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季到台北来看花</p> <p class="ql-block">冬季到台北看雨,对出生于高雄的孟庭苇大概很是凄冷。12月26日当我终于踏上了这陌生又熟悉的彼岸,虽然当地也是寒潮来临,但对于从彻骨寒冷的上海飞来的人,却有如春的感觉。到达时已是夜间,酒店是台北哲园商旅,向南便可看到著名的101大厦。稍稍安顿后即和同伴到街上荡荡了。台北很朴素,旧旧的。路上少有行人,静静的,若有若无的一点雨丝落在发上,感觉就像倒退了好多年。</p><p class="ql-block">照片描述:酒店向南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p><p class="ql-block">去著名的国父纪念馆,是一座仿中国宫殿式建筑,在1972年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内容比较空洞,就是一座塑像,两条标语(思想产生信仰,信仰产生力量)。</p> <p class="ql-block">还有就是卫兵交接仪式,花式多的不得了,但四个人一条线也站不直。</p> <p class="ql-block">随后就到花博会,花博会有四个展区--圆山、美术、新生和大佳。我们从大佳进入,再乘接驳车到圆山。先参观争艳馆,水平很一般。再到新生区看未来馆和天使生活馆,这里开始排队了,立的牌子很吓人,要等2个小时。我们曾排过8个小时的沙特馆,两个小时算什么,这里排队的人很守规矩(不像世博时虽然也在排,总有人抽空就插在你前面了),实际上30分钟不到就排到了。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个馆稍稍有点味道,还有个女老师让我感慨良多,不漂亮很朴素,但对带来孩子很亲切,就像个天使。我们的女老师太凶了,惭愧我有时也很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的志愿者大多是中年妇女,而且是无偿的,中饭都是自己解决。人很亲切,很善良-缺点不专业。</p><p class="ql-block">照片名称:七道彩虹</p> 未来馆 一路到竞赛区,专业水平真的很一般。 <p class="ql-block">接着就到大佳了,出园时顺手在手上盖了一个花博章(凭此章可再次入园,很人性化的)。</p><p class="ql-block">出园时时间还早,又掉头去了美术馆。看过寰宇庭院区,美术馆有高更的《永远的他乡》画展,可时间已来不及了,只好买了一本导览两个钥匙链(三个大溪地的人、艾莉亚)、四个书签出馆。(钥匙链和书签本来想送人的,后来越看越舍不得,不送了)</p> <p class="ql-block">饭后,去了台北的地标的101大厦。因为登楼是自费项目,所以登楼只有我一人去,其余的的人去买百货。观光电梯在五楼进入,观景票价为400元,凭花博门票9折。我没带票,只好把手一伸(手上有一个花博章),说这个算吗。小姐温柔的说可以。电梯很快,从5楼到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7秒。由89楼下行至5楼仅需45秒。在室内观景台转了几圈,观赏了台北的夜景。一向方向感不错的我,很准确的就看到了早上的国父纪念馆,台北城市看起来并不大。闲暇再去喝咖啡,小弟告诉我第二杯半价,我说一杯即可。小弟说,没关系,若你想再要,还算你半价。态度好的没法说。</p> <p class="ql-block">台北101大厦--前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设计师李祖原。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的一幢摩天大楼,楼高508米,地上101层,地下5层。其英文名称Taipei101除代表台北,还有“Technology、Art、Innovation、People、Environment、Identity”(技术、艺术、创新、人民、环境、个性)之意义。</p><p class="ql-block">建造时间:1999年―2004年 造价共达580亿台币</p><p class="ql-block">台北101的89楼为室内观景台、91楼为室外观景台。观景台售票处、电梯入口设在5楼。共有2部电梯可直达观景台,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快速的电梯,其上行最高速率可达每分钟1010公尺,相当於时速60公里,从5楼到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7秒。