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国之德岛

草儿

<p class="ql-block">德岛县位于日本四国地方的东部,三面被1000米高的山峦环抱,以剑山为中心的四国山地横跨东西,将德岛县分割为南北两片,南北长度不足100公里。南部为丰富的森林地带,土地比较平坦。流经四国山地北部的吉野川乃日本屈指可数的河流。</p> 大步危·小步危 <p class="ql-block">吉野川上流,名为“大步危·小步危”的V字型纵深峡谷连绵蜿蜒于两岸,是德岛的风景名胜区。“大步危·小步危”的名称源自“大步走也危险,小步走也危险”的俗语,形容峡谷两岸地势险峻、行走艰难。</p> <p class="ql-block">小步危弯多水急,适合漂流、溪降等水上运动,不适合行船,我们只在一座老桥上稍做停留,浏览一下桥两面急流中的溪谷景观。</p> <p class="ql-block">大步危峡谷有“日本最美溪谷景观”之称,长约8公里,形成于约2亿至1亿年前,最初为海底,后因地壳变动抬升至地表。大步危靠近吉野川上游,水面稍宽一些,可以乘船游览,上下船的简易码头上空悬挂着两排鲤鱼旗🎏。</p> <p class="ql-block">买完票,需步行到溪谷底部上船,船比预想的大,能坐二十多个人;船行速度挺快,往返约半小时左右;全程一直在播放大步危的景观介绍,可惜是日语,我听不懂。</p> <p class="ql-block">每个座位都备有像腰带一样的救生衣,穿戴简单,使用方便;不像那种常见的又脏又闷,还不得不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吉野川</span>以河水湍急而闻名,沿河道漂流时,船会随着河床高低变化而起伏;河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使阴天也如碧玉一般美丽,</span>平缓时能倒映出岸上风光,激进时翻腾着白绿相间的水花。</p> <p class="ql-block">这个季节,峡谷的水势不大,在鲤鱼旗下登上游船,沿平缓的河流行驶,可以从容地欣赏翡翠色的河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着漩儿奔涌向前,</span>河岸两侧的奇石林立陡峭,的确不适合徒步。</p> 祖谷藤蔓桥 <p class="ql-block">祖谷溪<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吉野川中游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0公里,它</span>位于四国深山,这里人迹罕至,仍然保留着未被破坏的自然风光,细窄的峡谷、洁净的溪流、古朴的藤桥,很令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祖谷藤蔓桥是祖谷溪景区的一座标志性吊桥,全长45米、宽2米,距离谷底14米,采用传统葛藤与钢丝复合结构建造。作为日本三大奇桥之一,它以独特的藤编工艺闻名。</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传说最早是平安时代逃亡武士所建,桥的建造<span style="font-size:18px;">工艺融合了古代山地居民的智慧,后来成为</span>山区居民重要的过河通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8年被指定为国家级重要有形民俗文化遗产。桥面上连缀的是窄窄的木档子,缝隙很宽,行走时得紧盯着双脚别踏空。</span></p><p class="ql-block">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确保安全,</span>现在的藤桥每三年须进行一次重建。</p> 江户蓝染之都 <p class="ql-block">美马市的胁町地处四国山地与吉野川流域交汇处‌,号称“江户蓝染之都”,是日本四国地区的传统蓝染集散地,自江户时代(1603-1868年)起因蓝色染料交易繁荣,成为四国东部的商业中心。</p><p class="ql-block">当年蓝商们在此建有象征富裕的“棁”式宅邸,并衍生出独特的建筑形式——卯建结构(在山形墙旁设侧壁作为防火设施)。 现今的卯建小街保留了430米长的传统建筑群,包含1707年建造的古宅,古色古香,黑瓦白墙加木质格子门窗,日式建筑风格中有点我们江南民居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昔日繁荣不再,现在街道上人很少,估计常住居民也不多。老房子经常修缮,看起来很新,除了做博物馆、作坊、商铺,大都供作参观。</p> <p class="ql-block">蓝染的工艺源头在中国,日本是来中国学的蓝染,潜心研究,通过工艺创新开发出近30种独特蓝色调;在现代设计中融入简约、朴素的日本美学,广泛应用于传统服饰和家居用品,主导了现代市场;将传统工艺、时尚与复古潮流结合,创立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蓝染品牌;同时还定位高端时尚,进驻纽约、巴黎等市场,在全球扩张,目前蓝染被视为日本传统工艺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蓝染不同于化学合成蓝靛,采用蓼蓝植物发酵提取靛蓝,反复浸染形成深浅不一的蓝色,直到最后的成品制作,不掺任何化学制剂,品相与质感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反观中国蓝染,因缺乏工艺创新和品牌意识,全球知名度较低‌ ,作为非遗面临传承困境。在胁町的蓝染工坊里也见到来自中国的商品,但是价格明显偏低。这一抹蓝明明出自中国,却被称为“日本蓝”,其中有很多因素,不管怎样,止步于憋屈喊冤是改变不了现状的。