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行,赏马六甲河美景,观鸡场街荷兰红屋20250906

maq

<p class="ql-block">马六甲海峡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又见马六甲剧场</b></p><p class="ql-block">“又见马六甲”是“又见系列”实景演出之一,由著名导演王潮歌执导 。剧场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建筑外观设计独特,融合现代建筑风格与当地特色元素。</p><p class="ql-block">演出以马六甲的历史变迁为主线,通过精彩的剧情编排,将马六甲作为海上贸易重要枢纽的辉煌历史,以及不同文化在此交融碰撞的过程生动呈现。融合了歌舞、戏剧、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先进的舞台技术,如移动舞台、多媒体投影等,打造出沉浸式的观演体验,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马六甲不同时期的独特魅力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退休后寻幽探秘之旅</b></p><p class="ql-block">2025年,我们俩退休赋闲进入第二年,主要在家乡陪伴老人,有时在家休息、或出门走走,有时也外出旅行。开启了退休后寻幽探秘之旅。2025年9月上旬,我们选择错峰出行,本次赴马来西亚马六甲吉隆坡自由行。今天是落地马来西亚的第二天,我们一行五人,早上起来在阳台上远眺马六甲海峡,海面辽阔,风景迷人。我们驱车来到马六甲河畔,排队购票,乘坐游船沿着马六甲河游览。</p> <p class="ql-block">游船起点和终点:游船的起点和终点为海洋博物馆旁边的市区Muara码头和Spice Garden码头。</p> <p class="ql-block">线路长度和航行时间:全程约5.5公里,航行时间大约为45分钟到1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马六甲河游船服务始于2006年,由现代旅游业者推出。马六甲河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在15世纪马六甲苏丹国时期,它就是贸易和交通的主要通道,连接着马六甲海峡,使马六甲成为东南亚重要的贸易中心,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的商人都曾在此进行贸易往来。此后,马六甲河见证了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统治,见证了马六甲的兴衰变迁。</p><p class="ql-block">马六甲河游船的推出,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探索马六甲的历史和文化,游客可以乘船欣赏沿河的历史建筑、桥梁、壁画等,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游船规格及载客量:游船的具体大小没有明确的官方数据,每艘船可容纳20-40人,至少8人船才会开动。</p> <p class="ql-block">马六甲河游船沿途有许多景点,主要的景点是:</p><p class="ql-block">荷兰红屋:荷兰殖民时期的遗产建筑,位于马六甲河畔,是马六甲的标志性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鸡场街:以其夜市和历史氛围而闻名,街道两旁有许多特色小店、餐厅和百年建筑。</p> <p class="ql-block">Kampung Morten:一座保存完好的传统马来村庄,能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马来传统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泽维尔教堂:一座新哥德式教堂,建于1849年,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陈金声桥:连接荷兰广场和鸡场街的桥梁,是游船经过的重要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色彩缤纷的壁画和桥梁:沿途可以看到各种色彩鲜艳的壁画,还有如Kg.爪哇桥(被称为“鬼桥”)、葡萄牙时代的帕萨桥等特色桥梁。</p> <p class="ql-block">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船游,马六甲河如一条碧绿绸带,缓缓铺展在老城肌理间。晚风轻拂,吹散热带的燥热,游船驶过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桥梁,陈金声桥的古朴与“鬼桥”的神秘交替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河岸一侧,荷兰红屋的朱红砖墙在暮色中愈发浓郁,与白色尖顶的基督教堂相映成趣;另一侧,Kampung Morten村的高脚屋错落排布,马来风情的彩绘在夕阳下鲜活生动。转角处,色彩斑斓的街头壁画悄然出现,勾勒着老城的市井烟火。</p> <p class="ql-block">河水倒映着两岸灯火,历史建筑的剪影与现代民居的暖光交融。这一刻,殖民时代的沧桑与当下的生活气息静静流淌,马六甲的百年故事,都藏在这缓缓流淌的河水中,随波轻述。</p> <p class="ql-block">我们依依不舍地上岸了,这里已经离荷兰中心广场荷兰红屋很近了。</p> <p class="ql-block">马六甲河沿岸的每一个细节都安排得很细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马六甲标志拱门</b></p><p class="ql-block">我们路过马六甲标志拱门是马六甲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是游客来到马六甲的打卡点,如同城市名片,看到它就知晓来到了这座历史悠久的马六甲城,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马六甲的魅力,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独特身份 。</p><p class="ql-block">马六甲曾历经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殖民统治,也深受马来、华人、印度等多元文化影响。拱门屹立在马六甲河畔,见证着马六甲在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它代表着马六甲在漫长历史中,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发展历程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保罗堡(Fort St. Paul)的部分遗迹</b></p><p class="ql-block">圣保罗堡(Fort St. Paul)的部分遗迹, 圣保罗堡是马六甲重要的历史建筑遗迹,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现存的圣保罗堡遗迹主要是由红褐色的砖石构成,墙体厚实坚固,尽管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仍能展现出当年作为军事防御工事的雄伟与坚固 。古炮作为城堡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置在墙体之上,虽然如今已不再具备军事功能,但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葡萄牙时期修建:1511 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为了巩固其殖民统治,在马六甲河口的一座小山上建造了这座城堡,最初被称为“马六甲堡”。