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春夏之交之际,随团踏上重走厦门之旅。过去10年3次厦门之行都是坐汽车前往,而今有机会坐上高铁,既省时又依时;既舒适又安全。行程自深圳北站出发,沿厦深铁路直接到达漳州站。</p> <p class="ql-block"> 到达漳州站后,转乘地接社旅游大巴,沿厦蓉高速公路,直接来到行程第一站龙岩市永定区(之前名为永定县)的客家土楼景区。高速公路永定出口不远就是景区客服中心广场,广场上耸立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石。</p> <p class="ql-block"> 穿过客服中心后,上行到景区道路再行走约300米就到达土楼景区核心广场。这里已是旧地重游景区,变化的是多客服中心大楼及广场,还有增加了景区道路和完善环境设施。</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有个“永定客家土楼”标志石,后面是永定标志性圆形土楼。广场虽然不大,但它是游客进入“土楼王”承启楼的主要集散区域,也是正面拍照全景绝佳处。</p> <p class="ql-block"> 走近承启楼将入内参观,它是福建土楼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圆楼之王”,也是永定客家土楼群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先从外墙面欣赏,圆形的墙体主要由原土泥砖砌筑。</p> <p class="ql-block"> 仰望承启楼外墙,它采用“夯土”工艺,以红壤土、沙子、石灰和红糖水夯筑。底层无窗,上层设有窄窗,兼具防盗、防火、抗震功能,高处还设有射击孔和瞭望孔,形成封闭社区。</p> <p class="ql-block"> 若从高处俯瞰,土楼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土楼始建于明朝1635年间,占地约5400平方米,直径达73米,走廊周长230米。</p> <p class="ql-block"> 开始走进承启楼,大门设计融合了客家文化与土楼建筑风格,外立面采用软心包框墙设计。顶部挂有匾额,两侧楹联为“承前启后尽阅人间春色,继往开来饱览世纪风云”。</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门后可见环形围屋结构,中心为祖堂,四周房间呈辐射状分布,体现了家族聚居的传统理念,其内部结构以环形布局和分层设计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 往主体楼层看,土楼分为“4层3圈1中心”。据介绍,外圈就是4层的主体建筑,共72个房间;第二圈为2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p> <p class="ql-block"> 沿外圈圆形廊道行走,通道介乎于外圈占地面积第二圈之间。一楼为生活区,三楼以上为居住区。内圈设有厨房、仓库、生活间等公共设施,以生活功能为主。</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走廊上,充满了中国传统喜气洋洋的装饰,挂(贴)满灯笼、对联等饰品。据说至今依然有200多人居住着,沿途见有厨房、仓库及日常洗衣、做饭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八卦布局的环形设计,使各功能区既独立又统一,底层通过四个楼梯连接各层。底层和二层为了减少攻击点,仅保留少量烟窗口,不设窗户,以增强安全性。</p> <p class="ql-block"> 第二圈以至中心的所有墙体采用青砖建造,因为不需防盗功能,只需较薄的砖墙就可以满足。而外环高大,内环低矮,使得整个内院各卧室的采光和通风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 客家人的住宅有着独特的设计,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移民后代,喜欢群居在一起。土楼的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也展示了他们对家庭和社区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 来到祖堂,只见墙壁上挂满业主几代人的历史照片,非常珍贵。祖堂面积虽然不大,但它是家族祭祀、庆典和聚会的重要场所。作为家族的公共空间,承载着江氏家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 站在二楼俯瞰,外圈内景观尽收眼底。分层、分圈的布局设计,四环相套的布局呈现独特的八卦造型,形似绽放的牡丹花。走进承启楼,仿佛穿越了古代,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宁静和和谐。</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参观的土楼名为“世泽楼”,位于承启楼东侧。这是一座长方形土楼,高4层,主墙厚1.6米,一、二层不开窗。