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他是中国人民深为怀念的英雄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方志敏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目睹社会不公,萌发了革命思想。1922年赴上海,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24年,方志敏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江西的党、团组织。他特别重视农民运动,是江西农民运动的先驱和领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革命失败后,他于1928年1月领导了弋横暴动(弋阳、横峰年关暴动),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游击战争,实行土地革命,创建了红军第十军。他极具创造性,在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被毛泽东同志誉为 “方志敏式根据地和 “模范的闽浙赣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横峰葛源。方志敏在葛源的时期(1931年至1934年),是他革命生涯中最辉煌、最具创造力的阶段。他将葛源从一个小镇建设成为统辖四省边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又称赣东北苏区)的首府,被誉为“红色省会”。在这里,他不仅仅是一位军事领袖,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经济建设的探索者和群众生活的关怀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方志敏的领导下,葛源成为了闽浙赣苏区的绝对核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党的最高领导机关设于此,方志敏曾任省委书记、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制定大政方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闽浙赣军区司令部设在葛源,方志敏是主要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他在这里指挥红十军及地方武装,灵活运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军事“围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非常重视军队的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在葛源创办了红军大学第五分校,为部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政干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方志敏极具经济头脑,他在葛源领导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经济建设,使苏区在严密封锁下依然能蓬勃发展,被誉为“模范苏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合作社,兴修水利,保障苏区军民的粮食供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葛源及其周边创办了兵工厂、造纸厂、被服厂、炸药厂等,自力更生地生产军用和民用物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建立了苏维埃银行,发行自己的股票和货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葛源沿途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玉山八磜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怀玉乡(原属怀玉山地区),它不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而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承载着悲壮记忆的红色地标。它的名字与方志敏同志的最后时刻紧密相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4年7月,为宣传抗日、牵制国民党军队、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即长征),中共中央组建了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区进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支队伍的核心是红七军团(后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字团),由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任军团长,粟裕任参谋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5年1月,先遣队在返回闽浙赣根据地途中,于怀玉山地区遭到国民党军绝对优势兵力的层层包围和阻击。时值严冬,天寒地冻,红军将士衣衫褴褛、弹尽粮绝,陷入绝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浴血奋战与失败:红军官兵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战斗,但最终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一次极为悲壮的军事失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本已带领先头部队(由参谋长粟裕率领)冲出第一道封锁线,但为了接应后续的主力部队,他**毅然重返包围圈。最终,于1935年1月29日,在怀玉山区的玉山八磜(属于怀玉山范围)不幸被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磜周边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怀玉山。清贫故事的发生地:方志敏在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这种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清贫”精神,就发生在怀玉山这片土地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贫园:为纪念方志敏而建的核心纪念园区,内有方志敏塑像及其著名文章《清贫》的碑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被俘后,国民党当局对他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但他坚贞不屈,断然拒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狱中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不朽名篇,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年仅36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展示了方志敏烈士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在怀玉山的最后斗争历程和“清贫”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怀玉山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方志敏干部学院是一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的地方性党性教育特色基地。它并非普通的高等院校,而是一所旨在传承和弘扬方志敏精神,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党性教育的干部培训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弋阳县是方志敏烈士的故乡,是他出生、成长和最初开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这里建立学院,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和历史厚重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弋阳县及周边地区(如横峰葛源)拥有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是方志敏革命生涯主要活动的核心区域,为学院的现场教学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景课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学院的灵魂和最大特色就是 “方志敏精神”,即“爱国、创造、清贫、奉献”。所有教学活动和课程设计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举办摄影展。为更好弘扬方志敏精神,讴歌纪念方志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由《上饶市方志敏研究会》牵头,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上饶工作站具体组织实施到弋阳、横峰、玉山等地进行实地采风并举办“可爱的中国  美丽的上饶”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方志敏诞辰125周年摄影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方志敏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集坚定的革命者、富有创造力的实践者和才华横溢的文人于一身。他的事迹和精神,尤其是他的爱国情怀、清贫作风和坚定信仰,跨越时空,至今仍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今日中国的伟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告慰方志敏等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我们当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远铭记方志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好地传承弘扬方志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谨以此篇庆祝伟大祖国76周年华诞,祝福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原创编制:江西上饶刘江。2025年9月15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