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参加在列治文山市Green Park Boynton house, 举办的Forgotten Ally from the far East - 二战时期的文物展览。 展览不仅包括中国战场的文物, 更有飞虎队,远征军,东亚战场,加拿大,美国抗战时期的大量海报、文献、杂志等等。然后我们回顾一下80 年前的东亚和北美的那段历史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珍贵的加拿大华裔参加二战时期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方振武将军访问美国期间, 受到当地华人的热情接待。原名方运策,字叔平。安徽寿州(今寿县)人。早年毕业于安庆武备学堂,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历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师长、军长、军团总指挥、济南卫戌司令、安徽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等职。后因从事反蒋活动被软禁,1931年获释,寓居上海。1933年到张家口,5月与冯玉祥等发起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军委会常委、北路前敌总司令、抗日救国军总指挥,率部与日血战,先后攻克康保、宝昌、活源、多伦等地,举国振奋。8月,冯玉祥被迫通电撤销抗日同盟军总部,方与吉鸿昌继续坚持抗日。10月失败,潜往天津。1941年12月18日,在广东中山县被国民党特务杀害。</p> <p class="ql-block">这是飞虎队克莱尔·李·陈纳德(英语:Claire Lee Chennault,1890年9月6日-1958年7月27日[36]),美国空军将领、飞行员,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康麦斯。</p><p class="ql-block">1917年起,陈纳德曾在陆军和陆军航空队服役。1936年被宋美龄任命为中国空军顾问,帮助建立中国空军。1937年退役后来华任国民党政府航空委员会顾问。1941年组织美国志愿航空队(亦称“飞虎队”),对日空战。次年重入美军服役,担任准将司令。1943年志愿队航空队改组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任少将司令。指挥中缅战区的对日空战。1945年7月辞职,8月返美,被授予青天白日大蓝绶带。</p> <p class="ql-block">这是加拿大支持二战中国的国债销售图片, 图片中为顾维钧先生!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男,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华民国外交家。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历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外交总长与国务总理、署理大总统、国民政府驻法国、英国大使、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1985年于美国纽约逝世,享寿97岁</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国护士撰写的英美两语的医疗手册!</p> <p class="ql-block">这是赛珍珠写给捐款人的信件。 赛珍珠[1](英语:Pearl Sydenstricker Buck,直译为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巴克,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美国旅华作家,曾凭借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于1932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后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第一位女作家,以及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国二战期间, 关于中国的宣传海报以及国军军服!</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国时代周刊关于蒋介石先生,宋美龄女士,以及汪精卫的报导!</p> <p class="ql-block">这是可口可乐公司当年做的中美友好的海报!</p> <p class="ql-block">这是Life 做的关于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中缅公路上,道奇汽车的中英文维修手册! 大部分司机都是来自南洋的华人志愿者,很多人都牺牲在中缅公路上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驼峰航线上的中美空军飞行员!“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驼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它的海拔高度高于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DC-3、 C-46、 C-47)最大爬行高度,这里是中国至印度航线的必经之处。通过这条运输航线,中国向印度运送派往境外对日作战的远征军士兵,再从印度运回汽油、器械等战争物资。“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加拿大在二战期间, 为中国战场生产的轻机枪弹药盒!</p> <p class="ql-block">这是雷锦天欢迎温哥华欢迎陶行知先生, 白求恩大夫随后认识陶行知先生, 参加中国的抗战!</p><p class="ql-block">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景星学社社员。</p><p class="ql-block">陶行知于1908年考入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7年起创办晓庄师范学校;1929年被圣约翰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陶行知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1933年与厉麟似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34年,与陈望道等共同发起大众语运动[47];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5]1946年7月25日因长期劳累过度于上海逝世,享年55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京市的旧地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罗卓英将军的委任状, 以及远征军的饭盒!1937年任广州行营参谋长、第十五兵团司令。同年率部北上参加淞沪会战。后升任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十八军军长、第十六军团军团长、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进行南京保卫战。1938年任武汉警备副总司令、总司令,参加武汉保卫战。1939年调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与日军战于南浔线。不久以原职升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率部防守赣北[10]。1941年指挥所部进行上高战役,获得“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的胜利[14]。随后参加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予日军以重创。1942年调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10]。由于与史迪威不和,未取得突出战绩。</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云南腾冲发现的日军钢盔,后被老百姓改成勺子!