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赵孟頫书《岳阳楼记》

戴奇林

<p class="ql-block">  赵孟頫的行书《岳阳楼记》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璀璨明珠。这件创作于元代的绢本墨宝,纵129厘米,横53.2厘米,历经七百余年风雨,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p><p class="ql-block"> 这一件艺术珍品,凝聚两个厚重的历史神奇故事。首先《岳阳楼记》是一千古雄文!从未见过岳阳楼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仅凭好友滕子京一封邀请写《岳阳楼记》的信和随信附的《洞庭晚秋图》,便写出名扬天下的《岳阳楼记》。你不得不佩服其旷世奇才!范仲淹通过对洞庭湖阴晴变幻的壮观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超越个人得失的宏大胸襟。所表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高尚情操,成为中国人广泛认同和推崇的崇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其次,赵孟頫作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却要被迫在元朝出任朝廷官员。要知道南宋是被元军所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赵孟頫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不知要背负多少骂名。但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其艺术才华不能就此埋没。书法史学者发现,赵孟頫一生多次书写《岳阳楼记》。身处异族统治下的赵孟頫,选择书写这篇文章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此来抒发对故国文脉的追慕的情怀,其书法作品中始终流淌着复杂的情感暗流,而《岳阳楼记》正是这种矛盾心境与艺术追求完美融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知晓了隐藏在这件艺术作品之中的背景故事之后,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除了欣赏精湛的书法艺术,更为复杂的人文情怀而感慨。再来提笔书写,这笔尖便有了不同的灵性。</p> <p class="ql-block">赵孟頫的行书《岳阳楼记》原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