ql-block">  巴蜀之行第七;马尔康县:当年红军长征毛主席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吐司官寨休整一周并召开重要会议……。</p> <p class="ql-block">  巴蜀之行第八站~壤塘县:沿317国道一路向西 游览中国版的“比萨斜塔”古时碉楼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壤塘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县境东及东北与马尔康市、阿坝县接壤,南与金川县毗连,西部和南部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班玛县,县城海拔3285米,面积6863平方千米。1</p><p class="ql-block">截至2025年5月,壤塘县辖3个镇、8个乡,</p><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县人民政府驻罗吾塘中街90号。12</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末,壤塘县常住人口4.56万人。33</p><p class="ql-block">壤塘县名源自境内一自然村寨。“壤”系藏语音译,源自上意。藏语谓平坝子为“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讨论秦汉时期,为羌人生息之地。明代以来,绰斯甲为嘉绒藏区十八土司之一,历经41代土司。1958年10月20日,建置壤塘县。壤塘县旅游资源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于一体。自然资源有南莫且湿地、香拉东吉圣山、海子山、野人大峡谷和上杜柯峡谷组成;人文资源有棒托寺石刻大藏经、日斯满巴碉楼、觉囊文化中心、本土民俗风情及红色文化资源组成。</p> <p class="ql-block">  壤塘寺(国家3A级景区)‌。特色‌:觉囊派根本道场,由曲尔基寺、藏哇寺、策卜居寺三寺组成,拥有独特的转经廊建筑群和千年佛像群。寺内保存大量唐卡、壁画,藏洼寺以佛经收藏著称,确尔基寺现存觉囊派最大规模佛殿群。‌‌</p><p class="ql-block">‌ 香拉东吉圣山(州级风景名胜区)‌。特色‌:海拔5178米的壤塘最高峰,88座雪山环绕,25个高山湖泊错落分布,可近距离观察岩羊、雪豹等野生动物。景区内设卡仓渡、圣山南侧等露营地,提供60公里徒步环线。‌‌</p><p class="ql-block">‌ 日斯满巴碉房(国家级文保单位)‌。特色‌:九层碉楼式藏居,建于明代,现存最高传统藏族民居。建筑采用夯土与木材混合结构,顶层经堂保留原始壁画,可俯瞰杜柯河谷风光。‌‌</p> <p class="ql-block">  巴蜀之行第九站~色达县:心心念念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我来了,这里不是景点,是信仰的高地。</p> <p class="ql-block">  色达不能随便去的主要原因包括严格的准入政策、高海拔带来的高原反应风险、浓厚的宗教文化限制、严格的管理规定以及对外国游客的禁令。‌这些因素共同要求游客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可能面临无法进入、健康风险或违规处罚等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严格的准入政策:色达五明佛学院实行强制预约制度,所有游客必须通过官方小程序“喇荣沟进沟预约”提前预订,每日限额约2000人,旺季需提前3天抢票。游客需按预约时段乘坐观光车进入,禁止自驾或徒步,且现场需人证合一核查身份证。60岁以上老人还需签署健康承诺书,目前佛学院内禁止游客过夜。‌‌</p><p class="ql-block"> 二、色达平均海拔4127米,佛学院最高点达4300米,高原反应发作率高达70%。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需紧急送医。医学建议包括提前适应:抵达前在康定(2560米)或马尔康(2600米)适应1-2天,并提前10天服用红景天。‌‌携带应急药品:如乙酰唑胺(需处方)、布洛芬缓释胶囊和便携氧气瓶(约35元/罐)。‌‌禁忌:到达首日禁止洗澡、饮酒或剧烈运动,血氧低于80%需立即撤离。‌‌</p><p class="ql-block"> 三、宗教文化限制:色达是严肃的修行场所,非普通旅游景点。佛学院实行男女分区管理,禁止随意拍摄僧人(手机相册若含僧人正脸可能被要求删除),自拍杆等设备会被没收。游客需保持安静,避免喧哗干扰诵经,且禁止在寺庙内拍照。‌‌</p> <p class="ql-block">  色达最出名的三个景点是‌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坛城和东嘎寺‌,它们分别代表了色达的宗教核心、信仰圣地和历史文化瑰宝。‌‌</p><p class="ql-block"> 一、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由晋美彭措大师于1980年创建,拥有近3万名僧侣居住的红色僧舍群,形成连绵山谷的“红色海洋”奇观。核心体验包括:山顶观景台俯瞰全景,日出日落时红房子与雪山交映,视觉震撼。‌‌公开听经堂感受集体诵经的庄严氛围,需遵守脱鞋、衣着整齐等礼仪。‌‌</p><p class="ql-block"> 二、坛城:位于佛学院最高处的金碧辉煌转经圣地,是藏传佛教信仰的象征。主要特点为:三层建筑外围环绕纯铜转经筒,信徒顺时针绕行祈福,可俯瞰整片红房子山谷。‌‌傍晚亮灯时暖黄灯光与金色建筑交融,适合静心体验宗教氛围。‌‌</p><p class="ql-block"> 三、东嘎寺:色达三大寺庙之一,拥有300多年历史,以白色建筑和珍贵文物著称。亮点包括:寺庙形似白色海螺,坐落在神山上,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内部收藏精美唐卡和经。</p><p class="ql-block"> 去色达必买的三样特色物品是‌藏传佛教法器‌(如转经筒、念珠)、‌藏族手工饰品‌(如银饰、绿松石制品)和‌高原特产食品‌(如牦牛肉干、酥油茶)。</p><p class="ql-block"> 一、藏传佛教法器1.转经筒‌:色达作为藏传佛教圣地,转经筒是极具宗教意义的纪念品,小型手持款价格约30-100元,可在佛学院周边商铺购买。转动经筒象征诵经祈福,材质多为铜制或鎏金。‌‌2.念珠‌:由菩提子、檀木或宝石制成,僧人常持诵经使用,兼具收藏与实用价值,价格从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p><p class="ql-block"> 二、藏族手工饰品1.银饰与绿松石‌:藏族传统银镯、耳环常镶嵌绿松石或珊瑚,色彩艳丽且寓意吉祥,价格约200-800元,洛若镇集市有售。‌‌高原特产食品‌2.牦牛肉干‌:高蛋白低脂肪,适合补充高原旅行体力,独立包装方便携带,每斤约80-150元。‌3.酥油茶粉‌:速溶包装还原藏区风味,可缓解高反不适感,约20-50元/盒。‌‌</p> <p class="ql-block">  巴蜀之行第十站~甘孜县:色达出发一路向南,翻越乃龙山垭口进入甘孜县,300多年的东嘎寺宏伟壮观、游古格萨尔王城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