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年没来西藏,心里又有想去的念想了,2014年第一次去西藏就走了阿里大环线,也去冈仁波齐转山了。本想着明年又是马年再去转山的,现在的冈仁波齐名气太大了,听说要预约进山,每天不超过二千人,山上的住宿已不接单了,明年不知道什么情况,还是决定今年就出发啦,这次又跟陈老师去浪吧!冈仁波齐,藏地的精神图腾,在苍穹下矗立成永恒的信仰坐标。雪峰如银冠,在日光下折射神性辉光,经幡猎猎处,转山者的脚步叩响千年虔诚。它是地理的巅峰,更是灵魂的原乡,每一缕风都裹挟着祈愿,每一块玛尼石都堆叠着敬畏,在海拔5650米的高度,邀众生共赴一场关于信仰与天地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2025年第三次进藏,走过318川藏线,走过了109青藏线,这次就走走214滇藏线吧!8月8日从广州坐高铁到昆明,晚上坐火车到丽江,9日早上从丽江火车站坐上谭师傅的车向拉萨市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 国道214滇藏线:起点为云南昆明,终点为西藏拉萨,在芒康处接上国道318。沿途经过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旅游胜地,还能欣赏到金沙江大拐弯、梅里雪山等自然景观,民族文化风情浓郁。</p> <p class="ql-block">在丽江经过果园购买了250元桃子,苹果,雪梨等水果准备在西藏干噪的地方䃼䃼水。</p> <p class="ql-block">虎跳峡景区</p> <p class="ql-block">松赞寺</p> <p class="ql-block">4376海拔的拉乌山!</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畔</p> <p class="ql-block">318线上最高海拔5130的垭口东达山。</p> <p class="ql-block">72拐</p> <p class="ql-block">72拐老虎嘴</p> <p class="ql-block">- 保留的桥墩: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境内318国道上的怒江大桥,历经三代迭代。第一代怒江大桥于1953年建成,为贝雷钢架桥。在建设过程中,一名年轻战士在浇筑桥墩时不幸坠落,因混凝土迅速凝固无法施救,最终被永远留在了桥墩中。此后历次翻修中,这座桥墩始终被保留,成为“永不拆除的桥墩”,它也成为了纪念川藏公路牺牲战士的丰碑!很多经过此地的路人都摆放供品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318线4000公里碑</p> <p class="ql-block">318线5000公里碑</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林芝地区的景色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晚霞</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拉萨与领队和队友汇合就来个大餐</p> <p class="ql-block">拉萨市准备过60周年庆活动!</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也是集宫殿、城堡、陵塔和庙宇于一身的宏伟建筑 。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初的松赞干布时期,当时称“红山宫”,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9世纪,吐蕃王朝解体,红山宫逐渐废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重建布达拉宫,历时3年建成白宫。1690年,为纪念五世达赖喇嘛并安放其灵塔,开始修建红宫,1694年竣工。此后,历代达赖喇嘛又陆续进行了扩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一一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也是西藏政教合一后的政府机构所在地,1995年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在此举行。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这尊佛像成为藏传佛教最高等级圣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八廊街走走</p> <p class="ql-block">出发!第一站来到了羊湖!羊湖即羊卓雍错,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境内,地处“卫”“藏”交界处,湖泊流域南面为喜马拉雅山脉,西面为年楚河流域。