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刘德明</b></p><p class="ql-block"><b> 盐城,江淮明珠,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此地刘氏,人才辈出,于岁月长河中,留下璀璨篇章,其事迹与精神,如星辰照亮历史天空,激励后世子孙。</b></p><p class="ql-block"><b> 明代御史刘洵,字彝川,号达晨,建湖涔庄为其桑梓之地。涔庄刘氏,源起姑苏,元末避乱,迁居盐城。始祖焕亭公,饱学之士,以耕读传家,书香不绝。刘洵幼承庭训,聪慧过人,才冠乡里。永乐三年,科举高中,进士及第,授河南怀庆知府。其为官清正廉洁,治理有方,公正无私,政声远扬,旋即升任四川按察使,后入朝为监察御史。任职期间,坚守公道,担当道义,清廉自守,不徇私情,秉公监察百官,深受敬畏。仁宗、宣宗、英宗皆降诏褒奖,赞其“发迹淮东,列官河右,持躬忠恕,管理精明”,并荣赐其祖父与父亲官职。</b></p><p class="ql-block"><b> 刘洵心怀桑梓,情系百姓。回乡省亲,见家乡欠旱不雨,禾苗焦枯,百姓忧心忡仲,逐慷慨解囊,献粮捐资,组织民众开沟引水。为解百姓后顾之忧,对开沟所损小户良田,以自家土地补偿。众人齐心协力,终成十里南北沟。沟成之后,河水滋润干旱土地,庄稼丰收,百姓感恩戴德,将此沟命名为“御史沟”。黄河夺淮后,家乡水患频繁,每至洪水肆虐,屋塌田没,人畜遭殃。刘洵心怀悲悯,用自家田地垒土筑墩,供乡人避洪,救活无数穷人,“救命墩”之名,传颂乡里。晩年归乡,正值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虽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仍心系社稷,发动民众自卫,令长子刘燕居带领族人抗倭。刘氏子孙奋勇杀敌,保家卫国,传为佳话。民间亦流传捐资造桥,解决行人“过河难”问题,“刘桥”之名,沿用至今。其“扬善举,济世救贫”之家风家训,世代传承,影响深远。</b></p><p class="ql-block"><b> 刘沁区,字水心,号西溪,盐都区楼王庄人。少有文誉,才华横溢,与钱塘冯景结为忘年之交。其诗宗法刘长卿,风格温柔敦厚,情感真挚,一唱三叹,颇具古人遗风,且尤为关心时事,胸怀天下。康熙二十一年,以岁贡生拔授铜陵训导,却淡泊名利,毅然拒绝,从此绝意仕途。晚年退守西乡故里,以诗文自娱,著有《西渚诗存二卷》《四书疑问录》《桑海余痛》《淮志校补》等,为后留下宝贵文化财富,享年八十而终。</b></p><p class="ql-block"><b> 刘障东,原名世林,亭湖区新兴场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然聪慧好学,勤奋刻苦。13岁应县童子试,独占鳌头;17岁赴苏州求学,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其慱览群书,对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常与梁启超书信往来,交流学术见解。民国初,考入江苏省第一师范学堂,因操行学业出众,冠于全校。曾勇敢指责某营官燕游妓院之行径,引发学潮,虽导致自身被校方除名,却彰显其正直无畏之品格。返乡后,于刘氏宗祠开馆收徒,以教育育人为己任。为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多次上书盐城地方当局,建议抽出新兴场文庙部分地产作为办学基金,经历艰难挫折,毫不退缩,终获成功。新兴小学得以成立,而他却不在该校任职,亦不过问学校事务,一心为公,不图私利。</b></p><p class="ql-block"><b> 民国5年,大纲盐垦公司与盐商勾结,妄图低价强购新兴场北七灶灶民土地引发灶民强烈反抗。刘障东与吴彝白、沈云瑞等人挺身而出,而灶民仗义执言。他四处奔波,查找证据,在灶农家发现清道光和咸丰年间灶民缴纳灶地地课的回执,又在扬州盐商总管家中找到清乾隆年间相关档案,为灶民维权提供有力支持。他一面准备上诉,一面鼓励灶民组织团练阻止公司兵马入境,并在上冈北坝召开穷人会,表明反抗决心。面对大纲公司威逼利诱,他毫不动摇,将名子改为“障东”,以示保障灶民权益之决心。公司武装强迫灶民交产,酿成惨案,刘障东愤怒不已,编成《淮南新兴场北七灶商灶剧争之索隐》一书,揭露事实真相,赢得社会舆论广泛支持。在其不懈努力下,江苏高等审检厅作出公正判决,使灶民获得滩地。灶民感恩,欲赠土地,他婉言谢绝,建议将土地献为学产和盐城贫儿教养院。此后,各灶纷纷划出学地,兴办学校,为地方培养人才。民国19年,马玉仁散兵毁坏崇雅小学及卢公祠,刘障东率众打官司,迫使其赔偿,从建学校和祠堂。芦沟桥事变后,他积极宣传抗日,盐城沦陷后,开办失学青年实习班,传播抗日救亡思想,协助民运队宣传抗日,为抗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b></p><p class="ql-block"><b> 刘是龙,建湖县高作镇涔庄村人,出生于贫苦农家。童年经历战乱,目睹家乡苦难,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奋发向上,报效祖国的种子。在家庭的影响下,他勤奋求学,先后在九头树小学、杨州中学就读,195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考取北京石油学院,入学便担任重要职务,展现出卓越领导才能。</b></p><p class="ql-block"><b> 刘是龙兄妹七人,皆为老党员,且六人担任县以上领导干部,被传为“将门出虎子”的佳话。1962年大学毕业后,他投身国务院对外经济联络部,从事对外经济援助工作,为国家外交事业贡献力量。1972年底,主动申请到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任办公室主任,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1980年初,调中央组织部工作,并凭借工作业绩,多次越级提拔,成为中组部领导成员之一。