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美丽的童话世界(上)

森林(李秀亲)

文/摄影 /制作 李秀亲 <p class="ql-block">九寨沟的美,美在如画的山水。八月的四川之行,第一站是人间瑶池,黄龙圣地,第二站要寻访的就是闻名遐迩的童话世界——九寨沟了。导游阿搓告诉我们,之所以把九寨沟安排在第二天,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说法,这让我对即将寻访的美丽九寨又多了一份神秘感。</p><p class="ql-block">前一天因为行程安排的紧,原定在九寨沟的住宿改为在黄龙景区所在的松潘县城。第二天一大早接近七点左右,气温只有六度左右,有点冬天来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松潘县城离九寨沟景区约一百公里,经过近二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九寨沟景区。</p><p class="ql-block">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p><p class="ql-block"> 九寨沟地处岷山山脉南段,距离成都市约400千米,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陡跌的过渡地带,总面积650.747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听导游介绍,旅游旺季这里会限流,每天进入景区的是41000人。8月14日,我们也是这四万多人中的一员,九点多通过景区门口排着的一个个长队后,坐上景区的游览观光车,九寨沟的美景在飞驰而过的车窗外,已经撞入我们的眼帘了。</p><p class="ql-block">随着景区观光车上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九寨沟的由来,还有即将要到达的第一个景点和随后的游览线路。</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是典型的高寒喀斯特地貌区 ,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质背景复杂,流域内岩石几乎全由厚达数千米的石灰岩构成。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在岩石中产生了大量裂隙和断裂,增大了岩石的透水性。同时,流域内降水充沛,高原边缘的差异性抬升形成了巨大的地形反差,有利于岩溶水的循环运动,使喀斯特作用能持续进行。</p><p class="ql-block">九寨沟的喀斯特地貌以地表大量堆积的钙华为主,形成了钙华堤、钙华池、钙华滩、钙华瀑等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九寨沟的海子(湖泊)和瀑布是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九寨沟的由来</b></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因景区内有九个藏族寨子而得名 。这九个寨子分别是树正寨、则查洼寨、黑角寨、荷叶寨、盘亚寨、亚拉寨、尖盘寨、热西寨、郭都寨,又称为“和药九寨”,因藏民世代居住于此,故名为“九寨沟” 。</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在树正寨下车,这个景点的名字就叫“树正群海”。站在路边,对面就是树正寨。两边是一座座山峦连绵,而我们站立的一旁青山绿水的画卷跃入眼帘。水流就在林间穿越,游人可以拾阶而下,近距离观赏美景。我们老老少少就选择了站在上面看风景。而观景的络绎不绝的游人,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飞溅的白浪欢快地流淌着,蓝色的海子真是醉人眼眸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树正群海海拔2187-2280米。其地形是在河谷迭加泥石流堆积物基础上,再经钙华沉积,形成大小19个湖泊,顺着沟谷层层迭迭。这里森林、湖泊、小瀑布相错相连,呈现"树在水中生,水在林间流,人在画中游"的奇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八月十四日的九寨沟风和日丽,湛蓝的天空下,被称为海子的高山胡泊就像大海一样的迷人,蓝的让人心醉。随手一拍就是秀丽的风光。水流的哗哗声就在耳畔回响着。湖光潋滟,水波粼粼,第一站的景色就是这么美。</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景区主要由呈“Y”字形分布的日则沟、则查洼沟和树正沟三条沟谷构成,属世界高寒喀斯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组瀑布带着几分秀美之风,出现在眼前。虽然落差不是很大,但有诗情画意之美,这正是树正瀑布群。一组组瀑布形态各异,有的如舞动裙摆的仙女,有的似白练飞舞,震天的浪涛声也是很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我们前进的方向是犀牛海,听观景车上的导游介绍,到了那里是下一个乘车点。徒步需要走130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老虎海与犀牛海</b></p> <p class="ql-block">紧邻着树正群海的就是老虎海。湖面宽阔,清澈的翠绿色湖水中群山连绵起伏的倒影,也是如此的清晰。绿意盎然之风依然是八月清秋的主打色。</p> <p class="ql-block">老虎海海拔2298米,湖面长310米,宽171-194米,水域面积达5.8万平方米。老虎海得名有以下三种说法:其一,因近旁的树正瀑布水声如雷,宛若虎啸,故而得名。其二,每到深秋季节,湖岸山上层林尽染,姹紫嫣红的林木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斑驳陆离,犹如老虎身上斑斓的虎纹,因此得名。其三,传说山中的老虎最爱来这个海子喝水,所以叫老虎海。 </p> <p class="ql-block">每一帧画面都美的让人陶醉不已,拍照留影打卡,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也要见缝插针。</p> <p class="ql-block">湖蓝色的海子,苍翠欲滴的山峦,远处还有薄雾笼罩;近处的森林则是明艳的浅绿色。湖畔的树枝优美的枝干上,已有秋色晕染了。</p> <p class="ql-block">在老虎海附近有水转经轮,湍急的水流转动水轮上的叶板,引动转经筒日夜不息地转动。九寨沟水转经轮是藏传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在湍急的河流上建立的转经筒,利用流水使经筒日夜不停地转动,转经筒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 。</p> <p class="ql-block">走了大约300米就到了下一个乘车点——犀牛海。这里等着搭乘车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来不及细看犀牛海的样子,就坐上了光车向着下一程前行了。</p><p class="ql-block">犀牛海海拔2301米,长2000米,宽225米,面积约33.1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关于犀牛海名称的来历,传说一位病重的得道高僧,骑着犀牛来到此处,喝了湖边的神泉后竟不治而愈,便将爱骑犀牛留在此处,因此该海子被称为犀牛海。</p><p class="ql-block">坐在车上观景,有随车导游的介绍,也有游览车上播报的沿途风景简介。</p> <p class="ql-block">(此张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终于坐上了观光车,一座座绿色的青山怀抱中,仿佛看到了雪山的影子。而雪山之上的云海翻腾也是一幅壮美的画卷。</p><p class="ql-block">车内导游介绍着接下来的旅行线路。待会儿我们会先到达三条沟的交汇点,也就是在诺日朗中心站,观光车需要听从景区调度安排,会被随机的调度到Y字形的左线或右线(景区调度它会根据左线和右线两边的人流情况),就连司机师傅也不清楚即将要沿着那个线行驶。</p><p class="ql-block">导游告诉大家,先去左线右线都是一样的,都是到达最高点,然后从上往下,一站站向下游览。返回到诺日朗中心站,再从中心站换乘一辆车前往另外一条沟。</p><p class="ql-block">观光车上的智能景区介绍,让接下来不短的车程也有声情并茂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的盛名来自于山水,但九寨沟的神奇,不仅仅来自这里的圣山和海子,它还和养育守护着山水的这个民族,有着密切的关联。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东征时,由达布和贡布率领的两个部落军队,驻守在这里,后未被召回,于是他们就世世代代定居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诺日朗中心站,我们的车被调度向着则查洼沟的长海、 五彩池方向,也即左线而去。</p><p class="ql-block">美丽如画的九寨沟,下一站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和神秘的故事呢?</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