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点开微信视频时,合肥的雨正密得织成帘,《故乡别来无恙》的画面再次撞进眼里——任素汐站在镜头前,眉眼里是生活揉出来的实感,没有半分虚浮。她一开口,或是一个抬手的小动作,都像在演某段被我藏在记忆里的过往,顺着剧里的街巷、烟火气,悄悄牵出故乡的轮廓:老屋后那棵歪脖子树,傍晚时分巷口飘来的饭菜香,还有年轻时揣着心事走过的石板路。原来好的剧从不是演故事,是借别人的镜头,让我们重新看见自己的故乡与旧时光。</p><p class="ql-block"> 合肥午后的这场雨来得太烈,说是合肥几十年里第二回遇见的大暴雨不夸张,听着雨砸在玻璃上的闷响,总忍不住想起上一次——那回雨势凶得连根拔起了家门口路边的老梧桐,枝桠横在马路上,看得人心慌。如今雨再这么下,不知道哪条街又积了水,哪户人家的窗台遭了殃,城市在暴雨里缩成模糊的影子,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慌张,只能盼着雨停时,一切都还安稳。</p><p class="ql-block"> 中午的寿宴裹着暖融融的光,蛋糕上的一束烛火跳着,三个儿子围着婆婆转得不停歇。几个六七十岁的人了,在母亲面前仍像当年的孩童,顺着她的心意不敢有半分怠慢。可这份孝顺里,也藏着旁人难察的局促:她若叹口气说“人老了没人陪”,儿子们便赶紧放下手里的事,坐过来听她翻过去的旧话,哪怕那些话已经说了几十遍。我们做儿媳的一般不敢随意接话,总怕哪句话没接对、哪个动作不周到,惹得老人不快——她的话里常裹着软刺,一句“我这岁数还能吃你们几次饭”,就能让儿子们红着眼眶检讨,也让我们心里发紧。可转头看见婆婆望着儿子们的模样,眼里藏着的依赖与霸气,又让人觉得这份热闹里,终究裹着平常人家中最俗套的暖。</p><p class="ql-block"> 饭桌上不知谁忽然提起“贤妻良母”,这四个字像根细针,猝不及防扎在心上。从前听见,总忍不住悄悄自我感动,觉得是对自己半生操劳的认可;可如今再听,只觉得满是辛辣的讽刺。什么时候起,这曾被捧在嘴边的褒奖,变成了贬义词?好像只要被扣上这顶帽子,就意味着你窝囊、没本事,只能困在厨房与家务里,哪怕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哪怕为了家人熬得灰头土脸,也换不来社会的正眼,换不来家庭的尊重,甚至换不来身边人的一句体谅。刷遍所有视频与媒体,这四个字早被悄悄雪藏,不是它错了,是时代撕开了真相:不挣钱的付出,再辛苦也会被轻贱;困在家里的日子,再尽心也成了“没价值”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雨还没停,坐在窗前捋这些思绪,忽然觉得日子就是这样——有剧里勾出的故乡暖,有暴雨带来的世事慌,有寿宴里的亲情实,也有旧词背后的人心凉。这些杂七杂八的情绪凑在一起,才是最真实的生活,没什么华丽的包装,却每一句都藏着自己的温度与重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