其设计特色采用“一门、二井、三堂、四梯”布局,属于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参观的土楼名为“侨福楼”,又称“博士楼”,它是由旅居缅甸、美国的江氏三兄弟于1962年筹资兴建,历时三年建成,是永定土楼群中最年轻一座。</p> <p class="ql-block"> 侨福楼也是圆形土楼,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土楼直径45米,高三层,采用内通廊式布局,全楼共有30间(厅),设有一个大门和一个院子。</p> <p class="ql-block"> 外墙厚达1~2米,底部不开窗,仅在高层设有射击孔和瞭望孔,形成封闭的防御体系。作为新型土楼的代表,其现代化设施反映了客家建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转型。</p> <p class="ql-block"> 仰拍土楼顶面空间,形成一近似圆形的大“天窗”。之所以别称“博士楼”,是因为这里培养出11位博士,体现了客家人对教育的重视。土楼底层为厨房,二楼为储物间,三、四楼为卧室,形成垂直分区的居住模式。</p> <p class="ql-block"> 结束在客家土楼景区游览后,已到晚餐时间,地接社安排我们到不远处的一家特色酒楼用餐。这个餐厅最大特色是上菜环节,服务员用竹竿抬着圆竹筛子一次将菜品上齐。</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有史以来看到的上菜方式,完全巅覆了酒楼传统的上菜方式,非常有特色和文化韵味。该酒楼将当地文化内涵延伸至饮食习俗中,也是酒楼的经营特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留意到装菜的竹筛、盛汤的器皿都是圆形,与圆形土楼一脉相承,也与土楼“八卦布局”的秩序感相契合。上菜过程充满仪式感、民俗风情感,也带来趣味。</p> <p class="ql-block"> 永定客家菜以选材讲究、生态时鲜、烹饪独特著称。共上了11道菜1荡,都是常见菜品:盐焗鸡、酿豆腐、红炆猪肉、清蒸鱼、时令菜、猪肉荡等。</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入住永定客都(国际)温泉度假村,该度假村位于永定下洋镇,紧临客家土楼景区。这是一个四星级综合型温泉度假村,以温泉养生为核心特色。</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将前往厦门市区继续行程,从永定土楼出入口返回厦蓉高速上。中途在兴泰生服务区短停休息,厦蓉高速是连接厦门市与成都市的高速公路,是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东西横线的一条。</p> <p class="ql-block"> 兴泰服务区位于漳州市长泰县境内,以“花开高速”为主题,融合旅游元素,是集休息、餐饮、购物及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五星级服务区。建筑物外墙彩绘了漳州市市花水仙花,打造花园式生态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 从兴泰服务区不到1小时就进入厦门海沧区疏港通道,作为厦门城区门户路,道路宽畅,通过大面积草花、灌木、乔木的组合种植,实现中分带、侧分带、节点等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 驶入海沧大桥,这座横跨厦门西海域的悬索桥建成于1999年,是连接海沧区与湖里区的跨海大桥。全长6.3公里,主跨648米,是亚洲首座三跨连续全漂钢箱索桥,代表20世纪中国桥梁建设最高成就。</p> <p class="ql-block"> 在途中看到一对“双子塔”(正式名称为厦门世茂海峡大厦)高楼,平均高度为300米。位于思明区,与海沧区隔湾相望。双塔造型似风帆,象征厦门海洋文化。</p> <p class="ql-block"> 驶离海沧立交枢纽高架后,进入演武大桥,可近距离仰望到双子塔的雄姿。世茂海峡大厦是一座城市综合体,集酒店、办公、商业于一体的大型建筑,也是厦门市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转入演武西路,映入眼帘的世茂海峡大厦建筑群巍峨耸立,与双子塔相邻是厦门国际悦海湾酒店,总高度202米,与双子塔形成视觉对比,共同丰富了厦门城市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旅游巴直接开到厦门大学南校门前地段下车,大家先在门楼前空地拍照打卡。该校门是厦门大学主要出入口之一,校门融合中西建筑风格,始建于1921年。</p> <p class="ql-block"> 在导游带领下,我们从大门左侧经过公交站入口处进入南普陀寺区域,将前往寺院参观。南普陀寺与厦门大学隔路相望,校寺毗邻,在国内罕有。</p> <p class="ql-block"> 从天王殿门进入参观,南普陀寺是闽南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背靠五老峰,面临碧海。