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书房的墙上,那幅“閑山月故居”的书法作品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沉静。我常坐在这幅字前,泡一壶茶,静静感受那份沉稳与力量。墨香仿佛从字里行间飘出,与窗外的山景遥相呼应,让人不禁想起关山月先生笔下那片辽阔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有时我会走到故居的入口,那块“月山故居”的木质牌匾依旧挂在门楣上,绿意盎然的植物环绕两侧,仿佛在守护着这座承载了无数艺术记忆的屋舍。玻璃门映出我的身影,也映出那些年关山月先生在此创作、生活的剪影。</p>  <p class="ql-block">故居的中式建筑风格总让我心生敬意。门口的石狮子静静伫立,仿佛仍在守望着主人的归来。墙上的中国结与福字依旧鲜艳,仿佛将旧时的年节气氛定格在了这里。有时我也会在门口驻足,仿佛下一秒就能看到先生从门内走出,手中还握着未干的画笔。</p>  <p class="ql-block">走进屋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红梅与翠竹相映成趣的中国画。那红梅的粉与竹叶的绿,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我常常站在画前,细细品味那笔墨之间的气韵,仿佛能听到风拂过竹林的沙沙声。旁边的展示柜里,陈列着各种艺术品,雕塑、陶器、书籍错落有致,墙上还挂着一幅山水画,与那幅红梅竹石图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在另一面墙上,两幅山水画并排而挂,木质画框古朴典雅。一幅画中山峰峻峭、林木葱茏,另一幅则添了几株梅花,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坚韧与希望。墙角的说明文字虽简短,却总能让人驻足良久,细细咀嚼其中的深意。</p>  <p class="ql-block">客厅里,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与国画作品,其中一幅写着“笔挥天地去”,另一幅则是“出载古今事”。我常在午后坐在这里,看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黑色的沙发上,茶几上的粉色花束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丝柔美。这里的一切都透露着一种文化的沉淀与生活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有时我会走到后院,那里有一幅工笔画挂在墙上,画中两只麻雀站在竹枝上,羽毛细腻,神态生动。竹叶翠绿,背景简洁,让人仿佛能听见它们的低语。这幅画虽小,却总能让我心生欢喜,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走出故居,沿着那条宁静的街道缓步前行,两旁是茂密的竹林与绿树,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地面上,斑驳陆离。偶尔有车辆驶过,但更多的时候,这里只有风声与鸟鸣。我常常想,关山月先生是否也曾在这条路上漫步,思索着画中的山川与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