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悼 词</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公元一九九一年正月二十六日,众亲朋怀着十分沉痛和仰幕的心情来参加卢亿老人的追悼会。卢老于正月初九凌晨三时十分,不幸与世长辞,寿终正寝。享年九十一岁。</p><p class="ql-block"> 卢老于公元一九〇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十四日,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其父卢长泰先生是清末文秀才,曾在偏关县创办“育婴堂”、县立“女子学校”,为解放妇女办过纺织班,功德召彰,县人称额。所以卢老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习读四书五经,尊崇孔孟之道,养成了知书达礼,品行端正,忠厚笃实,聪明勤劳、仁义和蔼的优良品质。</p><p class="ql-block"> 卢老从九岁开始,在自己的家庭入学,学习四年,12岁开始在自己家开办的药店上打勤杂,从小以勤劳著称,深受长者和邻里的筹受。18岁到河曲百草堂医药店学习生意,一直干了13年,并掌握了药理知识,日后为群众解除疾病痛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卢老身历三朝,青壮年时期正处于国家内忧外患,兵慌马乱,烽烟不息的岁月,所以当他身处逆境的时侯,仍然自强不息,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艰辛地维持着家计,将子女抚养成人,在那艰苦的年代,还经常照料亲戚、朋友的孤儿、寡女,为他们排忧解难,共度困境。</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卢老在县药材公司工作期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始终如一地忘我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树为公司的标兵。</p><p class="ql-block"> 卢老为人正大光明,待人和气,谦虚谨慎,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再接再励;在困难面前,顽强奋斗,勇往直前,实为世人之楷模。</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期间,欣逢盛世,偏关编写县志。创县志,远祖卢承业已为偏关父老著书立说,名载史册,在卢家产生了世代相袭的优良文化传统。其时,卢老已是八十有余的高龄,但他不顾年老体弱,不辞辛劳,为县志《人物志》、《教育志》、《卫生志》、《金融志》、《商业志》、《城建志》提供了大量的口碑资料,为偏关的文化事业贡献了余热。他将随其父卢长泰的名字载入县志,并垂教后人,激励来者。他在有生之年以一首老年诗自勉:“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表示,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也要为人民的事业尽微薄之力。实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英豪。</p><p class="ql-block"> 卢老生前曾多次提示:卢家作为一个大户族,要尽快编出一个“世系族谱”,作为卢家和睦相处的象征。他常说过去卢家五辈子不分家,父老兄姐之间融洽相处。现在,咱们卢家也要做到这一点,并且经常教育户族及自己家庭的成员,要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团结互助,勤俭持家。反复强调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家之计在于和的重要性。教育下一代,掌握真才实学,将来报效国家,尤其要把卢家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卢老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家庭和睦。使子女们在党的培养下,有的成为农业生产勤劳致富的先锋,有的成为经商贸易的能手,有的成为教育战线上的红旗手,有的成为医药战线上的白衣战士,有的成为贤妻良母。</p><p class="ql-block"> 卢老一生虽然没顶过显赫的乌纱帽,虽没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所干的都是平凡之事,但平凡之中包含着不平凡的功德。</p><p class="ql-block"> 卢亿老人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的言容笑貌,经常留在我们中间。他的优秀品行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卢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公平正直待人接物的作风;勇敢顽强战胜困难的意志,艰苦奋斗治家有方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年愈九旬四代同堂福寿全归千人称颂,身历三朝一生勤劳德高望重万古永存。卢亿老人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 卢氏家族理事会 (卢银柱执笔) </p><p class="ql-block"> 1991年正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