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法国南部游游记 D14天:2025.6.22 星期天。</p><p class="ql-block"> 早上醒来看到辛导昨晚在群里发的群公告。温馨提示:🌤️明日天气:晴,20-30摄氏度。</p><p class="ql-block">1)请各位注意增减衣物,注意防晒。</p><p class="ql-block">2)明日退房时请诸位仔细检查所有物品不要遗落,护照务必须随身携带。</p><p class="ql-block">明日集合时间:8:25</p><p class="ql-block">集合地点:大堂(酒店的大堂在0层)</p><p class="ql-block">明日行程参考~巴黎半日游:</p><p class="ql-block">07:00酒店早餐</p><p class="ql-block">出发时间:8:30 前往圣心大教堂(入内)注:因为今天活动内容太多,这项活动已提前到昨日完成。</p><p class="ql-block">10:30 前往巴尔比宗宫</p><p class="ql-block">11:30 午餐</p><p class="ql-block">12:30 巴比松画家博物馆(入内)</p><p class="ql-block">13:30 枫丹白露宫(入内),是法国历代国王的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15:00 前往巴黎戴高乐机场T1航站楼</p><p class="ql-block">于6 月 22 日 20:20乘坐 CA934 航班由巴黎飞往北京,将于2025.6.23北京时间12:25+1抵达北京。</p><p class="ql-block"> 酒店早餐用餐时间7:00开始,我们7:02来到餐厅。</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8:30出发。</p><p class="ql-block"> 原定今日第一站参观圣心大教堂,因今日活动内容多,我们还要登机回国,辛导很明智地把今天参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心大教堂的活动提前到昨天完成了,所以今天第一站我们乘车前往参观</span>枫丹白露,沿途随拍。</p> <p class="ql-block">9:20前往枫丹白露南门沿途随拍。</p> <p class="ql-block">9:22前往枫丹白露沿途随拍。</p> <p class="ql-block">9:24我们即将到达枫丹白露。</p> <p class="ql-block">9:26我们下车来到并走进枫丹白露宫。</p><p class="ql-block">枫丹白露宫是从公元111年开始到19世纪法国皇家的狩猎行宫。</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枫丹白露宫,一部分旅友们就开启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 我也开启拍的模式,这是我镜头下的枫丹白露宫外观和广场。</p> <p class="ql-block">旅友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快乐地</span>在枫丹白露宫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也打卡。</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枫丹白露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40进入</span>枫丹白露宫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部分旅友去“唱歌”,方便后在这</span>个口中吐水的雕像处洗手。</p> <p class="ql-block"> 9:47我们排队等候进入枫丹白露宫前辛导告诉我们:1814年3月,拿破仑因反法同盟攻占巴黎而退位,根据《枫丹白露条约》,他被流放至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保留皇帝头衔并统治该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所在的枫丹白露广场是拿破仑当年被流放前发表最后演说的地方,所以这里是枫丹白露宫重点拍摄地。</span></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在这个白马广场发表演说: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是你们的国王,但你们要记住一句话“你们要永远忠于法兰西帝国”说完后就上了马车被送去流放。</p> <p class="ql-block">9:48辛导继续告诉我们:枫丹白露宫在公元111年时只是法国贵族的很小的狩猎场,因为距离巴黎很近,酷爱狩猎的贵族们经常到此狩猎,他们把这定为法国皇家的狩猎行宫,直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19世纪才形成一定规模。</span></p> <p class="ql-block">9:49我们走进枫丹白露宫,参观的人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3)</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4)</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5)</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6)</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7)</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8)</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9)</p> <p class="ql-block">9:59来到拿破仑三世画像前。