下行最高速率可达每分钟600公尺,由89楼下行至5楼仅需45秒。</p> <p class="ql-block">101大厦89层的咖啡店</p><p class="ql-block">观景回来,入住淡水福格大饭店。安顿后,又去shoping。去了康是美(药妆店),我的美丽日记面膜性价比很高,随手买点。还有Kamill洋甘菊的护肤品。。。。</p> 台北故宫博物院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早就知道故宫博物院有三宝:毛公鼎、翠玉白菜、东坡肉。</p><p class="ql-block">我们只能走马观花了,像罗浮宫一样先从负一层进馆。再上二层看书画、铜器、瓷器;第三层是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三宝都在这层。博物院规定室内不许拍照,不许大声喧哗。只能浮光掠影,匆匆而过了,除了三宝还记得什么:鲤鱼跳龙门、婴儿枕、核舟、汝窑。。。珍宝无数啊。</p> 故宫的建筑外型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有人这样形容“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可我看到淡蓝色的琉璃瓦有说不出的怪异,洁白的石栏杆是仿石的。还是缺少了北京故宫王室的气派,我们的架子还是货真价实的。 <p class="ql-block">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于抗日战争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1950年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运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1957年,在亚洲协会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5年,在现址建成新馆。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后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p><p class="ql-block">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共有60万件。</p> <p class="ql-block">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 (2382件)青铜器;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其中仅宋画即达943幅,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玉器也拿走不少。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著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郭熙的《早春图》,现在台北有,北京没有。北京有《清明上河图》,台北没有。龙袍,中国历代只有清王朝留下来的,当时的学者认为清朝的东西价值不大,没有拿,所以台北故宫博物院1件龙袍也没有。</p> <p class="ql-block">中饭在蒋经国的职工餐厅--水蛙鲁餐厅就餐,毗邻中央广播电台和圆山饭店。</p> 圆山饭店 野柳奇岩 <p class="ql-block">第三日的下午,我们来到野柳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有文写过: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野柳,都有一种独特的野性美,一种不会让任何人挑剔的美。而这里的奇岩怪石,都是历经千万年不断地接受海水及海风的洗礼,才被雕琢成今日这番绝色之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片极为奇异的海岸,由于波浪差异的侵蚀、岩石风化及海陆相对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而产生了台湾野柳这一举世罕见的海岸地貌景观,180个蕈状岩,屹立成群……</p><p class="ql-block">之所以喜欢带朋友去野柳,是因为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野柳,都有一种独特的野性美,一种不会让任何人挑剔的美。