寺院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组成,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院落后,在南普陀寺广场观景,广场主要由放生池、莲花池及天王殿前广场组成。广场上的建筑有万寿塔、香炉台、凉亭、花木园林带等,形成“佛国花海”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在放生池与莲花池之间,有一排洁白的小佛塔,由七座汉白玉佛塔组成,每座塔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迦叶佛等七尊佛像。这些佛塔象征“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寺内重要的宗教设施。</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广场区域,周边景观具有多重特色,融合自然、佛教文化、园林、现代建筑及人文景观。片区充分体现了千年古刹的禅意与闽南建筑美学,形成了厦门市“文艺+禅意”的独特游览动线。</p> <p class="ql-block"> 站在放生池西北角往东南方向眺望,万寿塔、小佛塔、放生池、厦门大学校园建筑同框。校园中高耸的大楼名为“颂恩楼”,高21层,顶部具嘉庚风格(称之为穿西装、戴斗笠),成为该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寺院内往西南方向看,远处的双子塔现代建筑与南普陀寺屋顶的闽南风格剪瓷雕塑装饰建筑同框。这一景观是厦门热门打卡点,呈现传统寺院与现代城市天际线的融合景象。</p> <p class="ql-block"> 站在放生池南边看南普陀寺天王殿,它是寺院中轴线上最前端的第一重殿。该殿始建于1925年,其建筑为歇山顶重檐蹿角式单层砖石木结构,兼具闽南特色剪瓷装饰,庄严宏伟。面阔五间,供奉菩萨及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 来到南普陀寺前广场的西门,看到寺庙顶部采用重檐飞脊的闽南风格设计,屋脊装饰有“九鲤化龙”、“凤凰展翅”等彩色剪瓷雕图案,其装饰工艺非常精湛。</p> <p class="ql-block"> 标有“光思带水”匾额的西门,是寺院的出入口之一。西门为牌坊式建筑,风格庄重,从这里可连接大雄宝殿。而寺院的靠山是五老峰,两者相依相伴,寺院建筑群依山势层叠而上,形成“山寺一体”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继续在厦门市区游览。当巴士穿梭在厦门市中心区的主干道上,看到道路两旁、分隔带、街心岛呈现美丽的园林绿化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大型立交、高架路段,看到实施多维度建造景观,当地政府通过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同时实施“微森林”、“口袋森林”计划,全方位建造城市绿洲。</p> <p class="ql-block"> 近年厦门市政府大力建设有特色的林荫道,形成“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行路有荫”的生态系统。实现每个转角都有惊喜,每条街道都能讲出植物故事,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画卷。</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景区是狐里山公园,它位于思明区与湖里区交界处的城市公园,由九座山峰组成,主峰海拔139米。我们的巴士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向山顶爬升,沿途绿化建设得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到达狐里山公园顶部,这里也是厦门气象主题公园所在地。进入公园平台映入眼帘是花瓶状的海上明珠塔,园区还建有天文气象馆、天象厅、玻璃栈道观景台,还有咖啡店、园林绿化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 在公园中心区有座“动感球幕体验馆”,建筑面积840平方米,是福建省唯一的球幕影院体验馆。体验馆分为天文球幕馆和动感体验馆两部分,与相邻海上明珠塔便于联动游览。</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东侧的二层玻璃栈道平台上,可欣赏厦门市东部城市景观。公园所在地就是狐里山主峰,而公园是全球首个城市中心区气象主题公园,公园以气象科普为核心,结合自然景观与科技互动。</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进入明珠塔乘坐垂直电梯,先上到18楼参观海丝气象故事馆,然后再上19楼的360度观景台。沿着观景台移步,可俯瞰厦门全景,市区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看到的西海域方向的视野尤为开阔,城市建筑与港口设施尽收眼底。利用观景台配置的望远镜,可以远眺厦门的壮丽景色,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移步转换角度,看到海沧大桥横跨西海域,这是厦门标志性跨海通道。