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心连心携手共游昭阳古城纪实篇 (071)篇

宋代忠

<p class="ql-block">  秋城的昭阳是我的家乡,这里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北有一潭清亮似镜的龙泉水(又称大龙洞),南有利济河的长流水和青枝绿叶的凤凰山,西有洒渔母亲河,盛产闻名的苹果(又称为苹果之乡),东有小龙洞高山宁边的盛开杜鹃花,每到夏天满山遍野的各色杜鹃开放如仙境般美貌(又称杜鹃之乡)。</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有独特的位置,是云南 贵州和四川三省交界处,她曾经是繁荣昌盛之城,这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昭通酱香辣可口,月中桂绿豆糕清香甘甜回味深,这里曾有云南的“小昆明”之称……近年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昭通城的建设发展,恢复重建了很多庙宇,街道也很整洁明亮,能生在这“美丽的家乡”我真的感到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陕西庙—位于古城永安街,是近年恢复重建的庙宇。这里曾是昭通县手工业联合社(简称手联社或联社)所管辖的一个集体企业—毛纺社的旧址。六十年代初这里的职工用脚踩着“纺毛机”转动轮子,双手拿着棉花而进行较原始的“纺毛线”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滞销,为了给工人“找生活出路”,联社委派一些技术工人到上海等地学习编织地毯的技术,在七十年代初由毛纺社改编为“昭通县版纳地毯厂”原主管局的“联社”也随之升级为“昭通县手工业管理局”(简称县手管局),后来各企业由社改为厂,主管局又升为“昭通县轻工业管理局”(简称县轻工局)。</p><p class="ql-block"> 陕西庙已按原貌修建,这里有戏台 茶室等设施,是昭通城乡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状元桥—据说是古代文人考上状元才有资格走的桥,今天我们姐妹们通过努力拼搏也考上了老年大学,让我们携手走一走状元桥吧。</p> <p class="ql-block">文庙—位于文渊街,这里曾办过“阶级教育展览馆”和“图书馆”,后来又是地区三中 地区实验中学的校址。</p> <p class="ql-block">广东庙和迟家大院位于挑水巷,分别是昭通衡器社(集体企业)和毛纺厂(国企)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真正好,</p><p class="ql-block">四季分明夏季爽。</p><p class="ql-block">天府之国朋友来,</p><p class="ql-block">避暑游玩身康健。</p><p class="ql-block">地灵人杰物产丰,</p><p class="ql-block">古迹庙宇布全城。</p><p class="ql-block">苹果香甜杜鹃红,</p><p class="ql-block">昭阳处处风光秀。</p> <p class="ql-block">编辑:宋代忠</p><p class="ql-block">编辑日期:2025年9月14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