而这里的奇岩怪石,都是历经千万年不断地接受海水及海风的洗礼,才被雕琢成今日这番绝色之姿。</p><p class="ql-block">连战先生的一次大陆行,对礼品挑选格外精心,在千挑万选之后,选中台湾已故画家杨三郎的画作《野柳奇岩》、《野柳风景》等作品,这显示出野柳为台湾海景之代表。</p> <p class="ql-block">千奇百怪的野柳是台湾北部一个突出海面的岬角,长约1700米,站在其东南方的骆驼石上眺望,岬角有如海龟蹒跚离岸,匍匐海面、翘首拱背欲游出海,因此又有野柳龟之称。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在600万年前、或是在2000万年前,由于地球造山运动的挤压,野柳的两侧出现了两道断层。原来的海底被挤压凸出地表,经过海水日夜的冲击,历经风吹雨打之后,破碎的断层带便凹入内陆形成海湾,中间突出的部分造就成今日的野柳海岬。岸边则产生了单面山、海蚀崖、海蚀洞等地形,经由海水不断地冲刷、东北季风不停地吹拂,将原本沉寂海底的海中古生物的坚硬结核风化出来。当周围的软岩层被侵蚀之后,呈现不规则状的结核便露出地表。人们惊叹之余,依照石头的形状为之命名,遂有蜂窝岩、豆腐岩、蕈状岩、风化窗、姜石等世所罕见的地理景观。</p> <p class="ql-block">野柳位于台北县万里乡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个岬角,这一带地层由砂岩堆积而成,因受海浪长期的侵蚀和风化,在海边形成陡直的海蚀崖及宽平的岩床。</p><p class="ql-block">海滩上奇岩怪石密布,种类繁多,各尽其妙。人物、巨兽、器物无一不是维妙维肖,最为人们称道和熟悉的是突起于斜缓石坡上高达2米的“女王头”,她髻发高耸、微微仰首、美目远盼,不论从什幺角度看,面目轮廓均端庄优雅,令人赞叹造化神工之美妙。此外还有仙女鞋、梅花石、海龟石、卧牛石等等,这里的海蚀石乳,风化窗、豆腐岩诸景都是引人入胜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风景区共分三部分,第一区为仙女鞋、女王头、情人石、林添祯塑像等景点;第二区有风化窗、豆腐岩、海蚀沟、龙头石等;第三区有灯塔、海龟石、二十四孝山、珠石、海狗石等。除了奇特的地质和石头以外,种类繁多,在海边栖息的海鸟也是不可错过的观赏目标。</p><p class="ql-block">每当退潮后,岸边会留下五颜六色的贝壳、海胆,再加上美人蕉、龙舌兰、海鞭蓉、南国蓟等海岸植物,使野柳蔚成一天然的海岸公园,是当今台湾著名的十二名胜之一。</p> 太平洋海水很干净,礁石很野性,也够气势。 来野柳,必看“女王头”。她高达2米,髻发高耸、美目远盼,面目轮廓均端庄优雅。 但女王的脖子因为风化, 越来越细了。若干年之后就会坍塌 , 要赶时间了 。 不过也许会有新的女王头,入口处已复制一个。 豆腐岩 飞鸟石 不过,因为没有好的沙滩,所以没有外国游客。只有大陆观光客,人不多。台湾冬季的阳光还是很灼人的,我估计不足,脸都被灼伤了。 <p class="ql-block">晚饭在宜兰小渔村,吃到宜兰葱了。</p><p class="ql-block">因苏花高速前段出事,出于对陆客安全的考虑,大巴由司机空放过去,我们改乘火车到太鲁阁。</p> 太鲁阁(伟大的山脉)<div><br></div> <p class="ql-block">第四日(12.29)</p><p class="ql-block"> 参观太鲁阁国家公园,太鲁阁大峡谷是台湾八大景观之一。位于立雾溪的下游,靠近中横公路的入口处。太鲁阁也是原住民的语言,意思是“伟大的山脉”。不过我看他的英文名,觉得总有一点日本殖民的余味--TAROKO。</p> <p class="ql-block"> 峡谷有内外之分,我们这次游览的主要景区是太鲁阁到九曲洞这一段。是太鲁阁峡谷最让人心动的自然奇观,也是峡谷最窄的两段,临溪侧辟有人行步道供游客漫步欣赏。</p> <p class="ql-block">燕子口对岸大理石峭壁上可见到许多小洞穴,每当春夏之际,常有小雨燕和洋燕在峭壁间穿梭鸣唱,或在洞穴内筑巢,故而得名燕子口。然而,由于汽车声、人声的喧嚣,燕子早已逃离另觅新居,这里空有燕巢了。</p> 大理石岩层 <p class="ql-block">而九曲洞“如肠之回、如河之曲”的隧洞景观,游客可沿回转曲折的半明半暗路线欣赏峡谷风光。主要是高耸的山头上时常会落下飞石,因此,在进入这段游览区时,必须戴上安全帽,以防意外,也只能走2、300米就要回头。</p> <p class="ql-block">长春祠是为纪念开筑中横时所殉职人员,共计殉职226人。这里除有一条红色铁桥长春桥外,最吸引人的是建在山腰上的长春祠和祠门前的一道人字形的大瀑布。