他为官清廉,生活简朴,担任局级干部时仍骑自行车上下班,住房条件艰苦却毫无怨言。在中央“三讲”办公室工作时,以高度负责态度对待每一封群众来信,认真解决群众问题,其勤俭节约的作风,被《人民日报》报道。2005年担任党员先进性教育督导组组长,跑遍上海、江苏多地,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仍心系工作,展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他一生坚守立党为公宗旨,清正廉洁,不利用特权为子女和亲属谋取私利,为共产党人树立光辉榜样。</b></p><p class="ql-block"><b> 刘必治,射阳人,1934年9月出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国际公认的数学信号处理领域先驱者。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持续性地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数学产品的应用和产业化,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获得lEEE信号处理协会和电路与系统协会最高奖。</b></p><p class="ql-block"><b> 刘玉珍,建湖人,1955年农历10月初10出生,现任:盐城市佛教协会顾问;建湖县佛教协会副会长兼任延寿寺管委会主任、当家师;江苏省刘氏宗亲会名誉会长;盐城市刘氏宗亲会顾问;建湖县刘氏宗亲会名誉会长。</b></p><p class="ql-block"><b> 建湖颜单延寿寺原来是一座破烂不堪的几间破庙,经过刘玉珍负责两次筹款重建,第一次1983年~1995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主体建筑;进入21世纪,延寿寺又启动了第二轮重建工程。到2017年,一座崭新的九进十八堂的现代寺院呈现在人们眼前。</b></p><p class="ql-block"><b> 刘玉珍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独资新建了颜单革命烈士陵园;常年资助颜单镇养老院,为老人发放压岁钱;为颜单镇卫生院捐资100多万元;为颜单镇中小学投入几十万元,购置办公桌椅、室内空调;每年对全镇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其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遍盐阜大地。</b></p><p class="ql-block"><b> 刘耀美,响水人,1955年出生,早年投身教育事业,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成绩斐然。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以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助力学生成长,荣获江苏省先进教师、盐城市先进个人等荣誉,深受学生敬爱。退休后,他积极投身文艺创作和宗亲会工作,创作体裁广泛,快板、小准剧、诗歌、散文等均有佳作问世。其作品《毛主席军事思想放光芒》《劝君还是廉洁好》参加响水县建县40年作品赛;小淮剧《师生情》参加盐城市文艺调演,斩获多项大奖。他还创作《盐城刘氏之歌》,凝聚刘氏宗亲情感。作为响水县刘氏宗亲会会长之一,他为宗亲会发展尽心尽力,组织宗亲交流,传承家族文化。积极参与编写盐城市刘氏宗亲会十年回顾刊物,走访各地刘氏宗亲,收集家族史料,为传承家族精神贡献力量。</b></p><p class="ql-block"><b> 刘永久,盐城彭城堂总经理,盐城民进会员。2017年发起成立盐城市刘氏宗亲会,引领全省刘氏宗亲锤炼家风,传播刘邦文化——汉文化。开启家族发展新征程。他多次组织召开家谱家风研讨会、报告会,开展志愿者雷锋义工团等爱心活动,弘扬家族美德。在他带领下,彭城堂乳业有限公司创造优异成绩,展现出卓越领导才能和企业管理智慧。天灾面前,他积极行动,2016年阜宁遭遇特大龙卷风灾害,他第一时间成立救援小组,协调救灾物资送往灾区,彰显大爱精神。作为盐城市刘氏宗亲会会长,他每年举办年会,讲述家风和孝道,将家风融入公司管理,其事迹被《江苏民进》等杂志专题报道。他注重培养子女,鼓励儿子自主创业,让其在磨砺中成长,展现良好家风传承。</b></p><p class="ql-block"><b> 盐城刘氏名人,或为官清正,造福百姓;或著书立传,传承文化;或仗义执言,捍卫权益;或敬业奉献,报效国家;或热心宗亲,弘扬家风。他们的故事,是盐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刘氏家族的荣耀,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岁月流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盐城大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盐城刘氏子孙,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刘氏家族的繁荣、社会进步贡献力量。</b></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刘德明,(笔名:春晖)男,1956年9月21日出生,1986年12月26日入党,大专毕业,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几十年来,在报刊杂志发表了二百多篇散文、报告文学、诗词歌赋、中短篇小说、杂文、随笔等文学体裁的文章。</b></p> <p class="ql-block">作者近照:</p> <p class="ql-block"><b>主编:李龙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