广义的羊卓雍错包括羊卓雍错、空姆错、沉错等,湖水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流域面积8834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就是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因为其具有与南极、北极相似的寒冷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7摄氏度 。同时,它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86米(2020年12月数据),是地球最高的地方,其高度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它成为除南极和北极之外,又一个让人类难以企及的区域 。</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住宿定日县,就为明天观珠峰的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珠峰登山大本营位于绒布寺以南直线距离约6公里处,海拔5200米,是供登山者宿营的地方;游客大本营位于扎西宗乡,海拔5000米左右的绒布寺一带,</p><p class="ql-block">珠峰大本营有帐篷供登山者和游客入住,还有旅馆、茶座、商店、邮政所等,门前有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照明。此外,大本营设有“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有8844.43米纪念碑和8848.86米纪念碑,另有一个海拔5200米纪念碑,附近还有海拔5154米的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1960年中国人首登珠峰后,凡珠峰攀登开放年份都会设立登山大本营。2005年5月25日,中国首次在珠峰大本营竖立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2019年,因保护需要,游客大本营位置后撤至绒布寺一带,标注珠峰海拔的石碑也随之移动。</p><p class="ql-block">2018年起,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游客可在证件齐全的情况下进入绒布寺一带的实验区参观,不可进入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p> <p class="ql-block">继续行程,到了喜马拉雅山脉下,佩枯措对面的雪山名为希夏邦马峰,这座海拔8027米的雪山完全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是喜马拉雅山脉中唯一一座全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佩枯措位于日喀则市吉隆县与聂拉木县交界处,湖面海拔4590米,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是珠峰保护区内最大的内陆湖泊。</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贡当乡藏民茶馆喝酥油茶和吃饭时被老板教育了,因为还要继续赶路就吩咐老板要快一点,老板说你们汉人什么都要快,当时无言以对。</p> <p class="ql-block">西藏·喜马拉雅大断崖!震撼体验:垂直落差近3000米的断层悬崖▫️云海在脚下翻滚的上帝视角▫️海拔5000+的窒息式美景!</p> <p class="ql-block">喜马拉雅大断崖,站在世界之巅的震撼,站在喜马拉雅大断崖前人类渺小得像一粒尘埃但灵魂却仿佛触摸到了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幸运看到佛光!</p> <p class="ql-block">无阿里不西藏!</p> <p class="ql-block">无札达不阿里,札达县霞义沟以其独特的“土林”地貌而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长期的风化和雨水侵蚀在这里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壮丽奇观,层层叠彩的土层别有一番韵味,好像要把过往沉积下来的故事讲给你听。置身于这片无木之林,相信你会被大自然的艺术造诣深深折服!</p> <p class="ql-block">千年前的古格王朝,是一个完全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市,悬崖最高的地方就是王宫所在。当我一路拾级而上,放眼望去,四周都是土林,相当震撼。难以想象,曾经繁荣时是何等壮观。</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历经700多年,相当于跨越了宋、元、明三个朝代,其统治范围蕞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后因内乱与外敌入侵而消失。</p> <p class="ql-block">野藏驴</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小精灵!