</p><p class="ql-block">中横公路是中横公路是第一条贯穿台湾险峻的中央山脉,将东岸与西岸接起的横贯公路。中横公路东起花莲县太鲁阁,西至台中县东势镇,横穿雄奇的台湾中央山脉,蜿蜒近300公里。1956年7月,由台湾省公路局成立“橫贯公路工程总处”,负责设计规划,正式开工筑路。开工典礼同时在工地两端进行。蒋经国动员了一万多老兵上阵施工。 主要为适应国防需要,打通中央山脉,建设一条横贯台湾东西两部之便捷交通线。配合国家经济建设,便利山区资源开发。安置退除役官兵就业。</p><p class="ql-block">中横公路于1960年5月9日通车,整个工程费时3年9个月18天,花费4.3亿新台币。</p> <p class="ql-block">太鲁阁公园位于台湾中东部,横跨花莲、台中、南投三县,包括太鲁阁峡谷、立雾溪流域、中横公路沿线风景、和部分临海的苏花公路景观。</p><p class="ql-block"> 在人文景观方面,公园的原住民为东赛德克群的泰雅族(太鲁阁族),约300年前由浊水溪上游东迁进入立雾溪河谷定居,并以焚山开垦、狩猎、捕鱼及采集维生,纺织技术也相当发达。公园还有唯一的史迹保存区——锥麓古道。此外,太鲁阁口一带还有史前的麒麟文化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 太鲁阁公园的全部面积为9.3万多公顷,在台湾的五个公园中,仅次于玉山,名列第二。</p><p class="ql-block"> 太鲁阁公园以峡谷及山岳为主要地形特色,其中中横公路太鲁阁到天祥的立雾溪河谷,两岸皆由大理石岩层构成,所以有大理石峡谷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百万年来,丰沛的立雾溪水不断向下侵蚀,切开了厚度超过1000公尺的大理石层,形成了今日中横公路太鲁阁到天祥间垂直壁立的U型峡谷,造就出公园中最撼人心弦的地景。</p> 遥望太平洋那片兰 <p class="ql-block">29日下午,沿太平洋南行,穿越北回归线。</p><p class="ql-block">太平洋的海水清澈到难以想象,蓝的极其美,顿时心情舒畅至极……</p> 北回归线 <p class="ql-block">台湾的旅游业还处于“原生态状”,像北回归线这末好的卖点,也无任何商业活动,但卫生设施相当完备。只有一个原住民在唱歌,而且是你随意给小费。我们下车时,他和导游一起唱着:手牵着手,肩并肩,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不禁笑了,这么和谐了。</p> 不知是保护、维持原始状态,还是没有商业意识。像我背后这片在北回归线上的美丽海水,岸边竟然有种庄稼。要换作内地早就运来金色的或白色砂子,做沙滩,忽悠人。像周庄、乌镇、西塘之类,全是商业,不过像法国的蔚蓝海岸也是人造景观。 <p class="ql-block">旧东河桥</p><p class="ql-block">南上的路上,过台东的历史建筑东河桥。1926年(大正5年)的“历史建筑”,历史当然不能比内地。</p><p class="ql-block">东河桥位于成功镇与东河乡交界的马武窟溪上。其特色是北端桥墩是拱圆形,以适应岩石层。南端桥墩是支架式,以适应堆积层。同时保留北侧桥塔,使其造型独一无二。</p> 新东河桥 <p class="ql-block">继续南下,来到水往上流。水往上流位于台东县东河乡都兰村的渔桥附近,在11 号省道往台东152K处,右转约50公尺处路旁。 这里是一条农田灌溉沟渠,咋一看,潺潺水流顺着水沟由低处蜿蜒往高处流去,令人啧啧称奇。其实是因为这里两旁的景物因倾斜度大于路面,故而造成水往上流的错觉。景点同样“原生态状” ,没有商业,令人赞赏。</p> <p class="ql-block">夜宿台东统茂大饭店,知本温泉区。</p><p class="ql-block">夜来在街上闲逛,遇到台东本家小姑娘,称500年前是一家,我们都是一家人--哈哈。本家很有耐心,给我用珊瑚边角料穿手链,因长短不适穿了两遍,要穿上百次,才要100元人民币。真的很有耐心,人也很温婉。 </p> 海角 一些碎片 <p class="ql-block">12月30日,到达台湾的最南端。</p><p class="ql-block">三海共聚的猫鼻头和鹅銮鼻,两个著名的岬角,分据东西两方,西边的叫做猫鼻头,因岸边有一岩石形如猫蹲踞而得名,东边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鹅銮鼻,好像一条角尾伸入太平洋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三海共聚。