</p><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0)</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1)</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2)</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3)</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4)</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10:21来到美第奇家族最美丽的凯瑟琳(画像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凯瑟琳</span>全名为卡泰丽娜·玛丽亚·罗穆拉·迪·洛伦佐·德·美第奇(意大利语:Caterina Maria Romula di Lorenzo de' Medici),是意大利女贵族,1547年至1559年期间的法国王后。凯瑟琳是洛伦佐二世·德·美第奇和马德莱娜·德·拉图尔·德韦涅的女儿,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妻子。作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二世、夏尔九世和亨利三世的母亲,她对法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1560年到1563年期间,她以儿子法国国王夏尔九世的名义统治着法国。</p><p class="ql-block"> 关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凯瑟琳</span>轶事典故:凯瑟琳无意中给时尚带来了广泛影响。16世纪50年代,她推行在宫廷活动中排斥粗腰。和伊丽莎白的要求是一样的,此后的350年,妇女的主要方法是束腹,它由花边和鲸须或金属骨架构成。通过使用它妇女的正常腰围能被强迫收缩到38~43厘米甚至更细。许多女人就这么饿死了.虽然她自己有40厘米。她的儿媳(据说也是她的表妹,她俩的妈妈分别是法国的两个公主,不过此说法有待进一步探讨)玛丽·斯图尔特腰围是37厘米。(资料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6)</p><p class="ql-block">10:26来到皇后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7)</p><p class="ql-block">10:27参观皇后的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8)</p><p class="ql-block">10:28皇后的睡床。</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19)</p><p class="ql-block">皇后的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0)</p><p class="ql-block">10:30来到最漂亮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1)</p><p class="ql-block">辛导介绍长廊的壁雕画。</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2)</p><p class="ql-block">10:32这些画都是直接画在墙上的。</p> <p class="ql-block"> 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3)</p><p class="ql-block"> 10:33这个长廊最初为连接教皇的办公室、居所和圣三一教堂的长廊,方便教皇来回行走;后拿破仑将其改为餐厅。</p> <p class="ql-block"> 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4)</p><p class="ql-block"> 10:34大鼻子皇帝弗朗索瓦一世(法语:François I)<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雕像</span>,他是瓦卢瓦王朝的第9任国王,以标志性的大鼻子特征和骑士精神闻名,统治时期(1515—1547年)。</p><p class="ql-block"> 个人魅力:他以优雅气质、华丽着装和多情闻名,虽外貌争议(大鼻子),但个人魅力提升其民间声望 。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个人魅力在于他</span>的统治使法国从封建王国向中央集权君主制转型,其文化政策奠定了法国在欧洲的软实力基础 ,使法国文化达到鼎盛 。</p><p class="ql-block"> 他庇护文艺:被视作“开明君主”,推动法国文艺复兴,达·芬奇等艺术家受其资助 。</p><p class="ql-block"> 他还被称为“骑士国王”(le Roi-Chevalier),以骑术和贵族风范著称 。</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5)</p><p class="ql-block">10:38来到皇家舞厅,在这里跳舞必须是权利最大的人(皇帝)才有资格邀请他的舞伴跳第一支曲舞。</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6)</p><p class="ql-block">这是宴会厅、舞厅。</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7)</p><p class="ql-block">10:43这是谁?叫什么名字不确定。</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8)</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这个提着一只狐狸的雕像前。</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29)</p><p class="ql-block">10:44辛导告诉我们这个微型雕像中狐狸和狗🦮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30)</p><p class="ql-block">10:48来到图书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31)</p><p class="ql-block">10:51来到拿破仑宝座。