</p> 南部山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本人口密度348.3人/平方公里(2016年),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6.5/平方公里的7.5倍。‌然而日本森林覆盖率约为67%‌,位居全球前列,是世界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大半天在山里所见,使我直观领略了日本的森林覆盖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岛大约80%为山区,从高知东部向北进入德岛,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一路都在山里盘绕,群山连绵起伏,森林覆盖率极高,路上几乎看不到人,也很少遇到车。</span></p> <p class="ql-block">被绿色裹挟,在绿色中徜徉;高处的涓涓细流,低处汇集成跌宕的溪水;陈旧的鸟居朴素着,寂寞着……。</p> <p class="ql-block">山里人少见还有个原因,这里没什么景区景点,车行几个小时只见到一个大釜瀑布。</p><p class="ql-block">大釜瀑布位于那贺川支流釜谷川流域里,高度只有20多米,以丰沛的水量为特色;此外瀑布底下的“滝壶”(瀑布下方河底凹陷处),有15米深,这比较少见,而在瀑布的周围则是高百米的峭壁。</p> 上胜町 <p class="ql-block">终于到达山中一个隐秘之地——上胜町。</p><p class="ql-block">最早引起我注意的是,空中俯瞰山地上一个细长的问号“❓”,这是什么建筑?</p><p class="ql-block">(以下三张图片皆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的名称是“上胜町零废弃中心”,是日本首个以“零废弃”为目标打造的社区中心。</p><p class="ql-block">上胜町是森林覆盖率超85%的山区城镇,面积109.68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人口约2000人。2003年,上胜町成为日本第一个发布"零废弃物宣言"的市町村,旨在成为一个创造零废弃物的社会,以保护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简朴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问号造型代表对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的反思,强调“如果改变处理方式,能否实现零废弃目标”的环保哲学。</span></p> <p class="ql-block">‌该建筑群使用当地废弃的雪松木和农具等材料建造,最大化利用废旧资源,呼应“零浪费”核心理念。主体部分用于收集、分类、再利用。圆点则是零废弃旅馆“Hotel WHY”,邀请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欣赏村庄美景、学习如何利用废弃物作环保,重新省思自己的消费习惯。</p> <p class="ql-block">从问号最上端的马蹄形起,零废弃中心依次设有回收区、分拣区、修整区、交流区,直到二手商店等,通过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直观传递“循环利用”的理念。垃圾最初分为9个不同的类别,随着“零废弃物宣言”的公布增加到34个类别,发展到现在的45个类别,回收率超过80%。</p> <p class="ql-block">问号末端那个圆点是一家体验式酒店,酒店由四间复式小屋风格的客房组成,以圆圈排列。酒店风格简约,<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多余装饰,</span>家具都是翻新的回收品,不提供一次性用品,下午需参与垃圾分类,深化对环保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细看整个建筑的几百扇门窗,全部都是旧的回收的,组装在一起非常和谐、实用,而且美观又别致。</span></p><p class="ql-block">附近的居民送来旧物,经整理后部分(纸、木材、塑料、金属、纺织物)处理成再生原材料,如碎玻璃瓶作为水磨石骨料,用作铺设地面。</p> <p class="ql-block">另外相当一部分可再使用的,经过整理、清洁、修复、归类后,进入“再利用商店”。 主要有家具、家电、车辆、工具、衣物、书籍、玩具、唱片、乐器及家居用品,其中最多的是锅碗杯盘。</p> <p class="ql-block">商店分室内和半开放仓储,均无人值守,旁边立着提示牌:拿取你需要的。起初我们不太确定是否免费,经过询问,果真只要你需要,陈列的所有“商品”全可以免费拿。</p><p class="ql-block">反复挑选,我拿了两个日式木质漆盒(一个盖子上还有“XX结婚纪念”的字样)、几个造型和图案好看的碗碟。同车的驾驶员最有意思,她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刚刚搬家本来就要添置些锅碗瓢盆,在这里拿能省不少钱呢,她把看中的一趟趟往车上装,看车上还有空间,又搬了一台健身器材。整个拿的过程,让人没有任何顾虑或不好意思,旁边没有任何一个陌生人。</p> <p class="ql-block">离开零废弃中心,心中无限感慨:大山深处的“穷乡僻壤”,山清水秀,鲜有人至,环境质量不知比城市好多少倍,就为了减少“二恶英”,为了减少浪费,为了实实在在地践行环境保护,一群人默默地劳作,没有荣誉,没有光环,何其令人感动啊!</p><p class="ql-block">窗外,胜浦川清澈流淌,田里的秧苗正茁壮成长,蓝天下绿色无边……。</p><p class="ql-block">生机盎然的上胜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