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史迪威博物馆坐落在重庆渝中区嘉陵新路63号,是一处承载着中美友谊与抗战记忆的重要场所。走进这里,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史迪威在中国</p><p class="ql-block">	•	初至中国:1919年8月6日,史迪威被任命为代表陆军的驻华首任语言教官,并去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汉语。1920年携带妻子孩子来到中国任职,期间曾到华北联合语言学校学习,还担任过红十字会国际救济委员会首席工程师等职。</p><p class="ql-block">	•	往返中美:1923年7月回美国,先后入美国本宁堡步兵学校、利文沃思学校进修。1926年再次来到中国,在天津担任驻华美军第15步兵团营长。1929年返回美国,1935年7月晋升为上校后,重返中国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p><p class="ql-block">	•	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被罗斯福总统任命为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他指挥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后因指挥系统混乱等原因,缅甸战事失利。1943年12月至1944年8月,指挥国民党驻印军进行缅北战役,获得胜利,同年10月被罗斯福总统召回美国。1945年1月23日,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部司令,后就任第10集团军司令,还出席了日军投降仪式。</p><p class="ql-block">	•	战后情况:1946年1月,史迪威被任命为第6集团军司令,兼管西部防御司令部的工作,同年10月12日因病去世,享年63岁。</p>  <p class="ql-block">史迪威获得过美国功勋十字奖章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等奖章。朱德总司令评价他是“一个伟大的将军,中国人民伟大的朋友”。</p><p class="ql-block">202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史迪威将军后人,称“史迪威将军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解放和进步事业给予了积极支持,对中美人民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1942年3月,史迪威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到缅甸坐阵指挥;4月,史迪威被正式任命为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史迪威与宋庆龄</p>  <p class="ql-block">史迪威在重庆的旧居。旁边是李子坝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埃及开罗会议,史迪威参会</p>  <p class="ql-block">1942年,史迪威亲自为美军飞虎队陈纳德准将授勋,后者随后晋升为少将,并担任第十四航空队司令官。这一幕成为中美军事合作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20日,史迪威将军带领部队从缅甸撤退,最终安全抵达印度。这段历史在博物馆中被详细记录,展板上的照片和文字让人仿佛看到他站在异国土地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那身军装,那副神情,都让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重庆成为中美英三国军事合作的重要舞台。会谈期间,各方达成了收复缅北的联合行动计划。史迪威将军作为关键人物之一,与各国军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史迪威将军为廖耀湘将军佩戴勋章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军人之间的尊重与信任,也体现了中美两国在抗战中的紧密合作。</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几辆标有“MARAUDER”字样的军用吉普车静静陈列,它们曾是战场上的重要工具。我站在车前,仿佛能听到当年发动机的轰鸣声,感受到那些驾驶它们奔赴前线的士兵们的热血与决心。</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4日,史迪威将军的曾孙女和其他后代参加北京“9.3”阅兵观礼后,来到重庆,参加史迪威公路八十周年的纪念活动。那座刻有“铭记合作精神,赓续人民友谊”的雕像前,人们一起重温史迪威将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铭记合作精神,庚续人民友谊</p>  <p class="ql-block">纪念活动当天,阳光洒在雕像上,红色横幅在风中轻轻飘扬。人们聚集在雕像前,通过跨越时空的连接,通过绵延的史迪威公路,向那段抗战历史致敬。</p>  <p class="ql-block">与史迪威博物馆相邻的,是重庆飞虎队陈列馆。这座民办博物馆自2003年注册以来,一直致力于展示飞虎队的历史与精神。走进这里,仿佛走进了一段中美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光辉岁月。</p>  <p class="ql-block">《飞虎空军》是陈列馆的核心展览之一,分为“义师援华”“虎飞蓝天”“夺回空权”“英名不朽”四个部分。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实物,都讲述着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馆内还展出了陈纳德将军遗孀陈香梅捐赠的百余件文物,包括他在重庆使用过的餐具和烟灰缸。