</p> 首先到达猫鼻头,猫鼻头名称的由来,乃因岩岸旁一块突出的珊瑚礁岩,其外型像蹲坐的猫而得名。其实,跟鹅銮鼻一样,猫鼻头也是一块从附近海崖崩落后滚到海边的珊瑚礁岩。 <p class="ql-block">猫鼻头位于恒春半岛的东南岬,介于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的交界处,为恒春半岛向巴士海峡延伸而出的突兀点,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蚀地形,鸟瞰似女孩的百折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称,并与鹅銮鼻形成台湾最南之两端。其实恒春旧名“琅峤”,而“琅峤”在原住民排湾族语中就是“台湾尾端”的意思,所以,恒春是台湾最南端的乡镇。 </p> <p class="ql-block">海角的风</p> 而后到船帆石,再到鹅銮鼻。 <p class="ql-block">鹅銮鼻位于台湾岛南部尖端,岬约长五公里,宽一公里半至二公里半不等,最高点海拔一百二十二公尺,属珊瑚礁台地,旧称南岬。「鹅銮」是当地排湾族部落土语的音译,原意为“帆”。</p><p class="ql-block">鹅銮鼻前临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的吕宋岛遥对,是南海与太平洋往来的必经航道。著名的「东亚之光」灯塔就屹立在这里。灯塔于一八八二年(清光绪八年)建成,塔身白色,呈圆形,高十八公尺,有铁梯可登上塔顶,总高海拔五十五公尺,距离海岸约一百四十公尺。这是远东最大的灯塔,灯光每隔十秒钟闪亮一次,在二十里内可见。</p> 到著名的东亚之光的鹅銮鼻灯塔一游 夜宿统一垦丁度假村,手机没电了。到阅览室的电脑发邮件回家,结果电脑的输入竟然是拉丁拼音,只好用英文当拼音写邮件。<br><br><br> 31日上午,到达恒春古城,说是清朝的城,实在是没有古韵。<br> 高雄与打狗 来到高雄,先逛珠宝店。珠宝店的钻石品质并不高,但价格蛮实惠,一个小弟一直跟着推介,佷诚心又不势力,好吧就买那个得奖的小提琴,10分的只要人民币2000元。 <p class="ql-block">下午先参观打狗英国领事馆,为什么叫打狗。原来高雄的古称-打狗,其语源为该地台湾少数民族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分支马卡道族(Makatao)的称呼“takao”,后译为“打狗”。15世纪左右,此地的马卡道族,遍植刺竹作为防御工事,并将地名取为“竹林”(Ta-kao),“竹林””(Ta-kao)发音似闽南语的“打狗”(Ta-kau),故被译称“打狗”或“打鼓”。台湾日治时期因“打狗”(Ta-kau),音近日文发音的“高雄”(Taka-o),且台湾总督府官方觉得其名不雅,故改名“高雄”。</p> <p class="ql-block">打狗英国领事馆为于1865年建于清大狗港北岸的鼓山上,是当时英国掌理海关税务工作的重要据点,且由于当时英国拥有领事裁判权,因此领事馆也设置有巡捕及牢房,用以囚禁在打狗地区违反“打狗领事港口规章”的华人与洋人。在台湾目前现存的西式近代建筑中,打狗英国领事馆的年代最为久远。</p> <div><br></div>一百四十多年来,旧英国领事馆历经战火和台风的洗礼,曾一度变成断垣残壁,1987年被修复一新并列为二级古董。<br>打狗英国领事馆的建筑风格属于后文艺复兴时代的巴洛克式风格,红砖的外观、竹节落水管都是清朝末年当时的建筑特色,为英国人所设计,特殊的花栏、石雕和圆拱都是打狗英国领事馆的不同之处。<br><br> <p class="ql-block">室内展示,有香料展、西、葡航路之争、领事蜡像及地下监狱等。</p> <p class="ql-block">打狗英国领事馆洋楼建在一个小山丘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临台湾海峡,是货轮出入高雄港的必经之路,东面对着高雄市,可以俯瞰高雄市区和港口。现在,这里已成了露天咖啡馆,极富浪漫情调,是高雄人下午和夜晚休闲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除了参观历史文物以外,闲暇去品尝露天咖啡馆的香料咖啡,热咖啡上飘着香料和冰激凌,真是不错的享受。一杯80台币,只不过杯子是纸质的,感觉不好没有情调。而且滑手,不当心就损失了半杯。</p> 再去游览爱河,爱河发源于高雄县乌松乡覆鼎金与半屏山之间,流经高雄市区,虽然河长仅10多公里,但爱河却犹如城市的母亲之河,一直就是高雄市民休息散步的好去处,也是端午节划龙舟的水域与元宵节灯会的舞台。<br><br>爱河最早称为“打狗川”,在日据时期,日人嫌打狗名字不雅,故称爱河为“高雄川”;自1908年基隆到高雄的火车全线通车后,日本政府开始以三期的筑港计画,所以当地人又称“高雄运河”。