</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32)</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33)</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34)</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随拍。(35)</p> <p class="ql-block"> 游览枫丹白露内宫最后的随拍。(36)</p><p class="ql-block"> 我们逐级走下旋转楼梯,走出枫丹白露内宫,结束枫丹白露内宫的游观。</p> <p class="ql-block"> 走出枫丹白露内宫前来到必经之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枫丹白露宫纪念品售卖处,</span>这是欧洲各展区惯用的方式,每到一个景点,离开前一定让游人经过购买纪念品商店让游客<span style="font-size:18px;">购买纪念品,</span>随拍。(37)</p> <p class="ql-block">走出枫丹白露内宫前我们集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游览枫丹白露宫广场随拍。(1)</p> <p class="ql-block">随拍。(2)</p> <p class="ql-block">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规中矩地</span>以枫丹白露宫为背景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随后来到枫丹白露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11:05随拍枫丹白露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枫丹白露后花园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祥和宁静美丽的画面~湖边栖息着许多禽类,我眼神不好,分辨不出到底是鸭还是雁?</p> <p class="ql-block"> 11:08拍到一只一点都不怕人的🐦,它有一双大而别致的脚~我管他叫鸟大脚!</p> <p class="ql-block">11:11我在枫丹白露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旅友们打卡</span>枫丹白宫。</p> <p class="ql-block">11:30<span style="font-size:18px;">辛导告诉我们枫丹白露的金门</span>是拿破仑建的,如今只剩两只老鹰🦅是真迹了。从此门出去我们就结束了枫丹白露宫的游观。</p> <p class="ql-block">11:31结束枫丹白露的游观我们前往午餐,沿途随拍。(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34前往午餐厅沿途随拍。(2)</p> <p class="ql-block">11:35前往午餐厅途经<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酒店,二战时期是</span>德军指挥总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36二战时期德军指挥总部就在我们面对大转伞的左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37<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span>前往午餐厅沿途随拍。(3)</p> <p class="ql-block">11:39前往午餐厅沿途随拍。(4)</p> <p class="ql-block">11:41我们来到枫丹白露午餐厅。</p> <p class="ql-block">11:58菜上齐了,今日午餐继续吃中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2:50午餐后前往法国巴黎南郊的艺术小镇巴比松镇游览。</p><p class="ql-block"> 我们快到巴比松小镇前路边的小屋。</p> <p class="ql-block"> 巴比松<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镇</span>是巴黎南郊约50公里处的一个村落,位于比埃尔平原与枫丹白露森林交界处,属塞纳-马恩省。该地引以为傲的是19世纪在此诞生了巴比松画派而闻名于世,现今因此成为兼具历史底蕴与艺术氛围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1850年以前,巴比松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没有教堂、邮局、学校等,客栈也仅只有两家,因为这里绝美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吸引了很多知名的画家,先是卢梭从巴黎迁居到了这里,紧接着柯罗、米勒等大批画家都来到这里,这也导致小镇上仅有的两个客栈住的都是画家,他们来这里写生,在当时的人看来,巴比松就是一个“画家村”,我们现在了解的“巴比松画派”就是从这里诞生的。</p><p class="ql-block"> 巴比松紧挨着枫丹白露宫,100多年前,画家塞温曾经这样描述巴比松:“它就在枫丹白露森林里。这实在是块好地儿,当我们在高高的橡树下面,抽着烟斗,使用大量的矿物颜色画画时,你将看到它是怎样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巴比松小镇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这里诞生了一个巴比松画派,这个画派活跃于19世纪30-40年代,主张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国农村风景,其中的代表画家有科罗、卢梭、米勒等人,不过在绘画界有传言,科罗只是和巴比松画派有联系而已,并非是巴比松画派的正式成员。</p><p class="ql-block"> 如今巴比松小镇依然是一个闻名世界的艺术小镇,我们在这里能找到当年画家的生活痕迹,比如那条不足200米的老街,当然,有的地方已经改变了,比如当年画家们居住的GANNE客栈已经变成了市政博物馆,我们今日会参观这个市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当年来这里的年轻画家,很多因为没有钱付房费,然后就在客栈的各个角落绘画来抵房费,而这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年年轻的画家写生的</span>画就一直留在了客栈,现在成为博物馆的藏品。