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兮福所倚

圣女娟秀

<p class="ql-block">文/圣女娟秀</p><p class="ql-block">图/致谢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9821299</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还是九十年代中期左右的一年第三个月份,与单位领导去一个海滨城市出差,同去的还有两个同事。 期间,我因感冒发烧住进了当地的一所医院。后经当地一个权威医院的呼吸科主任检查确诊是肺纤维化,确切地说叫间质肺炎。这可是听起来吓人而且是要命的病,确诊结论等于死刑判决。因为肺纤维化,严重时少则能活一、二年,多则能活三、四年。此时,整天躺在病床上,一天要打十来瓶点滴。</p><p class="ql-block"> 确诊结论传到院里,很快就炸开了,议论纷纷说我的病很严重,甚至活不了几年,都在为我担忧。院里知道后,随即派车前来接我的人中,有我的爱人还有同志。回来没到家,直接到省里的一家中医大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一住就是半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期间,我并没有因为被确诊为重病而一蹶不振,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还不忘锻练身体,也没把自己当成病人。虽然气喘吁吁的,上下楼也不坐电梯走楼梯,还把自己打拌得比正常人还精神。不知情的还以为我是病号的护理人,殊不知我的病有多严重。</p><p class="ql-block"> 但没人的时候一个人也在想,如果真是确诊所说的病,没两年我就不在人世了,家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想到那时家庭就要破碎时,心有多么的不甘,没人的时候也暗自流泪。 </p><p class="ql-block"> 领导、同事到医院看望我,心中不勉有些是不是有向我告别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更让我难过的不是我的病,而是一次女儿初升高前的家长会。当时爱人是领导,工作繁忙脱不开身,我就去学校给女儿开家长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坐在女儿的坐位上,看到书桌上放着孩子的作业本,当即翻开就看到他写的作文,题目是“妈妈病了”。文中写道:一次上课时,老师发现女儿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下课后老师就问女儿怎么精神溜号了,女儿就把我生病住院的事情讲给老师听,老师思忖着怪不得孩子最近情绪低落,成绩有些下降了,原来如此。随即就安慰女儿,不要怕振作精神安心学习,妈妈的病会治好的,有事随时跟老师说,有不明白的习题跟老师讲。看到这我的双眼模糊了,心想孩子学习在节骨眼儿上,我得病住院还影响孩子学习,顿生愧疚感,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老师见状也安慰我,好好的治病,孩子需要你,家人需要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看爱人又看看孩子,想到自己不久的将来就要抛下他们时,又抑制不住的流下了伤心的泪水。</p><p class="ql-block">家人们看到我的状况,已明白了原委,对我安慰了一番。我调整了心态,第二天一早又返回了医院。 </p><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确认我的病情,在住院期间,主治医生建议我去医大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如果是肺纤维化,需要做肺泡灌注,研究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并用仪器测试我的肺功能。</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次血气分析,各项指标都正常,唯有二氧化碳指标偏低。原因是因为我呼吸频率高,二氧化碳呼出的多,所以该项指数偏低,并作出不是肺纤维化的结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住院治疗半年,虽未见好也未发展,自我感觉就是喘气急促,经科主任研究同意让我出院,定期复查,并出具一个月半天工作日的诊断书。但我上了一个星期的半天班后,就上全天班了。</p><p class="ql-block"> 从出院至今已整整三十一年了,我仍然健在而且生活得有滋有味并已退休十多年,生活情趣十足。还旅游到祖国的宝岛台湾;临国日本、南韩旅游观光好不惬意,国内游也去了不少地方,尽赏祖国山水之美,尊享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当初说我最多能活三、四年,事实证明,我已经多活了三十多年,这显然是误诊得出的结论。真是祸兮福所倚,也不知道给我误诊得出最多能活三、四年结论的科主任,是怎么提拨起来的,真是害人不浅。所以,做医生的要有医者仁心,千万不能枉下结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