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家庭实验室!C2310“小小科学家”探索世界!

工作札记,生活随笔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看到大家提交的这些精彩纷呈的家庭小实验,老师感到无比欣喜和自豪!你们亲手让“粉面”爆炸,让“无情”的火焰熄灭。这每一个实验,都不仅仅是一次作业,更是你们好奇心和科学精神的闪耀。</p><p class="ql-block"> 你们用双手和智慧证明了,科学从来不是书本上枯燥的公式,它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你们在探索中展现出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比任何实验结果都更为宝贵。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敢于提问,勇于实践,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探险家一样前行。</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学习之路或许充满挑战,但请记住这次实验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愿这份探索的激情,继续照亮你们求知的道路,助你们在即将到来的中考中披荆斩棘,勇创佳绩!继续闪耀吧,未来的科学家们!</p> <p class="ql-block">制取二氧化碳灭火器</p><p class="ql-block">姓名:李冠颉 </p><p class="ql-block">一、实验原理 利用碳酸钙(食用纯碱)与白醋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Na₂CO₃ + 2CH₃COOH → 2CH₃COONa + H₂O + CO₂↑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支持燃烧,可隔绝空气灭火。</p><p class="ql-block"> 二、实验器材 </p><p class="ql-block">材料:碳酸钙(食用纯碱)、白醋(5%~8%乙酸溶液) 、气体发生装置(锥形瓶、长颈漏斗,L型管,集气瓶)、灭火对象(蜡烛)</p><p class="ql-block">三、实验步骤 </p><p class="ql-block">1. 预处理 准备15克食用纯碱、100克白醋。 </p><p class="ql-block"> 2. 组装装置 a. 锥形瓶插入L型管与长颈漏斗,使用胶管与另一L型管接入集气瓶; b. 瓶内加入15克食用纯碱; c. 倒入100m克白醋,迅速盖住长颈漏斗。 </p><p class="ql-block">3. 收集气体 将吸管伸入集气瓶,收集CO₂。 </p><p class="ql-block">4. 灭火验证 点燃蜡烛,将集满CO₂的玻璃杯缓慢倾倒向火焰根部(注:像倒液体一样)。 </p><p class="ql-block">四、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成功熄灭蜡烛火焰,验证其: 1. 不可燃、不支持燃烧; 2. 密度大于空气(可覆盖火源); 3. 适用于扑灭固体物质初期火灾。 </p><p class="ql-block">五、反思与改进 </p><p class="ql-block">问题: 1、白醋反应速率慢。2、气体逸散快。3、倾倒CO₂时易扩散改进方案:1、改用柠檬酸或盐酸。2、 用带阀门的集气瓶。3、加长导管贴近火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粉尘爆炸</p><p class="ql-block">姓名:赵思淼</p><p class="ql-block">一、 实验材料:淀粉,塑料桶,蜡烛,长吸管,打火机 </p><p class="ql-block">二、实验步骤:首先将蜡烛固定在塑料桶里,然后将塑料桶侧放放入淀粉,接着点燃蜡烛,把长吸管伸入塑料桶缓缓吹气,让粉尘充分分布在塑料桶里,接着会看见短暂的火球 </p><p class="ql-block">三、实验原理:面粉颗粒的表面积大,与氧气充分接触后遇火会快速燃烧。当粉尘达到一定浓度时,燃烧速度极快,形成微型爆炸。</p><p class="ql-block">四、反思:本次实验不足的点在于塑料管太短了容易烧伤,造成伤害;</p><p class="ql-block">改进:可以改用医生抽血的橡胶长管</p> <p class="ql-block">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验证</p><p class="ql-block">姓名:张诗嘉</p><p class="ql-block">实验原理:用小苏打和食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p><p class="ql-block">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p> <p class="ql-block">老师点评诗嘉同学:需要查阅资料确定二氧化碳是不支持燃烧且不燃烧哦!学习科学的语言需要很严谨哦!</p> <p class="ql-block">紫甘蓝酸碱指示剂实验</p><p class="ql-block">姓名:马蕊</p><p class="ql-block">实验步骤:见图片</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探究物质溶解速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姓名:丁智宸</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制灭火器实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姓名:涂语霏</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紫甘蓝变色实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姓名:任珈仪</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姓名:黄嘉隆</div> <p class="ql-block">  经过班级初评与复评,我们最终从众多精彩的家庭小实验中,遴选出了一批表现尤为突出的优秀作品,并授予以下同学相应的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科学探索家:赵思淼</p><p class="ql-block">· 实验小博士:涂语菲</p><p class="ql-block">· 化学未来星:李冠颉</p><p class="ql-block">· 探究小院士:张诗嘉 黄嘉隆</p><p class="ql-block">· 科学新锐奖:马蕊 任珈仪</p><p class="ql-block">· 科学探究小达人:丁智宸 </p><p class="ql-block"> 这些同学以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思维和出色的动手能力,将家庭变成了实验室,让科学在生活中生动绽放。让我们共同为他们喝彩!</p><p class="ql-block"> 本次分享既是对他们卓越表现的肯定,也是对全班每一位积极参与、勇于尝试的同学的鼓励!愿科学的精神继续在10班闪耀,期待未来涌现更多精彩的作品!</p> 实验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