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里的参差荇菜

草原上的格桑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诗经·周南·关雎》中曾多次描写到荇菜。人们对它的认知很多也来自《诗经》。所以它也有诗经第一菜之称。除《诗经》外荇菜在其他诗作中也有出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荇菜是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池塘或缓流的小溪中。它的叶片形似睡莲,呈圆形或卵圆形,漂浮在水面,花朵为醒目的金黄色,花心带有细密的绒毛,在春夏时节挺出水面绽放,非常适合作为庭院水景的点缀。它的适应性很强,对水质要求不高,除了观赏,其嫩叶和根茎在古代也是可食用的野菜。值得一提的是,荇菜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所描绘的植物,常被赋予爱情和劳动的美好寓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清晨时分,荇菜花苞便在水波轻摇中苏醒过来,它们迎着朝阳次第绽放,刹那间金黄的花朵便铺满水面,如繁星坠落。随着日光渐强,花瓣微微收拢,仿佛羞涩的少女。午后,兴奋了一上午的它们仿佛累了困了,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静静地闭合,将一天的芳华珍藏,静静等待下一个清晨的到来。所以欣赏和拍摄荇菜一定要选择上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光下的荇菜花海色泽非常明艳,灿黄灿黄的。而逆光中的荇菜也别具魅力。阳光反射在叶子和花朵上,好像被涂上了一层银色。此时的荇菜有油画的色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动静相佐的荇菜花海最有情趣。柳丝,苇草,水鸡,波纹,孤荷都是对它的点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秋日图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岁月的流淌中,荇菜生生不息。它在水泽间以黄绿交织的姿态诠释着自然之美。又在《关雎》的咏叹里沉淀出千年的意蕴,让“参差”的意象成了中国人情思里的一抹温柔底色。从舌尖的清鲜到诗中的浪漫,它把尘世的烟火与精神的诗意,都酿成了岁月里的绵长韵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