这座跨海悬索桥,西起海沧区石塘立交,东至湖里区仙岳路,是厦门“两环八射”快速路网外环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由于公园与大桥距离只有约1.3公里,清晰可见海沧大桥白色门式索塔及流畅桥身轮廓。该桥连接厦门岛和海沧半岛,大桥的建成,有效缓解厦门岛交通压力并推动区域经济联动。</p> <p class="ql-block"> 位于思明区的筼筜湖,是城市内海景观,原为天然海湾,70年代围海造田而形成。湖体通过水闸与西海域相连,是厦门岛内重要的生态景观湖,其湖面与市区建筑交相辉映,是观景台标志性俯瞰目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而西南部的筼筜湖畔有白鹭洲公园,园区绿意与湖光水色尽收眠底。公园地处厦门市中心,是全开放广场公园,以生态景观与人文设施结合著称,是厦门市民和游客常去的“城市客厅”。</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在与筼筜湖畔及白鹭洲公园相邻的建筑群,是厦门人民会堂及迎宾(接待)馆,地处筼筜湖北岸。它是厦门市十佳建筑之一,地上五层结构,建筑外观呈大鹏展翅造型,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十分优美。</p> <p class="ql-block"> 再从西南面看,可远眺世茂双子塔楼。眼前这片密集的现代化高层大厦被誉为“城在海上、海中城中”的核心景观。而筼筜湖就像一条明如玻璃的轻飘带,几乎横贯了整个厦门。</p> <p class="ql-block"> 图中建筑是厦门岛最豪华住宅大楼,主打199~575平方米,单价接近14万元/平米。其设计包含环幕太平层、家庭影院、专属车位等顶奢配置,是当前厦门高端住宅的代表项目。</p> <p class="ql-block"> 海上明珠塔本身是厦门市气象局的气象观测站所在地,看到狐狸山下设有辅助气象监测设备的高耸铁塔,用于大气数据采集和气象雷达配套,与气象塔功能互补。</p> <p class="ql-block"> 狐里山坡下有城区的高架、和熙楼住宅区,有座4层螺旋坡道(长达777米)连接东渡路与狐尾山气象公园平台。其设计融合了四重结构:螺圈引桥、虹桥、电梯塔和梁桥,形成独特的空中步道系统。</p> <p class="ql-block"> 来厦门去鼓浪屿是必游风景区,我们来到湖里区位于东港路的厦门东渡客运码头,这里是厦门岛前往鼓浪屿的核心交通枢纽。走进候船大堂,空间采用全景落地窗设计,视野通透大方。</p> <p class="ql-block"> 在候船厅西边有幅弧形玻璃宣传墙,其宣传主题是“百年鼓浪屿”。宣传墙以玻璃幕墙为载体,将鼓浪屿之波的五线谱曲谱与鼓浪屿历史影像结合,游客在候船时可驻足欣赏,形成“一进候船厅,就得到鼓浪屿”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作为“人文鼓浪屿”主题空间的一部分,宣传墙与同期布置的“百年鼓浪屿”大型图片展联动,通过历史照片、建筑风貌等元素,系统展示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百年变迁。</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团队所购班船时间已到,大家排队通过验票闸口后就可上船。东渡客运码头往鼓浪屿的渡轮是与三丘田码头对接,回程有一对对应客运码头。</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沿着电梯通道往渡轮走去,码头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环境。东渡客运码头现称厦门邮轮中心厦鼓码头,是厦门岛内前往鼓浪屿的主要登船点,兼具国际邮轮母港功能。</p> <p class="ql-block"> 渡轮徐徐离开码头区,驶入鹭江(厦门岛与鼓浪屿之间的关键水域)海域,也有称之为厦门海峡。</p> <p class="ql-block"> 轮船往南偏东方向航行,两地间海域平均宽度约600米,最窄处仅300米,水深平均10米。该海域是厦门重要的航运枢纽,这里有咸淡水交汇,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渡轮上,可眺望四周的城市风光及自然景观。往西看,海沧大桥如彩虹跨越海湾两端,天空恰好有一客机飞越在海峡上空,展现厦门的繁荣与城市发展。</p> <p class="ql-block"> 近观厦门西南部城区现代化的建筑群,属于核心商务区。厦门国际中心是厦门第一高楼,建筑高度达339米,地上61层。与之相邻(弧形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是新厦门海关大楼。</p> <p class="ql-block"> 变换拍摄角度,看到鹭江和平码头岸边停泊海警船。鹭江道区域自古为海防要地,明代时期曾承担福建沿海防务。如今海警船停泊港与监管、应急部门协同使用,强化联合执法。</p> <p class="ql-block"> 海警码头后的高层是厦门海滨大厦,该大厦位于鹭江道核心区,是集商业、办公、观光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外立面由玻璃幕墙与金属线条构成,形成挺拔的轮廓。