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承载着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1893年9月6日-1958年7月27日)是美国空军将领、中将、飞行员,因组建“飞虎队”援华抗战而被中国人熟知。</p>  <p class="ql-block">陈纳德生平经历</p><p class="ql-block">	•	早年经历: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康麦斯,1911年从得克萨斯州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1919年获得战斗机飞行员资格。1923年至1936年,先后担任第19战斗机中队中队长、飞行教官等职,1937年因耳疾提前退役。</p><p class="ql-block">	•	组建“飞虎队”:1937年应国民党政府邀请来华,担任“中国国家航空委员会”顾问。1941年受委托返回美国招募飞行员,8月1日组建“美国志愿航空队”,因队徽是一只长着双翼的飞虎,被民众称为“飞虎队”。陈纳德运用独特战术,率队在仰光、云南等地与日军作战,重创日军。</p><p class="ql-block">	•	开辟“驼峰航线”:1942年7月,“飞虎队”先后被改编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陆军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担任司令。他带领队伍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开辟了空中运输的“驼峰航线”,为中国抗战运送了大量物资。1945年7月,陈纳德从陆军退役。</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的滇缅公路,时常被日军轰炸机炸断。</p>  <p class="ql-block">飞虎队的标志是一只展翅飞翔的老虎,象征着中美两国人民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在驼峰航线上,每位飞行员平均飞3次就会牺牲。抗日战争期间,2000多名飞虎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人民铭记着这些与中国空军将士并肩作战的飞虎队勇士的牺牲与付出。</p><p class="ql-block">200多名遇险飞虎队员得到中国人民救护,数千中国军民在救援行动中献出生命。格林告诉记者,与欧洲战场相比,美国飞行员在中国跳伞后的获救几率要高得多。尽管自身缺衣少食,中国人民却把最好的食物、药品全部拿给落难的飞虎队员。</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上海、贵州、云南,都有飞虎队史迹陈列</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三架模型飞机整齐排列,每架都有独特的涂装和编号。背景中,一本打开的书上印着鲨鱼图案,象征着飞虎队的标志。我站在展柜前,仿佛看到那些飞机在空中翱翔,守护着中国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一组历史照片记录了飞虎队成员的战斗场景。照片中,他们身穿军装,背景是飞机和武器,每一帧都能让你感受到飞虎队和中国飞行员壮志凌云的气概</p>  <p class="ql-block">中美混合联队</p><p class="ql-block">黄汉儒:别名:际平。上海壁利南路陈家渡86号。籍贯:安徽宿县,生于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八月一日。在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二期(黄埔军校),空军军官学校航炸班第五期毕业。历任空军第四大队通信长、空军第六大队第六中队、空军第八大队第六中队轰炸员、空军第一大队第一中队领航长,升至中尉二级。</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七日,黄汉儒为参加中原对日作战,在分队长杨天雄带队下,610、612、618、622四架B-25轰炸机自四川巴县白市驿机场飞赴梁山机场(今重庆梁平),至长寿县属石晏麒麟寺,由于天气骤变,四架飞机共14人全部碰山失事,殉职。当年全被安葬在重庆南山空军坟(现今军抗战烈士陵园),黄汉儒安葬于86号墓地</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营救美军飞行员</p>  <p class="ql-block">驼峰航线。展厅中,一架绿色飞机模型停放在模拟的山地环境中,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飞虎队在复杂地形中执行任务的艰难与英勇。</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展示了多个美援华空军标志,包括第十四航空队、中美混合联队等。每个标志都有独特的图案和文字,象征着中美两国在抗战中的紧密合作。</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一排印有“FLYING TIGERS”字样的夹克挂在衣架上,颜色多样,风格各异。背景墙上,关于飞虎队的文字介绍,能感受到那些飞行员的热血与激情。</p>  <p class="ql-block">1945—1946,搭乘美军军机进出太行山的中共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陈纳德将军的生平简介展板上,记录了他来华的时间、在中国的活动以及与陈香梅的婚姻。照片中,他不同时期的形象让我更加立体地了解了这位传奇人物。</p>  <p class="ql-block">驼峰航线的四位美军指挥官。驼峰空运的历史,艰难辉煌的岁月,飞机穿越崇山峻岭,将物资运送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一件展示在玻璃柜中的美国军装,上面有多个徽章和勋章,包括美国国旗徽章、美国陆军徽章、飞行徽章等,显示出其军事背景和荣誉。</p>  <p class="ql-block">飞虎队与中国飞行员、重庆陪都各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习近平强调,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