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开确山县城,我们驱车前往位于县城西约30公里处的竹沟镇进行游览。</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去竹沟镇?这是因为:确山县的竹沟镇和马庄名气都很大,竹沟镇被誉为“小延安”,曾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而马庄则是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与生活过。</p> <p class="ql-block"> 1938年,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到了竹沟;1938年11月,刘少奇同志南下就任中原局书记,也曾多次往返竹沟,创办了各种训练班和教导队,为中原地区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竹沟因此成为新四军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 原来我在确山时,虽然竹沟的名字如雷贯耳,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来过。这次有了机会,终于如了我的愿。</p> <p class="ql-block"> 竹沟镇有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全镇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口约2.3万人。</p> <p class="ql-block"> 竹沟镇之所以被称为“小延安”,主要是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和延安一样,都曾是革命的重要根据地、人才培养基地和指挥中心,在中共党史和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1938年,中共河南省委迁到竹沟;同年11月,刘少奇同志南下就任中原局书记,在这里进行了具体指导和领导中原的抗战。</p> <p class="ql-block"> 这些重要的党组织和领导机关的存在,使竹沟成为当时中原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枢,发挥了重要的核心领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竹沟镇创办了各种训练班和教导队,为中原地区培养了大批的党政军干部。</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从1938年2月到1939年11月,竹沟举办党训班、军政教导大队等各类培训班18期,培训了学员3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 这些经过培训的干部而后被派往到全国各地,成为革命事业的骨干力量,为抗战的胜利和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竹沟镇还是新四军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地。新四军二、四、五师的基干队伍,都是从这里出发,奔赴抗日前线的。</p> <p class="ql-block"> 竹沟还为新四军输送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资,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在军事力量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竹沟镇还传承和弘扬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的作风,形成了宝贵的竹沟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种精神,是延安精神在中原地区的具体体现,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竹沟后,先在镇里转了转,参观了当年革命前辈曾经居住和工作过的地方,而后来到了竹沟革命纪念馆进行游览。</p> <p class="ql-block"> 竹沟革命纪念馆占地面积约60亩,建有东西展厅各一座,陈展面积约26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馆内拥有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刘少奇同志的办公室、新四军四支队八团留守处、北窑军事会议旧址、军事训练场、竹沟军政教导大队和孤山冲、毛家棚等多处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 195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在确山县竹沟镇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所在地建立了纪念馆,同年11月,周恩来总理为其题写了馆名。</p> <p class="ql-block"> 目前纪念馆现存房屋178间,收藏文物800余件,其中定级文物231件,还有其他实物、文献、图片等近千件。</p> <p class="ql-block"> 1988年1月,该馆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河南省委、省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3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p> <p class="ql-block"> 2010年5月,纪念馆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验收。</p> <p class="ql-block"> 竹沟革命纪念馆建馆以来,先后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15人次,省部级领导130多人次,充分发挥了其辐射作用。</p> <p class="ql-block"> 1939年,刘少奇同志两次来到竹沟,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原局和河南省委会议,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立了大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为中原地区的抗战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与部署。</p> <p class="ql-block"> 1939年初,李先念同志奉中共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率领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从竹沟出发,向武汉外围敌后挺进,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为创建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1938年,彭雪枫同志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从竹沟誓师东征,挺进到豫东敌后,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p> <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创建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他善于指挥作战,战略战术灵活多变,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p> <p class="ql-block"> 另外,徐海东、王震、张爱萍、张震、罗炳辉等党和军队领导人,也都曾在竹沟进行过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 竹沟革命纪念馆展示了竹沟地区抗战时期的革命斗争历史,是这段波澜转阔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竹沟镇还是中原地区抗战时期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支撑点。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都曾从这里出发,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重温了确山地区的革命历史,同时也圆了我一直没有来过竹沟的红色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