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那维亚镜象 ‍瑞典 丹麦旅游漫记 ‍

剑桥秋雨

引言 <p class="ql-block"><b>瑞典</b>的宁静湖泊与<b>丹麦</b>的蜿蜒海岸,一方沉浸于午夜的朦胧日光,另一方沐浴在温暖的夕阳之中;都市中流动的现代线条,与街角沉淀的古老童话彼此低语。疏离与亲近,冷静与温暖,仿佛同一片光下的两种温度,既映照出北国共同的精神底色,又呈现出迥异的表情。在这片天空之下,风景与风情如镜之两面,静默相望,各自生辉。</p> <b>斯德哥尔摩 </b>是瑞典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它被水域环绕,由多个岛屿组成,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古老的历史建筑,也有现代的都市景观。 <p class="ql-block"><b>斯德哥尔摩瑞典王宫</b> 蓝制服的卫兵守护着历史的庄重。卫兵身着蓝色制服,头戴金色头盔,手持长枪,站在黄色的岗亭内。瑞典王宫是瑞典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皇家卫兵换岗仪式是当地颇受欢迎的观光项目 ,展示着瑞典的历史传统和皇家文化。</p> 古老火炮静默陈列,似在诉说往昔荣光。 <p class="ql-block">宫内的雕塑,在昏黄灯火下演绎着动人情愫,古典建筑的每一处细节,都将瑞典的王室威仪与艺术浪漫娓娓道来.</p> <b>斯德哥尔摩老城区 </b>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历史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br> 这里的建筑多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色彩古朴而富有韵味。街道由鹅卵石铺成,狭窄而蜿蜒,充满了复古的氛围。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斯德哥尔摩港口附近举办的一场社交活动场景。背景里能看到停靠的船只以及港口相关设施,天空云层密布,给这场活动增添了几分独特的氛围,尽显斯德哥尔摩作为港口城市在社交生活方面的活力与风情,欢声笑语中,又为这座城市添上了一抹现代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b>古斯塔夫三世雕像 </b>他是瑞典历史上的重要君主,他推动了瑞典的政治和文化发展,这座雕像纪念了他在立法、赢得战争和建立和平等方面的功绩,是斯德哥尔摩历史与文化景观的一部分。 </p> <p class="ql-block"><b>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b>红砖与铜顶的建筑诉说着北欧风情。</p> 壁龛里的雕像镌刻着历史的记忆。 <p class="ql-block"><b>蓝厅</b> 恢弘大厅的砖石与金饰交辉,它是市政厅的主要宴会厅,也是诺贝尔晚宴的举办地。虽名为“蓝厅“,实际墙面为红砖色,其建筑设计融合了北欧传统与艺术元素,是斯德哥尔摩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b>金厅 </b>以其华丽的马赛克壁画闻名,是市政厅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每年诺贝尔晚宴后,嘉宾们会在此欣赏艺术杰作。</p> <b>金厅壁画 </b>画面中是象征斯德哥尔摩的“斯德哥尔摩女神" <p class="ql-block"><b>梅拉伦湖 </b>是瑞典的第三大湖,也是斯德哥尔摩重要的水域景观。</p> <p class="ql-block"><b>国王岛区域 </b>坐落在梅拉伦湖上。画面中可以看到骑士岛教堂的双塔,它是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这片区域临水而建,建筑风格多样,还能看到户外休闲的人们和艺术雕塑,充满了城市活力与历史韵味。</p> <b>雕塑“舞者(Dansen)"</b> <p class="ql-block"><b>圣雅各教堂</b> 内部装饰雅典,金色祭坛极具特色,是斯德哥尔摩历史悠久的教堂之一,常举办宗教活动和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b>瑞典哥德堡</b> 哥德堡是瑞典第二大城市,以其港口、多元文化和美丽的运河景观著称。</p> 街道上的有轨电车和和建筑风格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特色。 <b>哥德堡埃里克伯格区域 </b> 远处是厄勒海峡大桥。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造船工业区,如今转型为集住宅、商业、文化于一体的滨水区域,是哥德堡工业遗产与现代城市发展融合的典型景观。