</p> <p class="ql-block"> 渡轮已驶过海峡中线,厦门岛现代建筑群尽收眼底,形成厦门城市沿海现代化的天际线。这些高层大厦涵盖商业、办公、文化、住宅等多种业态,展现了厦门从传统到现代的建筑演变。</p> <p class="ql-block"> 鹭江沿岸现代化建筑群以“海在城中、城在海上”的独特布局著称,融合了现代都市繁华与自然海滨的和谐之美。多幢标志性建筑共同构成现代感十足的天际线,展现城市的发展脉络。</p> <p class="ql-block"> 途中看见水道上有座高耸的白色灯塔,是鹭江夜游的显著地标。其白色塔身与蔚蓝海景相映,兼具实用功能与景观价值,历史上曾为进出厦门岛的船舶提供关键导航。</p> <p class="ql-block"> 渡轮航行了近20分钟,接近码头区域了。厦门海峡呈东南、西北进出,每天都有各种船只东西或南北方向穿梭往来,在这个区域内分布有厦门港、厦门邮轮中心及其它大小码头。</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达鼓浪屿(岛)的三丘田码头靠岸了,码头位于鼓浪屿东北侧,是鼓浪屿重要交通枢纽,为游客专属通道。上船后,我们踏入鼓浪屿,映入眼帘是各类低矮建筑,这个区域是现代化设施与历史遗迹的融合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导游带领下,沿着环岛路来到网红景点一“最美转角处”,这里是鼓浪屿的核心打卡区域。这栋三层红色砖楼与木质站牌形成的45度夹角,是因电影《第一次》等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而成为网红景点。</p> <p class="ql-block"> 环岛路沿海岸修建,鹭江两岸风景徐徐展开。海滩、礁石、海峡、岛屿、花园、别墅、高楼…形成美丽的立体海滨城市风景画廊。</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一个简易码头前,看到一些普通货船靠着码头御货,好像都是一些普通日用品。鼓浪屿只有1.88平方公里,根本(也不许)没有加工厂(场),岛上每天所需的食品、用品基本上都是由厦门岛海运过来。</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进入覆鼎岩海滨的皓月园景区。只见海滩上散落大量礁石群,海水雕琢的岩壁与绿苔构成独特的景观。退潮时可在礁石间踏浪,涨潮时形成天然泳池。</p> <p class="ql-block"> 在远处岩石上,有座郑成功雕像,旨在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据介绍,该雕像高15.7米,重1400多吨,由625块白花岗岩雕凿嵌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此,拉近镜头再远眺双子塔的雄姿。有说法它们形态是“双刃剑”,刃口指向台湾岛,设计者真有创意。在厦门湾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双子塔身影,不同方向(角度)有不同景致。</p> <p class="ql-block"> 沿环岛路一路走来,道路两侧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在皓月园景区内有座栩栩如生的八爪鱼雕塑,该雕塑以海洋生物为灵感,与环岛路的海洋主题相呼应,体现厦门的海洋文化。</p> <p class="ql-block"> 从环岛路右转入鹿礁路继续游览,首先看到“林氏府”。它由五幢建筑组成,包括英式大楼、西班牙式小楼和巴洛克式八角楼,现为鼓浪屿十大历史风貌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英式大楼外墙镶嵌一块英文林姓牌子,下方标志1895。那是业主林维源于1895年购入原英国船长别墅,现为林氏府核心建筑。</p> <p class="ql-block"> 从此进入万国风格建筑区(又称万国博物馆),鼓浪屿曾是一个“万国殖民地”,有14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割据地盘。如今这里成为鼓浪屿风景区的核心景观,以其多元文化融合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这座园孔门楼上标注是“许家园”,它是鼓浪屿著名的历史建筑,由菲律宾华侨许椿生于30年代建造。该建筑风格为红白相接的廊柱、山花和门楼,采取中西合璧设计,整体体量庞大。</p> <p class="ql-block"> 拐入福建路,看到一幢门楼庞大的别墅,它建于1921年,由菲律宾华侨黄秀烺所建。202年被厦门市政府列为重点历史风貌建筑,是岛上唯一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别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走到正门观看,恰好遇上工作人员下班关门时间。