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印度"百家宴"

药朝诚

<p class="ql-block">自从在荷兰的鹿特丹港口萍水相逢后,两人一直保持联系——德国人罗力去英国剑桥读博,中国人马太则在伦敦商学院学习MBA。1990年毕业季一结束,罗力赴印度浦那大学任教并在印度结婚成家,马太则回国进了山西财经学院,携妻带子搬进了学校提供的新楼房。</p> <p class="ql-block">到岗后不久,杜院长就把马太叫到办公室。递过一杯铁观音茶,院长说道:“当初引进你,除了教学,还有件事——得帮咱校建立几所国外姐妹院校。你看可否?”端起热乎乎的茶,喝了一口,马太答道:“没问题,先从印度、英国各找一所吧?” “好!尽快联系,咱们尽早去签协议。” 院长做出明确指示。</p><p class="ql-block">联系比预想的顺利。由罗力博士和马太在英国的导师比顿教授牵线搭桥,1991年春天,印度普那大学和英国北布里安大学的代表团先后来太原访问和考察,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p> <p class="ql-block">杜院长决定,先回访印度,为期一周,和普那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1992年底,山西财院代表团访问普那大学,杜院长任团长,马太当翻译,还有教务处的王处长,科研处吴处长、国际交流中心的荆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机降落在普那机场时,罗力博士已经开着一辆吉普车在出口等待。在开往学校的路上,罗力博士与中国朋友商量接待事宜:“上次去太原,三餐都在你们学校宾馆包间,用餐方便,可是不方便了解你们的风俗和文化。这次你们来,我校为你们提供‘百家宴’—— 一日三餐全部安排在教职工家,一家一餐,顿顿不一样,顺便让你们充分了解印度的风土人情,怎么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院长眼睛一亮,当即拍了大腿:“太棒了!这才是真交流!”吴处长、王处长和荆主任也跟着点头,荆主任还掏出一个小笔记本,说:“我得好好做做笔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宾馆时已近晚上十点,罗力博士递过来一张纸:“这是20个家庭的名单,明早七点司机库玛来接你们去第一家,也就是我家。”马太展开一看,字迹工工整整,每个家庭后面还标了姓名、性别、职称、职务、地址、电话。名单上写着,最后一顿是学校的告别宴会。罗力博士又补充了一句:“老师们都期盼着你们来,家家都在精心准备,要是去不了,一定提前通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库玛的车停在罗力博士家门口时,罗力夫妇已在门口候着,两口子随普那大学代表团去过太原,算是老熟人了。“得脱鞋哦,” 罗力夫人指了指鞋架,“印度人在室内都赤脚,别不好意思。” 尽管普那的冬天没有太原冷,但光着脚踏在石板地上也是凉飕飕的,初来乍到,中国朋友们哈哈一笑,经历了短暂的不自在。五人中数马太年轻,他的汗脚明显散发出一股臭味儿。</p><p class="ql-block">罗力夫人是位很漂亮的印度女人,学校的英语老师,穿件橘色纱丽,鬓角别着朵茉莉花,笑着把客人们引到饭桌旁,桌上摆着五双筷子。罗力博士说:“筷子是在太原买的。”</p><p class="ql-block">刚坐定,夫妇俩齐声用中文道出:“RE LIE HUAN YING——热力欢迎!”罗力博士笑着解释:“负责接待你们的20个家庭都学了这句中国话。”然后,他又指了指夫人:“按照印度的规矩,女主人不上桌,负责上菜,你们千万别介意。”</p><p class="ql-block">罗力夫人端着托盘来了,热情地对每一道菜进行介绍:“这是土豆咖喱、菠菜泥、烤芝麻饼……”然后,她用刀叉把菜分到客人盘子里,动作熟练得像饭店服务员。“您喜欢吗?还想再要些吗?”一边看着中国客人品尝她的手艺,一边征求意见。一道道菜轮着上,算上主食蛋炒米,足足有八样。趁罗力夫人转身,吴处长悄悄跟马太说:“味道绝佳,就是缺少荤腥。” 马太提醒吴处长:“他家是素食主义者,午餐一定有荤腥。”