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河南信阳市茶叶市场

海边老街

<p class="ql-block">早就知道河南信阳市是著名的“信阳毛尖茶叶”的主产区!所以,我们离开湖北宜昌市在返回山东青岛的途中特意进入河南信阳市停车住宿。</p> <p class="ql-block">河南信阳毛尖名茶产区:信阳市浉河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俗称“五云两潭一寨”。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p> <p class="ql-block">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讨论,1990年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之王”。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2017年,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评比中,信阳毛尖以59.91亿元位居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二名。</p> <p class="ql-block">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茶树原产地在我国西南云、贵、川一带。茶沿着河流山川向外传播,沿川陕大道进入陕西,向东顺长江而下,向东南各省发展。茶的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密切相关。东周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当时,茶在河南传播,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今浉河区、平桥区一带)。</p><p class="ql-block">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列为贡品。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3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p><p class="ql-block">到了宋朝,全国有十三个买卖茶场,称十三场。信阳的光州(潢川)、子安(固始)、商城分别为其中之一。清朝时,信阳已发展有6个产茶县,即信阳、罗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时名光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元代和明代,由于茶税过重,茶叶生产开始衰落。“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本邑人把产于信阳的茶叶称为“本山行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清末,受戊戌变法影响,李家寨人甘以敬与彭清阁、蔡竹贤、陈玉轩、王选青等筹集资金,先后兴建了元贞(震雷山)、宏济(车云)、裕申、广益、森森(万寿)、龙潭、广生、博厚等八大茶社,开垦茶园余亩,种茶40多万穴,茶叶生产逐渐复苏。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1915年,浉河区董家河镇车云山生产制作的茶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此后,产于董家河“五云山”、浉河港“两潭一寨”、谭家河“一门”(土门)的茶叶定名为信阳毛尖。</p> <p class="ql-block">信阳毛尖的茶叶特征与等级划分</p><p class="ql-block">‌核心特征‌:干茶条索紧细圆直,白毫密布,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带栗香。‌‌</p><p class="ql-block">‌等级体系‌:</p><p class="ql-block">特级:一芽一叶初展超85%,外形匀称,嫩绿油润。‌‌</p><p class="ql-block">一级:一芽一叶或二叶初展,条索紧秀带翠绿。‌‌</p><p class="ql-block">二级至五级:芽叶比例递减,滋味渐醇厚。‌‌</p><p class="ql-block">‌品种差异‌:老旱茶群体种甜润耐泡,福鼎大白茶毫多具嫩栗香,乌牛早上市早但滋味寡淡。‌‌</p> <p class="ql-block">信阳毛尖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千年脉络‌:唐宋属淮南茶区,陆羽评'光州上',苏轼誉'信阳第一',1915年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p><p class="ql-block">‌工艺精髓‌:九道古法工序包含摊晾、揉捻、理条、复烘,形成'细圆紧直'的独特形态。‌‌</p><p class="ql-block">‌产业现状‌:2020年光山县茶园24万亩,茶产业总产值超13亿元,拥有2家全国百强茶企</p> <p class="ql-block">信阳毛尖的正确冲泡方法</p><p class="ql-block">‌器具选择‌:透明玻璃杯观茶舞,白瓷盖碗精准控汤,忌用金属器具。‌‌</p><p class="ql-block">‌水温控制‌:85℃水温沿杯壁缓注,特级茶可降至80℃避免烫伤嫩芽。‌‌</p><p class="ql-block">‌冲泡步骤‌:</p><p class="ql-block">温杯洁具后投茶3-4克,摇香激发栗香。‌‌</p><p class="ql-block">第一泡注水1/3浸润20秒,滤出醒茶。‌‌</p><p class="ql-block">第二泡'凤凰三点头'注水至七分满,30秒出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