这其中有的画家成名了,他们的画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巴比松小镇的很多房间都已经改成了画廊,里面都是当下流行的各种风格流派,因为这里的很多房间都曾经住过画家,对于那些现在已经出名的画家住过的房屋,管理者会在房间外面立一个碑,上面写着画家的名字,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米勒的房间了。</p><p class="ql-block"> 米勒在1849年的时候带着妻儿来到这里,并且在这里定居,过着农夫的生活,巴比松是米勒艺术进入成熟阶段的地方,在这里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边辛勤劳作,一边作画,农民生活成了他创作的主要题材。如果你了解米勒,你会发现米勒的作品有很多都是描述田园生活的,比如《播种者》《拾穗》《晚钟》等,这种画风在当时的社会很是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 12:53我们来到巴比松(Barbizon)小镇。</p><p class="ql-block"> 巴比松,紧挨着枫丹白露森林,1850年前后,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村,没有教堂、邮局、学校,但它仅有的两家客店却住满来这里写生的画家,这里迷人的风景和纯朴的民风吸引了他们。先是卢梭从巴黎迁居于此,接着柯罗、米勒等大批画家也到这里居住,几乎成为一条“画家村”了,画史上被称为“巴比松画派”便由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 小镇是巴比松画派起源地, 街道上保留19世纪历史建筑,画廊林立,露天博物馆随处可见画作元素。</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还可以骑行游览田园风光,感受枫丹白露森林的灵感源泉,但我们是老年团队集体活动,只能放弃这项活动。 </p><p class="ql-block"> 关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比松</span>画派:19世纪30至40年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诗人风景画家柯罗(J.B.C.Corot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学风景画家卢梭(The'odore ousseau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农民画家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span>等聚居于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们主张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国农村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注:<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界的另一种说法是柯罗其实是与巴比松画派有联系,但并不是其真正成员。</span></p><p class="ql-block"> 巴比松画派不仅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反对学院派画家在室内画风景画,主张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对景写生,然后以写生稿为基础,进行风景画创作。</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创作经验,特别是对景写生,以求获得真实新鲜的感受和使画面色调响亮起来的艺术主张和实践,给欧美风景画家(包括印象主义画家)以重要启示。</p><p class="ql-block"> 现今而今的巴比松已是一个闻名世界的艺术小镇,依旧是那条不足200米的老街,还保留着当年的痕迹。原先画家们聚居的“GANNE”客栈如今已经变成了市政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19世纪中叶到后期,许多年轻的艺术家寄宿在这家饭店里,他们没有钱付食宿费用,便在墙壁、家具上绘画来抵充费用。绘画的内容,有跟着画家去写生的猎狗、有画家背着画夹的场景,最有意思的一幅是在橱柜里画上各种器皿和食物,据说是画家因为肚子饿,吃光了橱柜里的东西,便在橱柜外边画了画,逼真地竟一时瞒过了屋主。</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的一楼,还有一间售卖各种纪念品的商店。</p><p class="ql-block"> 巴比松的房子现在很多已变为画廊,展览着当今流行的各种风格流派的绘画。很多房子的外面都刻有某位著名画家曾住在这里的石碑,其中保留最完整的当数米勒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1849年米勒带着妻儿前往巴比松,并定居下来,从此过着与繁华的都市所隔绝的日子。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米勒的艺术进入成熟阶段(19世纪50~60年代),他一边在田间辛勤劳作,一边作画,农民生活成了他最重要的题材。作品大多描绘宁静的田园生活,如油画《播种者》、《拾穗》、《晚钟》等一大批杰作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米勒用自己的画笔真实地反映了农民日常生活和艰苦劳动,这种新型风俗画受到欢迎,因而被他称为“农民画家”。</p><p class="ql-block"> 米勒故居坐落在一个简朴的小院子里,“农民画家”的本色自然流露出来。不大的画室分为里外两间,里面摆着很多漂亮的风景画,听说这些都是米勒的学生所作,他们模仿恩师的画风,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派别。</p><p class="ql-block"> 巴比松小街的尽头,是一片茂密的杉树林,那里也曾经是那些年轻艺术家们写生和聊天的地方,在一块大石头上还刻有米勒和卢梭的头像,以代表二人的友谊长青。</p><p class="ql-block"> 米勒庄园沿着米勒故居我们寻到了他当年画《拾穗》与《晚钟》取景的地方,路边竖着一块牌,上面就印着米勒的画。