</p> <p class="ql-block">“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普兰县,与圣湖玛旁雍措一路相隔。虽是一路相隔,两湖却截然不同,鬼湖是微咸水湖,玛旁雍措则是淡水湖。相传他俩以前为一体,由于冰川融化大量碎屑物质堆积在湖中部,使湖床抬升,加之全球变暖,湖水蒸发,冰川萎缩,造成湖泊水位下降,这不,硬生生把人拆成了两个湖。据说,湖底有扇宇宙之门,将两湖之水暗中相连。</p> <p class="ql-block">传说,释迦牟尼普度众生,用大米救济穷苦教徒,湖水是淘米水积聚而形成,因此佛教徒们常来此处顶礼膜拜。有个黑化他的传言:鬼湖是罗刹王的主要聚集地,印度《罗摩衍那的故事》中诱拐美女斯达的九头罗刹王就住在这里。更有人称在此湖边遇到引起不吉利的征兆。加上鬼湖湖水又咸又涩,不能直接饮用,周围景色荒凉,这便又添了一丝鬼气。</p> <p class="ql-block">今晚来到了塔钦住宿两天,去古格王朝回来也住这里,好好休息。准备两天的转山。</p><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峰,海拔6656米,地处东经81.3°,北纬31°,靠近印度及尼泊尔边界。其山体呈规则的四棱锥体,峰顶覆盖着永久积雪和冰川,四壁光滑,南面有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横向的岩层组成了佛教中的“卍”字纹图案。冈仁波齐被苯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四大教派视为信仰中心和圣地,被认定为世界中心,素有“阿里之巅”“神山之王”的誉称。苯教祖师敦巴辛绕从天而降于此,佛教称其为须弥山,印度教认为它是湿婆大神的殿堂,耆那教则视其为祖师瑞斯哈巴那刹的得道之处。</p><p class="ql-block">每年到了转山季(通常在4-10月)都有很多世界各地的信徒来到冈仁波齐转山。冈仁波齐转山起点/终点在塔钦,塔钦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镇,这里海拔4600+米,转山途中更是要翻越5650米海拔的垭口,全程约52公里,通常需要用时20小时左右,那么就需要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住宿一到两晚(分两天途中住一晚转完的居多,还有些分三天途中住两晚转完的,少数途中不住一天转完的),所以也有很多人因为高反严重或者体能跟不上而导致不能顺利的完成冈仁波齐转山。那得多么的遗憾啊!</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译为:"冈 底斯 仁波切""雪山 水源峰 转世着"冈仁波齐,被藏族人民称之为"神山"。转冈仁波齐一圈,可洗尽一生的罪孽;转冈仁波齐十圈,可在500世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冈仁波齐百圈,便可升天成佛。藏历马年转山一圈,可增加一圈十二倍功德。冈仁波齐,世界的中心。海拔6714米,是一座四壁陡峭,呈圆锥状金字塔形山峰。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p> <p class="ql-block">藏地多神山,冈仁波齐便是其中之一。52公里可绕冈仁波齐转山一圈,这一举动被视为「用脚步丈量信仰」。无数朝圣者将旧我留在朝圣之路,归来时如获新生。《冈仁波齐》|只要在路上,“心里便已是极其幸福的了!”</p> <p class="ql-block">8月19日第一天的转山,天气较好,走了十个小时左右,大约二十二公里,4万4千多步,从4600到5300海拔,晚上就住在天葬台茶馆,大多数人住在止热寺。购买门票时超过60岁的长者要签一份免责书。</p> <p class="ql-block">印度人转山前做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的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转山之路 是用身体丈量信仰的厚度</p><p class="ql-block">海拔从4600米攀升至5600多米的卓玛拉山口</p><p class="ql-block">每一步都伴随着高原的呼吸与心跳</p><p class="ql-block">寒风、骄阳、疲惫、酸痛……身体在极限边缘。</p> <p class="ql-block">经过垭口前有一块往生石,在藏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中,它被视为一个神圣的地方,象征着轮回与解脱,人们相信将逝去亲人的照片、头发等物品放置在往生石上,可以让亲人的灵魂得到安息,早登极乐。因为太多人贴相片,环境很乱没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卓玛拉山口的经幡丛中,受到领队的嘉奖,心情激动。看着漫天飞舞的风马旗,听着震耳欲聋的呼啸声和身旁藏民低沉诵经的声音交汇。那一刻,被巨大能量击中的震撼与感动。所有的艰辛,在此刻都有了答案。</p> <p class="ql-block">下垭口,看到慈悲湖,这段路几乎是垂直下降,先看好杖的着地点扎稳,才能踏出一步,不要以为只有高度是挑战。