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31日,乙巳年大年初三上午,女儿陪我冒着小雨登上仰慕已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现存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落成于1985年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仿木结构建造的5A级景区——黄鹤楼。</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是中国古建筑系列四大名楼之一,不仅是一座楼,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象征,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竞相咏叹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的传说大体可分为三类:神仙传奇、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最初为军事瞭望谯楼,后演变为观赏楼,历经27次重建。</p><p class="ql-block"> 从古建筑木工的角度来看,黄鹤楼有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 1. 结构设计与框架搭建</p><p class="ql-block"> 仿木结构的创新:黄鹤楼现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仿木结构。这种结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木构建筑的外观韵味,又能适应现代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从木工技艺传承角度看,是对传统木构技艺的一种延续与创新结合。在建造过程中,木工需要依据传统木构建筑的原理和风格,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精细的处理和装饰,使其在外观上尽可能地接近纯木结构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框架的稳定性: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这种形状的设计在木工结构搭建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木工需要精准地计算和安装每一根梁柱,确保框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例如,72根圆柱作为主要的支撑结构,其位置的确定、垂直度的保证以及与梁架的连接方式,都需要高超的木工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这些圆柱不仅要承受整个建筑的重量,还要抵御风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对精度的要求极高。</p><p class="ql-block"> 2. 部件制作与工艺细节</p><p class="ql-block"> 飞檐与翘角:黄鹤楼的飞檐五层,攒尖楼顶,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飞檐和翘角的制作是黄鹤楼木工工艺的一大亮点。从选材上,需要挑选材质优良、纹理美观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木材。在加工过程中,要对木材进行精细的切割、雕刻和拼接,使飞檐的弧度自然流畅,翘角的形状规整优美。每个翘角的角度和长度都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和制作,以保证整体的协调性和美观性。</p><p class="ql-block"> 斗拱:虽然现代的黄鹤楼在主体结构上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但在一些部位仍然保留和运用了斗拱的元素。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独特的构件,具有重要的结构和装饰作用。在黄鹤楼的斗拱制作中,木工需要按照传统的工艺方法,将斗、栱、昂等部件精确地加工和组装起来。每个部件的尺寸、形状和连接方式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斗拱的精巧和美观。斗拱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也需要经过仔细的考量,以保证其能够有效地传递荷载,增强建筑的稳定性。</p><p class="ql-block"> 3. 装饰与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雕刻与彩绘:在黄鹤楼的内部和外部,都有大量的雕刻和彩绘装饰。雕刻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鱼虫等,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展现了木工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彩绘则是在木材表面涂上各种颜色的颜料,以增加建筑的色彩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木工需要掌握彩绘的技巧和颜料的调配方法,使彩绘的颜色鲜艳持久,与雕刻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历代众多文人墨客均到黄鹤楼游览,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使其闻名遐迩。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p><h5> 唐·崔颢</h5><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昔人已乘黄鹤去,</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地空余黄鹤楼,</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黄鹤一去不复返, </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白云干载空悠悠。 </span></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晴川历历汉阳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芳草萋萋鹦鹉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日暮乡关何处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烟波江上使人愁。</span></p> <p class="ql-block"> 来黄鹤楼的中外游客很多,在排队等候时,发现几位外国游客。她们很友好,欣赏接受了我的手机拍照。</p> 黄鹤楼外观五层,内部实际有九层,隐含九五至尊之意,八方飞檐的鹤翼造型体现了黄鹤楼的独特文化,使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意蕴完美结合。<br> 一楼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br><div>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div><div>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div><div>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br> 五楼即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div> 这是“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 以下是于黄鹤楼不同楼层俯拍的外景及室内艺术品 <p class="ql-block"> 小雨中登上黄鹤楼,眺望了醉人的楼外风光,欣赏了楼内珍藏的诗画艺术臻品,我拍啊拍啊醉了醉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不顾一天的奔波劳顿,又乘地铁找到导游上午告知的位置,拍了黄鹤楼的夜景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