<br>台湾光复后政府将运河两岸辟为河畔公园,逐渐吸引观光客来到爱河旅游观光;1948年,陈江潘先生在中正桥附近经营划船所,并请人命名为爱河游船所,某日的台风将招牌吹落,只剩爱河两字,当时又有情人于此殉情,新闻记者报导成“爱河殉情记”,于是成为了高雄人对爱河认知的图腾,渐渐地高雄运河的名称便走入历史;1968年,杨金虎市长为蒋夫人祝寿再度改名为仁爱河;1992市议员陈武勋在议会提议下将爱河的名字正式改回。 大榕树<div>河两岸的河滨公园绿树成荫,高大榕树营造出南国别样的风情,河上进行着帆船比赛,静静的。。。</div> 再去邓丽君纪念馆,她的大哥在坐阵。好破的展厅,里面却展示着豪华的奢侈品。 晚饭前,终于买到了手机充电器和一块电池,一共才89元人民币,可以打电话了。<br><br> <p class="ql-block">夜里去六合夜市,零用钱没了,不是每个地方都可刷卡的,只买了一杯名气在外的郑老牌木瓜牛奶。小马哥到这里好多次,共工整整的签名有好多,不过我觉得味道一般,也许是喝不来。</p> <p class="ql-block">跨年夜,当地电视台很是热闹。几十台晚会,那几个艺人来回串,从台北到高雄、台中。也有新人唱旧歌,这个点子也不错,如果新人唱新歌,我们就没有共鸣了。</p><p class="ql-block">看了一台大佳园区的晚会,就是马英九出席的晚会。这场晚会给我的感觉,很强调原住民文化。</p>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游阿里山<br><br>新年了,因公共假日,所以山路上还是有点人的,看到了三起交通事故,车子开到路边与水沟里。<br><br>阿里山在台湾省台中市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相传250多年前,达邦有一位酋长叫阿巴里,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来常常带族人来此打猎,收获颇丰,人们十分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br><br>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 阿里山樱花 <p class="ql-block">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桧、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p><p class="ql-block">早前一直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可现在已没有姑娘了,姑娘都下山了只有阿里山的婆婆还在坚守。还有什么--神木桩,大树都给日本人抢走了,做了他们的神社。而代表阿里山森林的的只剩两株阿里山神木--千岁桧、香林神木(都是红桧)。 当然,日本在毁林的同时,也进行了造林,所以阿里山森林还是很壮观的。</p> <p class="ql-block">姊妹潭-姊妹潭是二个大小不同的邻近湖泊(很小,因为在冬季枯水期,就像一潭死水),『姊潭』呈长方形,占地160坪、『妹潭』略呈圆形,占地20坪,相传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双双殉情(为了一个男人,互相谦让。多不值,人家不就盘起了别人的长发),故后人附会而称姊妹潭;姐潭湖区还设有一座以桧木为基座的相思亭。</p> 姊潭 妹潭 四姊妹 老树头 象鼻木 三代木 千岁桧 香林神木<br> 夜宿台中统一酒店,晚上去SOGO百货,档次一般,比东方差远了。 日月潭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我们就来到了日月潭,就是我们唱的“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它就在我们的眼前。</p><p class="ql-block">日月潭湖水蓝天白云相辉映,湖景变得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湖岸周长35千米,面积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中国另一个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却超过西湖10多倍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重峦迭嶂,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群峰倒映湖中,优美如画。