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处的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在腾冲战役中阵亡的将士而修建的墓园,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陵园。1996年,国殇墓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7年,被云南省委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川军团出川抗战士兵的烟斗,上面刻有抗战必胜等的字样!出川抗战的概况;</p><p class="ql-block">参战人数与牺牲:</p><p class="ql-block">川军八年抗战期间,共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其中64万余人伤亡,参战人数和牺牲人数均居全国之首,这彰显了川军将士的英勇悲壮。</p><p class="ql-block">主要战场:</p><p class="ql-block">川军主要活跃在华北、上海、武汉等多个战场,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p> <p class="ql-block">这是黑龙江马占山将军抗战时期, 牺牲的战士的照片!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17]),字秀芳。中国抗日爱国将领[15]、民族英雄[20][24][30]。直隶省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生于奉天府怀德县(今吉林省公主岭市)[13]。[1][2]</p><p class="ql-block">马占山早年为绿林头目,后被清廷收编,升至奉天后路巡防队哨长。民国建立后,历任中央骑兵第2旅连、团长,奉军第17师骑兵第5旅旅长、骑兵第17师师长、骑兵第2军军长,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黑河警备司令等职[15]。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张学良委任为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不久后率部在泰来、江桥等地抗击日本侵略军[13]。后因力尽援绝,撤至海伦[15]。1932年2月诈降日军[2],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和伪满洲国军政部总长[15],4月通电反正,任黑龙江救国军总司令,打击日伪军。后在日军进攻下退入苏联境内[2]。1933年返回上海,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闲居天津。1936年授陆军中将[15],并参与“西安事变”[2]。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率部转战晋、绥、陕等省。1945年6月任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曾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因见国民党军大势已去,称病寓居北平(今北京)[15]。后抱病与邓宝珊等力促傅作义起义,为促进北平和平解放做了有益的工作。1950年病逝于北京,终年65岁[13]。</p> <p class="ql-block">这是淞沪抗战时期的珍贵照片!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后,中国政府主动发动淞沪会战,但对其战略意图与影响效果学术界仍存在争议[10][11][12][13]。对此日本从本土陆续增兵以解救其在上海被围困的海军陆战队。日军在南方又集中兵力约28万人,陆海空三军联合猛烈进攻上海、南京地区[14]:37。上海日军初仅陆战队1万人,中国陆军4万人,空军轰炸日本军舰;此后双方陆续增兵,国军虽不惜牺牲,终不抵日本炮火[15]:664。上海是中国当时首都南京的门户,又是中国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16]:283。国民政府在此地指挥军队顽强抵抗[14]:37。前线官兵表现英勇作战精神,在日本军猛烈炮火下牺牲巨大[14]:37。日军原以为战争会很快结束,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没料到在上海地区战争持续三个月[14]:37。中国军队以硬打硬拼式单纯防御,来对付优势装备日本军,在战略上不利;1937年11月12日,日军攻陷上海[14]:37。华界受到破坏待日后重建,而上海未受战火波及的租界一带,战后则进入“畸形繁荣”的孤岛时期。</p> <p class="ql-block">这是日军对我中国军民的屠杀暴行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南京审判时的证人证词!谷寿夫,日本陆军中将,侵华日军乙级战犯,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p><p class="ql-block">谷寿夫(1882年12月23日—1947年4月26日),男,日本冈山县人,日本陆军中将,侵华日军乙级战犯,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曾参加日俄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派往中国,在华北他就纵容部队烧杀劫掠。淞沪会战期间率军绕道杭州湾登陆。1937年12月12日率所部由中华门侵入南京,并伙同第16师团、18师团、114师团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p><p class="ql-block">1947年2月6日在南京军事法庭公审,3月10日法庭宣判处死刑[5],谷寿夫不服,提出上诉。1947年4月25日蒋介石批示维持原判,4月26日在南京雨花台被依法枪决,终年64岁。</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军发布的海报!</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战中的国军女兵!</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四军的女医生!</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中缅公路上运输的马拉车队!</p> <p class="ql-block">这是日军的宣传海报!</p> <p class="ql-block">这是淞沪抗战的法租界大门, 阻止华人入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远征军在怒江上建立的铁锁渡桥!</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军民在修建中缅公路!</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二战期间,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军民修建机场!</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先生,李宗仁将军,<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应钦将军的照片,以及何应钦将军在日军</span>投降书上签字!</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国旗当年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二战老兵勋章!</p> <p class="ql-block">日军在各地的投降书!</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在开罗召开了开罗会议,并发表了《开罗宣言》;在波茨坦召开了波茨坦会议,并发表了波茨坦公告。开罗会议旨在协调盟国对日作战的方针及战后处理,而波茨坦会议则是在德国战后占领和重建问题以及对日战争的最后处理上达成一致。</p> <p class="ql-block">日军的投降照片!</p> <p class="ql-block">感谢我们年轻的收藏家,对历史的研究和对二战期间文献文物的搜集整理! 历史不能忘记, 以史为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