</p> <p class="ql-block">荷兰人改建:1641 年,荷兰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马六甲后,对城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圣保罗堡。</p> <p class="ql-block">英国殖民后的衰败:18世纪末,英国占领马六甲,由于战略需求的变化,圣保罗堡逐渐被荒废,许多建筑遭到拆除或破坏,如今仅剩下部分残垣断壁。</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堡是马六甲历史的重要象征,见证了马六甲先后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东南亚殖民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作为马六甲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马六甲荷兰中心广场</b></p><p class="ql-block">马六甲荷兰中心广场位于马六甲老城的中心位置,是马六甲著名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广场始建于1641至1660年之间,是荷兰人在远东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1641年荷兰人夺得马六甲统治权后,在此建造了一系列建筑,后逐渐形成广场。</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荷兰广场又被称为红屋广场,因其周边建筑多为红色。这些建筑具有典型的荷兰殖民时期风格,以红砖墙、硬木门等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广场上有荷兰红屋、基督教堂、维多利亚女王喷泉和荷兰钟楼等标志性建筑。荷兰红屋是东南亚现存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曾是总督官邸,现为博物馆;基督教堂建于1753年,是荷兰殖民时期重要的宗教建筑;维多利亚女王喷泉建于1904年,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即位60周年而建;荷兰钟楼则是由华人慈善家于19世纪末建造,红墙白窗,造型独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荷兰红屋</b></p><p class="ql-block">荷兰红屋位于马六甲鸡场街附近,是马六甲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荷兰红屋建于1641至1660年间,是东南亚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物。它最初是教堂,后改为市政府,1980年起成为马六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荷兰红屋具有典型的荷兰建筑风格,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和宽阔的石质台阶。传说建造红屋的红色砖块是从荷兰专程运来的。18世纪前它本是白色,1820年被漆成红色并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馆内收藏了大量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以及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维多利亚女王喷泉</b></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女王喷泉位于马六甲鸡场街附近的荷兰广场中心。</p><p class="ql-block">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其于1901年去世,当地华人富商李庚烈倡议修建该喷泉,资金通过公众募捐筹集,喷泉部件由伦敦的道尔顿父子公司设计并制造,于1905年5月24日揭幕。</p> <p class="ql-block">喷泉由灰绿色和蓝色的釉面陶砖砌成,底部有四个维多利亚女王的浅浮雕形象,上方的牌匾上刻有“VICTORIA REGINA 1837 - 1901. ERECTED BY THE PEOPLE OF MALACCA IN MEMORY OF A GREAT QUEEN IN 1904”的字样。</p><p class="ql-block">它是马六甲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的重要建筑,也是马来西亚仅存的仍在使用的英国殖民时期喷泉之一,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辉煌岁月,同时也是游客了解马六甲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基督教堂</b></p><p class="ql-block">马六甲荷兰中心广场的基督教堂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于1753年,是荷兰人为纪念殖民马六甲100年而兴建的。1824年英荷条约签订后,马六甲被转移到英国东印度公司,1838年,教堂按照英格兰教会的仪式重新献祭,并更名为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采用荷兰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外墙为鲜艳的红色,顶部有巨大的白色十字架,十分醒目。教堂内部的天花板横梁由树干建成,且每根木梁都来自一棵独立的树,手造的长凳已有约两百年的历史。此外,教堂内还有写有荷兰文碑铭的地板和黄铜圣经架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钟楼</b></p><p class="ql-block">马六甲荷兰中心广场的钟楼是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钟楼建于1886年,由华人富商及慈善家陈甲庚建造,以纪念他于1884年去世的父亲陈炳水,因此也被称为陈炳水钟楼。</p><p class="ql-block">钟楼是马六甲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域之一,它不仅是时间的记录者,也是马六甲多元文化融合的象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拍照。</p> <p class="ql-block">钟楼高约15米,为三层方形建筑,红墙白窗,楼顶屋檐呈金字塔型。顶层各面有一个钟,钟面直径为34.5厘米,且带有罗马数字,这些钟最初是从英国专门进口的。</p><p class="ql-block">钟楼原本是白色的,在英国统治时期,与广场上的其他殖民建筑,如荷兰红屋和基督教堂一样,被漆成了红色。1982年,钟楼的时钟被更换为日本精工品牌的时钟。</p> <p class="ql-block">荷兰中心广场附近的马六甲河段</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荷兰中心广场延伸街道的一家宾馆咖啡厅小憩。</p> <p class="ql-block">我们休息好了,喝饱了,准备步行前往下一个景点“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