竖着的牌子之地就是当年画家绘画之处,现在的麦田正是当年《晚钟》里的样子,这里的一切据说都保持着19世纪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一百年前,画家塞温这样描述巴比松:“它就在枫丹白露森林里。这实在是块好地儿,当我们在高高的橡树下面,抽着烟斗,使用大量的矿物颜料画画时,看到它是怎样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2:55我们走进巴比松小镇,沿途墙上看到一幅幅精美的马赛克画。</p> <p class="ql-block"> 在19世纪30至40年代聚集柯罗、卢梭、米勒等画家形成巴比松画派,其活动持续至19世纪70年代。</p><p class="ql-block"> 其中米勒:被誉为激进的社会主义者,专攻农民题材,写实主义;杜普雷:被誉为风景画中的贝多芬;卢梭:开创厚切堆叠颜料画橡树树干描述自然先河;杜比尼:放弃传统蓝色天空,改用蓝紫色表现空气通透细腻感觉。</p><p class="ql-block"> 这些画家们以枫丹白露森林和乡村景色为题材创作,米勒就是在此创作了价值7个亿的名画《拾穗者》等作品。</p><p class="ql-block"> 现镇内将有原客店改建为市政博物馆、卢梭画室博物馆及米勒故居,街道保留历史建筑与画廊。<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镇墙上的作品均创作于19世纪30 、40年代。</span></p><p class="ql-block"> 小镇常住人口包括艺术家群体仅千余人,但每年吸引约3.5万名游客。</p><p class="ql-block"> 沿途随拍。👇</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留</span>有两个画家的故居,同时拥有最有名的马赛克画20幅。</p> <p class="ql-block">随拍巴比松小镇。</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瓦雷桑特的“农民”马赛克画前。</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名字“牧鹅人”。</p> <p class="ql-block">近观“牧鹅人”。</p> <p class="ql-block">12:56来到多比尼的画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获”前,</span>他被称作“拿画笔的贝多芬。</p><p class="ql-block"> 关于夏尔·弗朗索瓦·多比尼(Charles-François Daubigny:1817年2月15日—1878年2月19日)是法国巴比松派风景画家,被视为印象派的重要先驱之一。 </p><p class="ql-block"> 他出生于巴黎艺术世家,父亲埃德蒙·弗朗索瓦·杜比尼(Edmond François Daubigny)同为风景画家。早年随父学习绘画,19岁自费赴意大利学习风景绘画。1838年首次参加巴黎沙龙展便获得关注,此后多次参展并获奖。</p><p class="ql-block"> 多比尼主张走出画室进行户外写生,强调直接观察自然创作。受柯罗和库尔贝影响,他采用横幅构图和光影技法,作品常展现阳光普照的自然风光。代表作《Spring》《奥普特沃兹的水闸》等通过水景和田园景观传递诗意氛围。 </p><p class="ql-block"> 其对印象派的影响:1866年访英期间结识莫奈,其“水上画室”理念直接影响莫奈建造“波舟”进行创作。1870年返回法国后与塞尚保持艺术交流,推动印象派画家在瓦兹河畔奥维尔聚集创作。</p><p class="ql-block"> 他的作品被巴黎奥赛博物馆收藏,如描绘月光河岸的《Riverbank in Moonlight》。其艺术成就包括对自然光色的精准捕捉和横幅构图的应用,为印象派奠定了视觉基础。(资料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12:57来到柯罗的“一阵风”</p><p class="ql-block"> 柯罗出生于巴黎一个商人家庭,早年师从古典风景画家维克多·贝尔丹,1825年首次赴意大利留学,此后多次游历欧洲各地。40岁后成为巴比松画派成员,晚年专注于人物画创作。他终生未婚,79岁去世时仍手握画笔,留下逾3000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柯罗的画作~“维拉达福瑞小镇”。</p> <p class="ql-block">12:58辛导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观看马赛克画~要站得离画远些的地方观看马赛克画效果才会好!</p> <p class="ql-block"> 这是米勒故居,坐落在镇上一个简朴的小院子里,故居保存完整,可了解画家生活与创作环境。(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前行,寻找以米勒、卢梭为首的巴比松派画家的创作作品,了解拾穗者创作的前后历程。</p> <p class="ql-block"> 12:59沿着米勒故居来到了他当年画《拾穗》与《晚钟》取景的地方,路边竖着一块牌,上面就印着米勒的画。竖着的牌子之地就是当年画家绘画之处,现在的麦田正是当年《晚钟》里的样子,这里的一切据说都保持着19世纪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关于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1875):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专注于刻画法国农民的日常生活,以描绘农村生活题材而闻名,其作品常以森林边缘或乡村为背景,突出表现牧羊女、收割者等农民形象展现乡村的艰辛与宁静之美。</p><p class="ql-block"> 1849年米勒带着妻儿前往巴比松,并定居下来,从此过着与繁华的都市所隔绝的日子。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米勒的艺术进入成熟阶段(19世纪50~60年代),他一边在田间辛勤劳作,一边作画,农民生活成了他最重要的题材。作品大多描绘宁静的田园生活,如油画《播种者》、《拾穗》、《晚钟》等一大批杰作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米勒用自己的画笔真实地反映了农民日常生活和艰苦劳动,这种新型风俗画受到欢迎,因而被他称为“农民画家”。</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米勒的画作“井边的女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米勒的“丰收”。