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可可托海住了两夜,按预定计划赶往下一个目标—-布尔津的禾木、喀纳斯。作者沿着G311国道行驶,一路牛羊成群,充塞道路,悠然自得,<span style="font-size:18px;">牧民的牛羊是碰不得的,</span>作者数次下车开道。尽管已经临近中秋,这一带地区正好麦熟,等待收割。国道两侧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时有江南的感觉。行驶不到两个小时遇到检查,路牌提示进入了边境管控区。</p> <p class="ql-block">一路不紧不慢,两点左右找个一个阴凉地方弄午饭吃,再次驱车,在一个山口又一次遇到牛马和骆驼拦路,这次不敢逼近驱赶拍照,害怕骆驼一脚踢来废了武功。一路走走停停,沿途观赏牧民转场、牛羊群塞道等游牧文化场景,自然风光绮丽,架乘体验愉悦,完全没有堵路的烦躁,在下午三点多跑完全程与阿禾公里对接。</p> <p class="ql-block">阿禾公路是阿勒泰-禾木风景区的简称,随着这些年新疆旅游热的兴起,这条公路与喀纳斯齐名,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自驾者知道喀纳斯和阿禾公路,但不知道布尔津,著名的喀纳斯禾木都在布尔津县境内,是新疆唯一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接壤的县区。</p> <p class="ql-block">阿禾公路全长210公里,是一条集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作者驾乘正值层林尽染的秋天,在不知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殊路段,同时观赏到未消积雪与夏秋季牧场,形成冬夏景观交汇的奇妙体验,一幅</span>阿尔卑斯山高山草甸与森林交织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作为“千里画廊”生态旅游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阿禾公路囊括了戈壁、峡谷、森林、湿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每几公里就有一个停车观景点,几十公里一个自驾营地,是这次北疆自驾旅游最养眼睛的景观大道。</p> <p class="ql-block">下午八点过,离禾木村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一查住宿骇人一跳,最低住宿都是780元一晚上,条件稍好上千。这哪过得了作者这个收入水平的心理关口,于是就近找到营地,支起帐篷,将就一夜,吃喝拉撒自然不愁。</p> <p class="ql-block">北京位于东八区,新疆位于东六区,时差两个小时,新疆地处中亚内陆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于降雨量。这次固有的认知被彻底颠覆,半夜狂风大作,吹得帐篷使劲摇晃,继而雨水倾盆,时大时小直至天明,湿了睡垫被盖,冒雨收了帐篷,战战兢兢赶到禾木景区,不料在这远离内陆的边远地区也人山人海,大雨下个不停。电话咨询来过的同事,说下雨就没必要进禾木了,找个地方等待天晴。</p> <p class="ql-block">帐篷被子都是湿的,住宿贵得吓人,雨天也没有合适的地方搭帐篷,查看天气预报,未来三天都是雨,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布尔津,等待的住宿费用也能够承受。</p> <p class="ql-block">作者预定的民宿在回民聚居区,两天住宿多有禁忌。布尔津阳光灿烂,烈日当空,当天下午就把帐篷等物的水汽晾晒干净。第二天仍然艳阳高照,等候的过程枯燥乏味,下午就去了五彩滩。(撰文另述)第三天早上起来仍然是晴空万里,开始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产生怀疑,加上同住的宝鸡朋友目的地是喀纳斯,启动汽车向喀纳斯进发,沿途高山草甸依旧。</p> <p class="ql-block">半路途中,天气转阴,上午11点到喀纳斯景区停车场,游客中心人流如潮,如果此时下雨,作者掉头便走,或在停车场安营扎寨等候转晴。在斟酌买一进票和二进票时,选择的一进票,比二进票少160元,作者一行四人,全票一人、免票一人,半票二人,共计560元。</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离喀纳斯湖有三十多公里,道路弯曲陡峭,额尔齐斯河最大的支流沿峡谷奔腾咆哮,沿途景色黄绿交错,五彩斑斓,还没到任何一个观景点,途中目及就已经令人陶醉,开始自责没多支付160元买二进票。沿途景点都没下车直奔喀纳斯,是想象九寨沟那样从上往下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喀纳斯湖区已经进入作者感受的冬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有人都穿上厚厚的冬装,树叶已经金黄。</span>下了观光车,迎面而来的是三人一组、面向各异、手持不同武器的武警,丝纹不动,面无表情。作者开始以为是雕塑,认真一看,全是真人,顿感安全踏实,照了几张照片直奔湖边。</p> <p class="ql-block">作者一行沿湖往出水口方向下行,阴沉的天色也遮掩不了近处湖光山色,远处水天一线,打算慢慢欣赏、用心记录,誓把喀纳斯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晚上八点以后再出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喀纳斯湖就一个多小时,下起了小雨,风雨交加,越下越大,数千游客都要找地方避雨,作者正好误入喀纳斯地质博物馆,进馆参观,一举两得,内陆地区的雨能下多久!岂料人有七算,天有八算。一个小时后出馆,雨仍下个不停!又等了半小时还在下,考虑到喀纳斯住宿昂贵,雨天搭帐篷也不现实,还是走为上计,又开始庆幸没有购买二进票,一行人花了560元门票,就到喀纳斯照了相打了个卡。</p> <p class="ql-block">因为雨的缘故,和作者一样乘观光车下山的游客排成长龙,队伍移动缓慢,作者将下雨的视频发给同事,回微信说没想到会下这么大的雨,喀纳斯与禾木都不适合雨天游览,有同事看了作者发的照片,建议找个地方搭起帐篷再等等看,不说这让人琢磨不透的天气,再花560元的门票就如割肉一样心痛!一气之下,离开这个天违人愿,事与愿违的地方,也没有再用心思描写喀纳斯禾木的心情,算是谨以此文,做个了结。听说作者离开的当天阿禾公路、独库公路因为下雪都关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