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最近发生在相隔千里的两所大学里的暖心事件。</p><p class="ql-block"> 地处江城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在今年迎接新生入学时,提前将校内东体育场内的多个场馆改作临时休息的场所,并采购了床垫、被子、枕头及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给送孩子来学校报到的家长提供免费住宿。</p><p class="ql-block"> 据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他们之所以为新生家长提供免费住宿服务,一方面是考虑到比较困难的学生家庭情况,不想让他们为住宿而烦恼,毕竟在迎新季,在外面住一晚上至少得几佰块钱支出,而且还不一定能订得到酒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那些订不到酒店的家长提供一点方便。</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家长们在学校住得舒心,他们提前将床垫和被子进行了晾晒清洁,在家长入住前将床垫在休息区全部铺好,床上用品全部摆放到位,家长只要登记一下后就可拎包入住。每个休息区男女分开,有空调,有卫生间,有热水洗淋浴,有矿泉水,洗发水,沐浴露,一次性毛巾,供家长免费使用。考虑到场馆里睡觉的人比较多,可能有人睡觉时打鼾,她们还专门准备了降噪耳塞,供家长们免费使用。场馆内的乒乓球桌、羽毛球馆等运动设施也向家长免费开放。每个休息区还安排有学生志愿者值班,随时响应家长的需求。开学第一天就有200多位新生家长顺利入住。家长离开时,也可以将使用过的被子和枕头带走。据了解,这项服务该校已持续做了好多年。</p><p class="ql-block">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新生开学期间,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华中农业大学还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给新生家长提供免费的住宿服务,且一做就是好多年,也从不在媒体上做任何宣传。这说明,他们的暖心之举并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想借此来博取眼球,收获外界对该校更多的关注。该校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他们靠自己的本职就已经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根本不需要借此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他们依然在做好本职的同时,把这种看似与教学本职无关的工作也用心地做好,这是该校办学理念认识上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怀。因为,情怀是精神是灵魂是责任是担当是付出,而且它还是有色彩有温度的,是可以转化成巨大能量的。一个拥有高尚情怀的人,他掌握的知识会因为他的情怀而变为有温度的力量。如果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有知识没有情怀,这样的人才肯定不能算得上是一件合格的产品,如果是次品或残品的话,他拥有的知识还可能成为伤害他人的武器。最近,被我外交部宣布进行制裁的石某某,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个人情怀的培育,不是靠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简单的说教就可以完成的,身教的感化往往更胜于枯燥的言传。华中农大的暖心之举是给新生们上的一堂鲜活而生动的情怀教育课,这比在教室里给学生讲十堂理论课都更有效果更有意义。在这样的学校里接受教育,有谁不会心怀感恩呢?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新生家长就感慨地说:“华农的人文关怀真的太棒了!”注重学生的情怀教育,是让学生的人生不迷失方向,让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更有价值。最近,在福耀科技大学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上,该校校长王树国就以“如何做人”为题,寄语青年学生要做有情怀的人。他说,情怀就是责任,责任是担当是使命是重托。他勉励大家一定要关心社会,关心未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用汗水用奉献书写下无悔的人生。作为一所新创办的民办大学,福耀科技大学以“敬天爱人,止于至善”为校训,简单的八个字里,蕴含的却是满满的情怀。我坚信,在这样的校训理念指引下,该校将来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是既有知识又有情怀,不负时代,不辱使命的栋梁之才。</p> <p class="ql-block"> 在另一座美丽的城市杭州。9月3日的晚上,浙江工业大学在校内举行2025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典礼开始后,突然下起了暴雨。正在台上演讲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高翔的衣服一下子全淋湿了,衬衫湿透后贴在他的身上,发梢不断滴落着水珠。高校长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砸场”行为惊慌失措,依然镇定自若地继续他的演讲。有老师递给他雨衣,被他拒绝。后来,台下的两名男生自发地冲上讲台,两人配合着给校长撑起了雨伞。比较滑稽的是,这两位男生不知是缺少生活经验,还是因为心里太紧张,他们竟然忘了他们是穿有雨衣的,两人依然把雨伞的大部分空间留给了自己,而将两把雨伞之间的空隙留给了校长。结果,雨水正好顺着两把雨伞之间的空隙哗哗地流在高校长身上。</p><p class="ql-block"> 这场开学典礼上的意外插曲马上登上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两名男生给高校长撑伞的场面被网友戏称“这是寓意‘双一流’”另有网友说“精心策划的典礼千篇一律,淋湿的白衬衫万里挑一”。还有网友调侃撑伞的男生“不如不撑”、“缺乏生活技能”。也有人说,看到两名学生小心翼翼地尊重,用即时行动表达关切,这种“未经排练的真实反应,笨拙又真诚。”而更多的人则是被高院士坚持在雨中演讲的反应所打动,认为“教育工作者以身立教的传统,从来与形式完美无关”。</p><p class="ql-block"> 典礼期间突降暴雨,这是事前没有料想到的。面对突发情况,高校长不仅没有惊慌,没有逃离,而是镇定自若,勇于面对和克服(他十几分钟的演讲结束后,整个开学典礼宣告结束),这是高校长给该校2025级全体新生上的最生动的第一课,是一堂没有教案没有排演的人生教育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高校长是院士是著名的科学家,他的人生成就经历应该是最有资格拿出来教化学生的,但他没有拿出来炫,而是用现实的行动向学生们诠释了一种态度一种精神:面对困难,不能逃避,要勇于面对,战胜困难。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是从事学习和科研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了这种态度这种精神,在人生的旅途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被克服被战胜呢?据了解,在高校长十几分钟的演讲过程中,台下身着雨衣的学生和老师们,没有一个人因为大雨而离开。这说明,大家从高校长的身体力行中已经领悟到了这个道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浙江工大2025级本科新生的开学典礼变成了一场特别的典礼,这场特别的开学典礼也成就了一场生动的人生教育课。这也说明,教育并不只是在课堂上,它是无处不在的。</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完美,所谓绝对的完美其实就是不完美。两个自发上台给高校长撑雨伞的小男生,他们的面容明显青涩,但他们站在雨中撑伞时的神情却是那么自信和镇定,这说明他们绝对是有担当的,也是敢于担当的。虽然他们撑伞的效果并不完美,网上也有不少人因此对他们不乏微词,我认为,他们俩不完美的行动正好完美诠释了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最纯真的美,这种美才是真正能够沉淀为集体记忆的闪耀着人性微光的真实瞬间的完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