</p> <p class="ql-block"><b>肖洛霍尔姆城堡 </b> 建筑风格融合了14世纪英伦格调、新艺术派与创新设计。</p> 城堡包含了近30座建筑和多个美丽花园,是瑞典极具特色的历史建筑景点。 这里还常举办文化展览,如简.奥斯丁主题展,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其历史与艺术魅力。 <b>卡尔南塔楼</b> 它是赫尔辛堡城堡仅存的遗迹。 塔楼高约35米,曾是丹麦重要的军事要塞,控制者厄勒海峡的战略要地。 游客可登顶俯瞰赫尔辛堡市区、厄勒海峡以及对岸的丹麦赫尔辛格,还能在塔内了解其悠久的历史和中世纪的军事故事。 <b>马尔默市政厅 </b>这里的大广场是马尔默的市中心广场,周边建筑富有历史韵味,马尔默市政厅建筑风格独特,外观精美,是马尔默重要的地标性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b>古斯塔夫・阿道夫骑马雕像 </b>他是瑞典历史上著名的国王,在军事等领域有重要影响,这座雕像展现了他骑在马上的英姿,是斯德哥尔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观之一。 <b>马尔默城堡 </b>始建于 15 世纪,最初是为了防御而建,后来历经多次扩建和改造。 城堡建筑风格融合了中世纪的军事防御特征与后来的一些建筑元素,红砖结构是其显著外观特点之一。 如今,马尔默城堡不仅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地标,还常作为举办活动等的场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其承载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建筑魅力。 <b>阿美琳堡宫 </b>是丹麦王室的主要宫殿,由四座外观相似的宫殿组成,环绕着中央的广场。 广场上矗立着 Frederik V 的骑马雕像,这是阿美琳堡宫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宫殿建筑风格典雅,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这里不仅是王室的居所,也是丹麦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 <b>腓特烈教堂 </b>它是丹麦哥本哈根的一座著名教堂,以其巨大的铜绿色圆顶而闻名,是丹麦最大的圆顶教堂。 教堂建筑风格为巴洛克式,外部有精美的雕刻和柱式结构,内部装饰华丽,有精美的壁画、雕塑以及装饰性的细节,营造出庄严而神圣的氛围,是哥本哈根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旅游景点 <b>哥本哈根市政厅 </b>是一座具有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外观宏伟,红砖外墙搭配精致的装饰,塔楼高耸,是哥本哈根的重要地标之一。 <b>丹麦作家安徒生雕像 </b>雕像呈现出安徒生坐姿的形象,他头戴高顶礼帽,手持拐杖,还握着一本书,神态似乎在思索或眺望。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其作品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广为人知。 <b>小美人鱼雕像 </b>它是丹麦的象征之一,源于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雕像中的小美人鱼坐在岩石上,神情忧郁,仿佛在思念着远方的爱人。小美人鱼雕像不仅是哥本哈根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承载着丹麦的童话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b>盖费昂喷泉 </b>它是丹麦著名的雕塑喷泉,由丹麦雕塑家昂拉斯・蓬高创作。喷泉描绘了北欧神话中的女神盖费昂驱赶着由她的四个儿子(变成的公牛)犁地的场景,展现出充满力量与动感的画面,是哥本哈根的重要地标之一,也承载着丹麦的神话文化内涵。 景区一处绿意盎然的户外场景。周围草地青翠,树木繁茂,阳光明媚,整体氛围轻松惬意,人们享受着美好的自然与亲子互动的时刻。 <b>和平天使雕像</b> 雕像呈现出一位带有翅膀的天使形象,立于柱顶,姿态舒展,仿佛在传递和平的讯息。 <b>罗森堡宫</b> 它始建于 17 世纪,最初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的夏季行宫。建筑风格为荷兰文艺复兴式,红砖外墙搭配绿色铜顶,塔楼高耸,装饰精美。如今,罗森堡宫是丹麦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 哥本哈根<b>新港</b>附近的广场上,矗立着这尊颇具分量的<b>锚形雕塑</b>。