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识汉字,文化润童心——记一(6)班《日月明》公开课

🐠

<p class="ql-block"> 汉字如诗,会意如画。在2024年12月12日,海口市西湖实验学校一(6)班的课堂上,一场以“说文解字”为主题的汉字探索之旅热闹开启。这节《日月明》公开课,用生动有趣的设计,带孩子们走进会意字的奇妙世界,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田悄然发芽。</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说文解字大赛”的情境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当老师拿出《有意思的汉字》推荐卡,宣布“解说冠军”评选时,孩子们眼中满是期待。随后,通过图片复习象形字,再引出“日+月=明”的组合,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两个熟悉的汉字手拉手,能变成新字,还藏着“光明”的含义!老师顺势讲解“会意字”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p> <p class="ql-block">  初读课文环节,孩子们翻到课本第74页,借助拼音逐句朗读,稚嫩的声音里满是认真。紧接着,“小老师带读”“男女赛读”轮番上阵,带拼音的生字词在多样的读法中被牢牢记住,为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p> <p class="ql-block"> 最精彩的当属“找会意字”环节。孩子们化身“汉字小侦探”,在课文里圈出藏着的会意字。讲解“男”字时,结合“田+力”的组合,再联系古代“男耕女织”的故事,孩子们一下子明白:“原来在田里出力干活的是男生呀!”;展示铅笔时,“小+大=尖”的奥秘直观呈现,孩子们纷纷举手分享“铅笔尖尖的”“草芽尖尖的”;贴字卡认识“尘”字时,“小土就是灰尘”的解释简单易懂,再配上灰尘变化的视频,知识变得鲜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  “合作拼字”游戏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和同桌一起,从课文中找出“从、众、林、森”,再上台用生字卡拼摆。当老师带着学生模拟“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的场景,“从”字的含义不言自明;再加入一名学生,“众”字的“人多”之意瞬间清晰。由此迁移到“林”和“森”,孩子们轻松说出“两棵树是林,三棵树是森”。最后,大家还一起探讨了“泪、休、歪”的含义,思维在互动中不断拓展。</p> <p class="ql-block"> 写字环节,孩子们以“解说冠军要写好字”为目标,跟着老师书空“土”和“木”。从握笔姿势到关键笔画压线,老师细致指导,再通过“三星评价”(书写姿势、笔画压线、撇捺舒展)互相评议,每个孩子都认真书写,力求规范美观。</p> <p class="ql-block"> 这节公开课,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会意字、学会了生字,更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智慧与魅力。课后,孩子们带着“把会意字讲给爸爸妈妈听”的任务,迫不及待要分享课堂收获。相信这堂充满趣味的汉字课,会成为他们爱上传统文化的起点,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探索汉字世界的无限精彩!</p> <p class="ql-block"> 课后,课题小组成员对本堂课进行评课。小组成员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情境创设等方面肯定了本堂课的教学设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