映入眼帘这座别墅非常气派且有个性,被形容“是宫非宫胜过宫,亦殿非殿赛过殿;不中不洋不寻常,中西结合更耐看”,这在鼓浪屿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 这座标注为“中国唱片博物馆”,其建筑风格融合了西班牙巴洛克、南洋及中国传统园林元素。正面采用四根塔斯干式巨柱,支撑半圆形柱廊,被评价为中西合璧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在区内穿梭,各种中西特色的建筑令人目不暇接,且无一雷同。来到协和礼拜堂前,这是鼓浪屿最早的基督教礼拜堂,由美国和英国教会联合创建于1863年。正面有四根罗马柱支撑,采用西方新古典主义风格,这里曾经是林语堂等名人举办婚礼的场所而网红。</p> <p class="ql-block"> 位于礼拜堂南面是鼓浪屿天主堂,建于1917年,是厦门仅存的哥特式教堂。其建筑风格以垂直的尖拱窗和白色立面为特色,与协和礼拜堂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成为鼓浪屿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与协和礼拜堂相对的是日本领事馆,始建于1898年,是日本在厦门设立的外交机构。高耸密封的外墙使得游人看不到多少,其建筑融合英式与日式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与建筑价值。</p> <p class="ql-block"> 外墙面镶有政府频发的文物牌,显示日本领事馆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楼为英式维多利亚亚风格,清水红砖外墙,连续拱券外廊,屋顶融合闽南陶瓶装饰。</p> <p class="ql-block"> 此时已近黄昏时,我们将去食街吃晚饭,走下街口地段属于商业区。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依然琳琅满目,我们没时间去逐一考究。在岛不到半天时间,属于走马观花,看到的鼓浪屿只有很少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转过另一条东西走向的龙头路,往西忽然看到日光岩。它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海拔92.7米,是岛屿最高点。站在“百米高台”的顶部,可俯瞰厦门湾全景,岩壁有80余处题刻,构成露天书法博物馆,是鼓浪屿的核心地标。</p> <p class="ql-block"> 走到龙头路十字路口街区,看到这幢标注“鼓浪屿列宾美术馆”大楼,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南洋风情与近代设计元素,如圆拱回廊、西式柱式、拱窗等,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这片街区依然是历史建筑群聚集地,与刚才的万国建筑群有异曲同工风格。这幢标注“三友假日”建筑具有南洋风格,色彩明快,立面装饰精美,拱形门窗配雕花元素,整体造型典雅。</p> <p class="ql-block"> 这幢标注为“鼓浪屿侨联”建筑位于龙头路上,由华侨于1992年捐赠。原为侨联办公楼,2013年被改造为展馆,通过图文、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展示华侨历史、建筑、贡献及精神。</p> <p class="ql-block"> 从龙头路回到鹿礁路北段,显得陕窄,几棵高耸槟榔树衬托出孤冷的氛围。两侧的房子体量较少,分布着传统民居和商业店铺,依然属于鼓浪屿老街区。</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了,走进鼓浪屿食街寻找喜爱的美食店铺。鼓浪屿的餐饮美食主要集中龙头路及相连的街巷,而鼓浪屿的特色美食众多,街头各种店铺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看到都嘴馋。主要有鱼丸、麻糍、馅饼、肠粉、海蛎煎等。</p> <p class="ql-block"> 饭后将返回厦门岛入住,走回环岛路西行,将再次乘坐渡轮到厦门市区。夜晚的厦门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比白天看到的美番了。从岸边眺望鹭江北岸,以LED动态照明技术构建光影体系,形成沿岸多处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 拍摄到远处的天空与山、城与海的渐变过渡,呈现出山海与城“光影交错”的立体感。鹭江沿岸高层建筑绚丽夺目,与海面倒影形成“如似仙境”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渡轮驶向江心,回头南望鼓浪屿的万国建筑群在夜色中更显错落有致,红瓦屋顶与霓虹灯灯交织出复古与现代交融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童话般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再往西海岸看,位于海沧区多幢高层建筑群运用七彩媒体立面动画,形成光影瀑布特色灯光秀。这组灯光秀与海沧湾自然景观结合,覆盖海面和夜空,形成“流动的城市岛屿”效果。