它不仅是一件艺术装置,更承载着特殊的意义,是为纪念丹麦著名航海家维图斯・白令而设。 <b>新港 </b>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 17 世纪滨水区、运河和娱乐区 ,由克里斯蒂安五世国王于 1670 - 1675 年间建造,由瑞典战俘挖掘,是哥本哈根的一张城市名片,有着悠久的历史。 这里的建筑色彩斑斓,红、黄、蓝等各色房屋沿运河两岸排列,极具视觉冲击力。 运河上停泊着各式船只,岸边则是热闹的步道,有许多餐馆、咖啡馆,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是集历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热门景点,充分展现了哥本哈根的活力与风情。 丹麦新港有安徒生的故居。安徒生曾在新港20号、67号和18号公寓居住过。 新港独特的氛围为安徒生的童话创作提供了灵感。色彩斑斓的房屋、繁忙的运河景象、来来往往的人们 ,这些元素可能融入了安徒生的想象中,使得他笔下的童话世界更加生动鲜活,充满奇幻色彩和生活气息。 如今,游客来到新港,会探寻安徒生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坐在运河边的咖啡馆,想象安徒生当年倚窗写作的场景 。夜晚灯光摇曳,河面倒映着斑斓光影,如同安徒生笔下梦幻的童话世界,新港承载着人们对安徒生童话的热爱和对童话创作的好奇,也让安徒生的童话文化以一种具象化的方式得以展现和传承。 <b>管风琴教堂 </b>这座教堂以其独特的外观闻名,建筑造型形似管风琴,由砖材建造,线条简洁且富有韵律,展现出强烈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哥本哈根极具辨识度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教堂内部空间高大宽敞,排列整齐的木质座椅延伸向远方,两侧是高耸的立柱,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顶部的拱顶设计以及悬挂的灯具,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纵深感与神圣感,让人能深切感受到宗教场所的静谧与神圣。 丹麦奥胡斯的<b>冰山公寓 </b>这些公寓造型独特,在蓝天的映衬下十分醒目,现代感十足。 旁边的木质步道上,有行人活动,整体画面充满了活力与设计感,展现出独特的城市建筑美学与生活气息。 简洁大气的公寓楼前,草坪上有人惬意地休憩、交流,营造出轻松舒适的氛围,体现出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展现出宜居的生活场景。 丹麦奥胡斯的一处河畔街景。 丹麦城市奥胡斯的俯瞰景象。大片红顶建筑错落有致,展现出浓郁的北欧建筑风格。远处还有现代感的高楼点缀,蓝天与白云相映,绿树穿插其中,整体给人一种既具历史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和谐感,尽显城市的独特风貌与宜居氛围。 街道上人来人往,充满生活气息。远处,奥胡斯大教堂的尖顶高耸醒目,周围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古朴的老建筑,也有现代的楼宇。蓝天之下,整个场景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历史文化底蕴的融合,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奥胡斯<b>老城露天博物馆 </b>河畔排列着具有北欧特色的半木结构建筑,红棕色调的房屋与平静的河水相映,鹅卵石铺就的步道旁,建筑外观古朴,尽显历史韵味,营造出宁静的复古氛围。 临水的红顶建筑,周围绿树环绕,建筑倒映在水面上,蓝天作为背景,使整个画面充满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美感,仿佛时间在此处慢了下来。 鹅卵石路上,两匹棕马牵引着马车前行,背景是黄黑相间的半木结构房屋,重现了旧时的交通与生活场景,充满怀旧风情,仿佛带人们回到了过去的岁月。<br> 后记 <p class="ql-block"><b>《斯堪的纳维亚镜象》</b>是瑞典湛蓝湖泊旁的静谧午后,是丹麦彩色码头边的欢快微风;是斯德哥尔摩石砖老城的悠远脚步,是哥本哈根新港的啤酒笑声;是北欧设计里的简约明快,是古老街道中的童话心跳。它们共沐着夏日不落的阳光,也分享着波罗的海的粼粼波光,却一个像清晨般宁静澄澈,一个如午后般惬意鲜活。——旅途尽头,恍若收藏了两枚风格迥异的北欧书签:一枚夹着森林的沉静呼吸,一枚裹着海岸的温暖絮语。纵然归来已久,心中仍交替回响着双城的韵律,引人一次次回想,又一遍遍向往。</p><p class="ql-block">再见,瑞典!再见,丹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