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夜,在微信圈瞥见山友知秋弟报名了“一览众山小”群的活动,目标是攀登济南之巅——梯子山。我心头一动,久闻知秋其名,敬佩他笔下生花,总能将寻常的山野小径写得活色生香,字里行间满是真挚的感知。能有机会与他同行,亲历他采风的过程,这诱惑远胜于征服一座高峰。我当即报了名。</p> <p class="ql-block">此行于我,有两个心愿:一是亲身体验知秋的采风之道。二是登顶济南最高峰。因早已踏足的西岳华山、泰山与蒙山之巅,云梯山暂且按下不表。</p> <p class="ql-block">清晨,如赴一场与山的约会,我搭乘早班车,顺利抵达集合地——西营交管所。二十五位志同道合的伙伴,稍作休整,便背上行囊,满怀期待地向着大山深处进发。</p> <p class="ql-block">身旁,细细打量这位我素来敬佩的“草根”作家。他皮肤是阳光亲吻过的黝黑,一身迷彩裤配着明黄色背心,头戴防晒帽,身后一个醒目的黄色登山包,这便是他行走山野的全部“行头”。</p> <p class="ql-block">行至半山,他对山野的热爱更显露无遗。路旁的酸枣与板栗,总能让他眼前一亮,像个孩子般上前采摘,品尝那份秋日的甘甜。聊起山参,他更是如数家珍,其专业程度令人惊叹。原来,大山早已将它的秘密,毫无保留地赠予了这位虔诚的朝圣者。在铁路上工作的知秋,将对山的迷恋,倾注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之中。</p> <p class="ql-block">攀谈间,我才发现,他手中那部用了五年的手机,竟是他最亲密的“战友”。一条石沟、一块路牌、一株葛根、一位卖豆腐的老农……任何能触动他的景与物,都会被他定格。他并非匆匆过客,而是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遇到当地村民,他总会熟稔地攀谈几句,问收成,聊家常,那份亲切,仿佛他不是铁路工人,而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p> <p class="ql-block">我恍然大悟,好文章的源头,首先是深入骨髓的热爱,其次是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不厌其烦的耐心。知秋笔下的山之所以灵动鲜活,每一次活动之所以能化为一首诗、一篇美文,正是因为大山本身的神韵,点燃了他创作的激情。他不是在“写”山,而是在“替”山言说。</p> <p class="ql-block">登上济南之巅——云梯山</p> <p class="ql-block">此次梯子山之行,我不仅登上了济南之巅,更跟随知秋的脚步,寻到了这座山的灵魂。他所描绘的秋天与大山的美景,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而是我眼中、心中、脚下最真切的感动。秋日的山林,天高云淡,步履也格外轻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