</p> <p class="ql-block"> 厦门岛上最引人注目的夜景是双子塔魔幻的灯光,其大厦外墙七彩斑斓的灯光,由上至下逐层变换颜色(主体是红、白、蓝三色)。塔尖直指夜空,倒影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光影交响。</p> <p class="ql-block"> 双子塔塔身会呈现动态光影秀,图案包括海豚、花卉、帆船等,并伴有“我爱厦门”等文字展示。灯光每30秒变换一次,与城市灯光、海面倒影交织形成梦幻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双子塔外形灵感源自帆船,300米高的塔楼在夜色中如巨轮扬帆,或似利剑刺破夜空,象征厦门海滨城市的拼搏精神,与沿岸的绚丽的高楼大厦组成美丽的夜空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 沿岸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倒映在江面,勾勒出城市的摩登轮廓,而现代建筑群的光影倒影在鹭江水面,展现都市繁华。行驶途中可见海浪与灯光交织的动态美景,与穿梭的各种游艇形成动感地带。</p> <p class="ql-block"> 鹭江水面被灯光装点成“银河航道”,流光溢彩,给游客带来一场视角盛宴。鹭江夜景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成为厦门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璀璨的灯光倒影在鹭江水域,凸现厦门“城在海上”的独特景观。夜色中的鹭江,既是现代厦门的璀璨名片,也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光影长廊。</p> <p class="ql-block"> 在厦门岛码头上岸后,我们沿鹭江道行走,将乘坐接送的巴士去酒店。这条双向沿海岸线延伸的六车道,临江边一侧改造为公园或观景长廊,被誉为“厦门外滩”。这组海浪雕塑,体现厦门海上城市特征。</p> <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比较晚了,顾不上多观看酒店环境直上入住楼层。在房间走廊东端看到一座圆形顶的粉红色建筑物,庞大的园弧面布满一列彩灯,很有特色。第二天才知道这是马戏表演剧场,与酒店毗邻。</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我才有机会走到酒店前观光。我们昨晚入住的酒店名为“灵玲大酒店”,位于集美区杏林杏锦路,紧邻灵玲国际马戏城,酒店是福建省首家五星级马戏主题及会展酒店。</p> <p class="ql-block"> 酒店隶属灵玲文旅集团,14层高。这个酒店的主题特色是融合非洲、东南亚及马戏元素,与灵玲国际马戏城联动,可体验马戏表演、动物王国互动等。</p> <p class="ql-block"> 昨晚在楼上通道看到的色彩斑斓园顶马戏大剧院,今天可看的清清楚楚。据介绍,该剧院可容纳10000名观众,每日上演《花木兰》等主题马戏秀,包含高空绸吊、俄罗斯大跳板、生死魔轮等国际级表演。</p> <p class="ql-block"> 从酒店高层往后面看,有个名为九天湖,属于杏林湾水域的内湖。这个地区属于集美新城核心区,湖区南北分别是高层住宅区和灵玲旅游度假区(简称马戏城)。</p> <p class="ql-block"> 俯瞰马戏城区域,绿意盎然。马戏城占地面积达92290平方米,主要由马戏大剧院、灵玲动物王国、灵玲大酒店、台湾创业园、研学旅行营地中心及亲子教育产业园等。</p> <p class="ql-block"> 往酒店前面看,杏林杏锦路就在酒店前穿过,它是集美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居住区。目之所及的城区仍待开发建设,杏锦路成为集美新城“连片成势”的发展关键节点。</p> <p class="ql-block"> 走到灵玲大酒店左侧,这里是动物王国景区的正门,是园区的主要入口之一。此刻尚未到开园时间,入口区显得冷清。大门设计融合了动物的主题元素,特别是顶部的大型长颈鹿、大象雕塑,吸引游人打卡。</p> <p class="ql-block"> 再绕到九天湖畔观光,湖区水体清澈,湖面倒影蓝天白云,临岸区植物丛生,呈现出良好的生态景象。九天湖承担调汛排洪功能,同时也是集美新城重要的景观水体。</p> <p class="ql-block"> 湖畔种植芦苇形成白鹭栖息地,水面倒映蓝天与植被形成湖蓝与豆蔻绿的视觉交融。经过近年来的综合治理,九天湖成为集美“城市绿芯”。周边有灵玲国际马戏城、中航城居住区等,形成休闲娱乐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湖岸的栈路上,美丽的湖区充满画境。当地政府修建了环湖栈道、观景平台,成为居民散步、骑行、休闲、锻炼身体的热门场所,也是集美新区重要的休闲景观带。</p> <p class="ql-block"> 两天来的行程,我们基本跨越了厦门市城区地域,从西边的海沧大桥进入,先后到达厦门岛南部厦门大学、西南的鼓浪屿,西北部的集美新区以及厦门岛内的湖里区和思明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