👇</p> <p class="ql-block"> 1857年法国农村经济衰退背景下,米勒以诺曼底农民为原型,通过三位拾穗农妇展现贫困群体的生存状态,创作了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代表作品“拾穗者,他</span>采用暖黄主色调与雕塑般人物造型,逆光处理强化立体感,远处丰收场景与前景劳作形成鲜明的阶级对比。👇</p> <p class="ql-block">米勒的代表作“拾穗者”目前价值7.2亿。👇</p> <p class="ql-block">米勒的“森里边缘”。👇</p> <p class="ql-block">米勒的“牧羊女孩”。👇</p> <p class="ql-block"> “森里边缘”和“牧羊女孩”同是画家米勒创作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米勒创作的~“提水女孩”。👇</p> <p class="ql-block">13:00这幅画名“枫丹白露森林的出口”。👇</p> <p class="ql-block">吉姆的“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13:07查理.亚特的“牧场的绵羊🐑”。👇</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前行随拍沿途所见。</p> <p class="ql-block"> 13:15来到卢梭创作的“森林小屋”</p><p class="ql-block"> 关于西奥多·卢梭(Théodore Rousseau)是法国巴比松画派的重要成员,以描绘枫丹白露森林的风景画著称,其代表作包括《枫丹白露森林入口》《大橡树》。</p> <p class="ql-block"> 小镇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留原貌,呈现艺术工作场景的</span>卢梭画室博物馆,馆内展出了卢梭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卢梭~橡树林(此画现藏于卢浮宫)。👇</p> <p class="ql-block">13:28我们在巴比松镇沿途随拍。</p><p class="ql-block">用视频记录浪漫有创意的法国人是这样把行李箱从楼上吊着“搬”下楼的。</p> <p class="ql-block">13:30我们来到席勒故居。👇</p> <p class="ql-block">13:37辛导告诉我们现今的博物馆外墙是当年画家们随意涂鸦的墙。</p> <p class="ql-block">13:53我们在博物馆门口等着入内参观,检票人员擅离职守,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14:02这个门里面就是巴比松画派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4:04等待进入巴比松画派博物馆时👀到一只小🐦。</p> <p class="ql-block">14:04检票人员终于来了,我们走进巴比松画派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由原客店改建,展示画派历史及画家抵租壁画(如橱柜食物彩绘)……</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1)</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2)</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3)</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4)</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5)</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6)</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7)</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8)</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9)</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10)</p> <p class="ql-block">巴比松画派博物馆随拍。(11)</p><p class="ql-block">14:55结束巴比松的全部游观。</p> <p class="ql-block">15:00 (06月22日 ) 驱车前往戴高乐机场T1航站楼。</p> <p class="ql-block"> 巴黎机场的第一航站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16:30抵达机场,托运行李、领取登机牌、安检出关、候机……乘国航晚班20:20CA934 航班回国。</p> <p class="ql-block"> D15天2025.6.23 星期一经过一夜飞行于北京时间12:25+1 平安抵达北京。</p><p class="ql-block"> 2025.6.23am半个月每天用手捂着包,时刻防贼防被抢的法南游结束了!终于逃离法国(含欧洲)众多小偷、强盗的魔爪,回到安全的祖国,可以放开捂包的手,轻松逛街了。</p><p class="ql-block">全世界最安全的北京我回来啦!忍不住发自内心地唱起“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p> <p class="ql-block">2025.6.23“上车饺子🥟下车面”法南游回家第一顿吃排骨、小油菜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乡的味道[强]就是好!</span>比法国大餐合口好吃多了!</p> <p class="ql-block">因为各种原因的耽搁,我的法国南部游游记在历时三个月的艰难回忆中终于完笔了,估计文中有不少记忆错误的地方,尽请谅解!</p><p class="ql-block">法南游游记最后以大美帝都的美图画上句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5.9.13于北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