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中的宿愿终于释怀,赶在国庆节前,来到了敦煌莫高窟,欣赏近二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站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阳光洒在莫高窟的崖壁上,映照出斑驳的光影,那些沉睡千年的石窟,正静静等待着我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排着队,等待进入第一洞窟参观。队伍缓缓向前移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有人低声交谈,有人频频回望,还有人掏出相机,试图将这一刻定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兴奋的氛围,仿佛我们即将踏入的不是一个洞窟,而是一段尘封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洞窟中,那尊大佛静静地伫立在正中央,据介绍身高约26米,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佛像之一。大佛那庄严的面容、慈悲的眼神,早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站在佛像前,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敬畏,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络绎不绝的游客们登上二楼,前往第三和第四个洞窟。楼梯不宽,人群缓缓而上,脚步声与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阳光温柔地洒在石阶上,为这段攀登增添了几分温暖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洞窟内,一尊睡佛静静地躺着,神态安详,仿佛只是暂时入眠。她的面容柔和,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让人不禁驻足凝望。睡佛象征着涅槃,也象征着一种终极的平静,站在她面前,我仿佛也卸下了心中的重担。</p> <p class="ql-block"> 第四个洞窟内,一尊菩萨像端坐其中,姿态优雅,神情慈悲。菩萨的衣饰繁复而精致,线条流畅,仿佛风一吹就会轻轻飘动。我站在菩萨像前,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仿佛她正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千年的智慧与慈悲。</p> <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瑰宝,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从4世纪到14世纪,无数僧人、画师、工匠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里的壁画和雕塑,不仅记录了佛教的传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那些飞天、乐舞、供养人,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观看了“敦和万象”小视频,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莫高窟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视频中,那些原本静止的壁画仿佛活了过来,飞天起舞,乐声悠扬,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盛世。</p> <p class="ql-block"> “净土梵音”四个字,悬挂在美术馆的一块牌匾上,金色的字体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它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敦煌壁画中描绘的理想天国与极乐净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对“美”的极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 美术馆内的壁画长廊,让我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壁画色彩鲜艳,构图精美,每一幅都讲述着一个独特的故事。我一边走一边看,仿佛能听见画中人物的低语,感受到他们的情感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 站在崖下仰望那些错落有致的石洞窟,我无法想象在4世纪那个没有现代工具的年代,古人是如何在如此陡峭的山崖上凿出这些奇迹的。1.5公里长的崖壁上,密密麻麻排列着洞窟,它们像是一颗颗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美篇作文:黑白乐</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