不过,还是西湖优雅。</p><p class="ql-block">日月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所以这个小岛被叫做“珠子屿”(光华岛),现在也叫拉鲁岛。以这个岛为界,湖的北半部分圆圆的像太阳,湖的南半部分弯弯的像月牙,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来源。 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在日据时代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又是一个讨厌的日本人干的。</p> 日月潭全景 拉鲁岛 <p class="ql-block">然后乘船去了玄光寺,建于民国44(公元1955)年,原是玄奘大师舍利子由日本取回后,暂时安奉的地方,民国54(公元1965)年,玄奘寺兴建完成后,玄奘大师舍利子才改移奉至玄奘寺。 该寺地处日潭与月潭的陆地交界处,外观为仿日式寺庙建筑,内供奉玄奘大师的金身,上悬“民族家师”匾额,临潭背山,离潭仅十余公尺。</p> 而后,参观邵族文化村、中台禅寺。 中台禅寺 中台禅寺是一个现代化的寺院,很西化,给人的感觉不像寺院。位于南投县埔里镇一新里,由惟觉老和尚住持,於民国83年创建,目前在全省有80多家分院,并且定期举办神修活动; <p class="ql-block">中台禅寺规模庞大外观融中西工法,寺顶高耸壮观,更是让信众们赞叹,中台禅寺整个新建筑乍看下彷佛金字塔形态,实为佛教建筑另一钜作。中台禅寺的设计者,也正是台湾101大楼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师——李祖原先生。中台禅寺一个最特别的地方,是不烧香个!这里连一个香炉烛台都没有,更加没有香烟缭绕的景象,游客拜佛最多是用鲜花。寺院也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中台箴言是“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所谓“以恭敬心降伏骄慢,以慈悲心对治瞋恚,以忍辱心化解粗暴,以真诚心去除虚伪。”上下有别,人事分立,很有东方特色。</p> 同源桥 在埔里用餐。 <p class="ql-block">下午,乘复兴航空航班回沪,复兴照例又是脱班。在等待时,听到一位台湾女士和一位常州婆婆聊天。她在控诉上海人,说在上海不敢买东西,如果看了不买他们就很凶,听的人满脸羞愧。是啊,在回来时,他们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答曰文明。如果说香港还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那么台湾就是我们传统的文明,可我们已经把这种文明彻底抛弃了。台湾人的素质、素养、做事“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很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才使得台湾富有魅力和吸引力。有一篇博客曾写过:“台湾没有像大陆经历10年浩劫,传统的东西得到了较好地保留和传承。这一点无论是从内在还是外在都让人感觉得到。外在的是走在台湾任何地方,繁体汉字、直侧立的招牌、各种庆典节庆活动无不彰显中国元素。香港也有许多中国传统元素,但台湾和香港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一位媒体朋友说大陆是给钱服务不好,香港是给钱服务才好,台湾是不给钱也服务很好!这话未必全面,但不无道理。”</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垦丁时手机充电器坏了,我拿着usb连线去服务台充电。那个有点发福的女经理非常热心,一会让小弟用服务台里的电脑,一会给我用值班经理的电脑,虽然都不能充,但人感到温暖和真诚。还有去买手工制品时,那个小姐温温的夸我:“小姐你好有审美观,你人美,挑的东西也美,你家里布置肯定也很美。”我一下子就迷糊过去了,以前哪有这般待遇,好温柔。。。</p><p class="ql-block">“山美、水美(这两项并不是最重要)、人更美”,此话称赞台湾一点也不为过。</p><p class="ql-block">另外的感觉,就是台湾其实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