上是毅力,下就是心态了,稍不注意就会摔跤和崴脚,到处都是石头的棱角,后果不可挽回,为了安全起见,我放慢了速度,开始与同伴拉开了距离,到最后走出大山都是一个人在坚持走,累了饿了就休息吃饭。</p> <p class="ql-block">慈悲湖一一传说一位母亲背着孩子转山,走到这里又累又渴,爬在湖边喝水,背上的 孩子不幸滑落淹死。母亲万分悲痛,以转湖的方式减轻自己的罪孽。当 转到第13圈,在湖边休息,梦中看到她的孩子升往了天国重归轮回。她醒来后发现石头被她的手臂压出了印记。她知道神灵已经宽恕了她的罪孽,她也得到了解脱,完成了自我救赎。</p> <p class="ql-block">翻过最艰苦的垭口和海拔直降500米的乱石山路段,此时距离塔钦小镇还有最后的26公里,在漫漫平路中,比回味这场信仰之旅更先来的,是身体与意志的冲突……</p> <p class="ql-block">走到天黑亮着头灯才走出大山,今天的过程真的感谢冈仁波齐的加持,给我力量和勇气,走在高原冷风和冰雪交加的山路上,有时候真的会想放弃。但冈仁波齐的力量就在于此——它不会说话,但它会让你听见自己心底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4600至5650之间,两天走了97083步也是服了我自己了。</p> <p class="ql-block">电影《冈仁波齐》幕后花絮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神山圣湖不是终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也许路的尽头是什么从来都不重要。</p><p class="ql-block">途中可以看到三步一拜的朝圣者,他们一路叩长头走完转山,每一次趴下都是一次内心的洗礼。不只是身体挑战,更是内心冲击。</p><p class="ql-block">相比2014年第一次转山的心情平静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转山不求来生门,只叩灯火阑珊处。神山岂断有情债,不妨执恋赴红尘。</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天半的车程回到海拔3700的拉萨市,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p> <p class="ql-block">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最初是纯宗教活动。藏传佛教格鲁派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僧人只能在寺庙念经修行,六月三十日解禁。当天,僧人出寺下山,当地百姓用酸奶赠与僧人,并举行郊游野宴、表演藏戏,该习俗逐渐演变成雪顿节。主要活动 晒佛仪式:藏历六月三十日,哲蚌寺会举行隆重的晒佛仪式,近百名僧人将巨幅强巴佛像唐卡从措钦大殿缓缓抬出,在展佛平台上展开,供信众瞻仰朝拜,2014年来到哲蚌寺见证过晒佛仪式,当时藏区各地大量藏民千里迢迢来拉萨朝圣,很有节日气氛,今年的雪顿节遇上60周年庆,出台相关规定限制,差点都忘记了雪顿节,还好当地藏民告诉我今天是雪顿节,哲蚌寺有活动。</p> <p class="ql-block">5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p> <p class="ql-block">因为之前参观了布达拉宫啦,这次就转圈吧!</p> <p class="ql-block">回家的路选择火车,走青藏铁路:自青海西宁至西藏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铁路工程之一,2006年通车,每年运送旅客超过2000万人次,是目前进藏最便捷的铁路通道。在西宁自动转普通的火车回广州,</p> <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经过55个小时的车程,8月26日下午六点终于到达广州了,硬卧下辅919元。在火车上安全度过了醉氧的过程,真是最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向死而生本不过是一场人间修行不妨亲自出发,到阿里 到冈仁波齐看星光闪耀、云过山巅追寻生命源头的灵性 ,体会这份独特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人到了高原地区会出现高反,如果从科学角度解释,身体已经适应高含氧量环境,而到了含氧量骤减一半的新环境里,出现机能不适,头晕头疼,甚至危及生命。当人心态不稳,内心焦虑,都会影响大脑运行时消耗的氧气的。普通人为了应对高反,就是减少氧气消耗,降低新陈代谢,比如做腹式呼吸,冥想,少动多休息,人进入待机状态。而人到了这个阶段,自然会减少大脑活跃度,回归本性,回到感知自己身体的状态。这次我是选择从广州(平原)动车到昆明,丽江二千多海拔,再坐四天的中巴车到拉萨市3700海拔,途中慢慢上升到五千多的海拔,这样容易适应环境,基本上没有明显的高反现象,没有吸氧,靠自身调节适应环境,保障了整个行程安全,平安,顺利完成!每天喝葡萄糖冲水,头部一定要保暖,不能受风吹,出现头痛马上吃头痛散,睡好,吃好是关键。</p><p class="ql-block">关于费用:这次二十天一万五千多公里的行程大约消费了一万二千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