</p><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校园完毕,中午前库玛把中国客人送到了普那大学校长斯瓦米博士家。这次不仅要脱鞋,还得赤脚上炕。没有来得及洗脚换袜子,马太甚觉不好意思。炕上铺着一块席子,斯瓦米博士早已盘腿坐好,在银行工作的儿子作陪。斯瓦米博士热情洋溢地说:“来,来、来,跟我学手抓饭。”炕席中央摆着一个大铜盘,里面是烤羊肉、烤蘑菇、烤鸡腿,烤洋葱,外加一碟咖喱粉,香味扑鼻。</p><p class="ql-block">杜院长捏着鸡腿的右手刚抬到嘴边,咖喱汁就滴在自己的裤子上,他慌忙用左手去擦,显得手忙脚乱,脸上也有了咖喱黄。斯瓦米博士见了,笑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没关系,我们有时候也这样。” 吴处长学得很快,把烤羊肉一块一块蘸着咖喱送进嘴里,连声说:“好吃、好吃!” 校长家的午餐明显比罗力家的素食多了股烟火气。作为统计学教授的斯瓦米夫人跑前跑后、热情地提供服务。</p><p class="ql-block">当天的晚餐在管理系主任辛格教授家。夕阳下,辛格教授在他家院儿里架起炉火和炉盘,招待中国客人吃烧烤Barbeque自助餐,五位中国客人围坐在炉火旁。辛格夫人系着围裙,正在案板上制作羊肉串,给肉串上蘸酱汁和咖喱粉,然后放到炉盘上。看到羊肉串开始滋滋冒油,她提醒大家:“赶紧吃吧,七成熟最好吃。” 然后,分别把西红柿菜汤一碗、一碗递给中国客人。从名单信息上得知,辛格夫人是哲学博士,澳洲人,说话和蔼可亲。杜院长让马太问:“您一边服务一边看我们吃,会不会觉得委屈?”</p><p class="ql-block">没等夫人开口,辛格博士就拍着膝盖笑道:“她不敢!要是敢,我立刻把她休掉!”辛格夫人笑了,说道:“Tradition sometimes really is irresistible——有时候,传统文化确实无发抗拒。”</p> <p class="ql-block">谁也没料到,第二天的三餐刚结束,中国客人就倒下四个。吴处长捂着肚子蹲在宾馆走廊;荆主任十分钟内跑了三趟厕所;王处长的大脑门上全是汗珠;杜院长脸色发白,靠在床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只有马太安然没事,另外他还记着换了干净袜子和鞋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院长气喘吁吁地说:“马太老师,赶紧取消后续的家宴。” 靳主任也提出要求:“明天务必休息一天,我要绝食。” “我俩也绝食一天”。吴主任、王处长也异口同声地说。</p><p class="ql-block">罗力博士前来看望,问:“是否需要去医院?”杜院长说:“不需要,就是吃多了。”然后,他扭头对马太说:“你问问罗力博士,附近可有中国餐馆?”罗力博士回答“有的。”“那麻烦你和罗力博士辛苦一趟,给咱弄些白米饭来。记住,只要白米饭即可。”说着,荆主任从行李箱里翻出几袋榨菜:“有这玩意儿,配白米饭就行!”</p><p class="ql-block">第四天早上,四人围着茶几吃起了白米饭配榨菜。杜院长先开了口:“中印两国之间就隔个喜马拉雅,饮食文化差距居然这么大!”手里捏着榨菜,荆主任说道:“也怪我们,总怕驳人面子,人家问就要,又不好意思剩下。哪像马太敢说No,剩下就剩下。” 吴处长点头,说道:“不过,印度饭里的佐料实在是太多了,中国人的胃承受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那天,斯瓦米校长告诉杜院长: “按照协议,罗力博士下月将带领20个我校研究生访问贵校,做短期访问,讲授《发展经济学》,并顺便在榆次小西沟村实施扶贫项目。” </p><p class="ql-block">杜院长说:“按照外交对等原则,届时我们也向贵校师生提供中国式的‘百家宴’。” “连我妻子,我们一共22人,去家里用餐,人太多了吧?” 罗力博士问道。“不多,分成五个小组即可。在学校去老师家,在小西沟就到村民的窑洞里。” 分管此项工作的荆主任抢着回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次访问非常成功,尤其是“百家宴”让中国客人实实在在地体验并了解了印度人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