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记高三第一次教研活动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龙华区第一次高三英语教研活动,如一场及时雨,为深圳市红山中学高三英语备考拨开迷雾。 回顾这场从下午二点十五分至六点不停歇的分享中,感受到深圳市艺术高中田多元这位专家的实力、体力和魅力,深刻地领悟到<b style="color:rgb(237, 35, 8);">“0.0. 后”</b> 这三个简洁的字符,背后藏着深刻的教育智慧。</p><p class="ql-block"> 田多元老师就像一位<font color="#167efb"><b>00</b></font>后的专家,近4小时地分享,传递出她对教育事业极致的投入与热忱,这份坚守与执着,让我们红山中学的各位同仁对 “教育者的深耕” 有了更直观地认知;“<font color="#167efb"><b>清零</b></font>” 的教研心态提醒红山人,唯有放下固有经验,以纯粹的学习者姿态聆听、思考与融合,才能真正吸收知识、实现专业积淀;而 “<b><font color="#167efb">后动</font></b>” 的要求,则督促红山人将今天讲座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从听说读写各备考维度足一落实,在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田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在实践中拓展教学思路,寻求提升途径。</p> <p class="ql-block">一、以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清零”</b> 心态,破解外语备考三大核心命题</p><p class="ql-block"> 在教研活动中,田多元老师借助围绕外语备考的本质、性价比与高考考法三大核心命题展开讲解,红山高三英语团队成员们以 “<font color="#167efb"><b>清零</b></font>” 的学习心态全身心投入,摒弃过往碎片化的备考认知,在系统梳理中构建起更清晰的备考框架。</p> <p class="ql-block">(一)<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重识外语备考本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回归 “输入 ——输出” 的认知逻辑。</span>外语学习的心理认知过程始终围绕“Input(语言理解)”与”Output(语言表达)” 展开,这一观点让我们重新审视外语备考的本质, 并非单纯的考点堆砌,而是遵循并运用语言认知规律。在 “Input” 环节,语言理解始于“音 —— 形 ——义” 的解码,从基础的 “形 ——义” 对应,到复杂的语篇逻辑梳理,每一步都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基石,<font color="#167efb">田老师特别强调学生会读这每个单词</font>;而“Output” 环节的语言表达,本质是 “认字解码” 与 “写作编码” 的结合,需要学生将输入的语言知识转化为精准、连贯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们意识到,过往教学中有时过度侧重 “输出” 训练,却忽视了 “输入”环节的扎实铺垫。例如在词汇教学中,仅让学生背诵单词释义,却未强化 ”音——形 ——义” 的联动记忆,导致学生在阅读中虽“认识”单词,却无法快速解码其在语境中的含义;在语篇教学中,急于分析答题技巧,却跳过对语篇“主题 + 结构 + 逻辑”的深度解读,使得学生难以把握语篇命题规律,答题时只能依赖“语感”而非理性分析。备考本质的厘清,为后续教学指明了方向:必须回归“输入为基、输出为果”的逻辑,在基础环节夯实“解码”能力,才能为高效 “编码”筑牢根基。</p> <p class="ql-block">(二)<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聚焦备考性价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以“考点权重”锚定教学重点。</span><font color="#333333">“</font>外语学科性价比” 是此次教研的核心议题之一,专家通过 “考点权重与题区性价比分析”“高考真题分析”,让我们清晰看到:不同考点在高考中的占分比重、考查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备考需避免 “平均用力”,要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 “高权重、高性价比” 的考点上。</p><p class="ql-block"> 例如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的 “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 以及写作的 “内容完整性”“语言准确性”,是占分比重高、提分空间大的 “高性价比” 考点;而<font color="#167efb">某些偏难的语法点(如特殊句式的复杂变形)以及部分单词的变形记忆</font>,考查频率低、掌握难度大,性价比相对较低。过往教学中,我们曾陷入 “面面俱到” 的误区,在冷门考点上花费过多时间,导致学生对核心考点的掌握反而不够扎实。通过真题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 “高考到底考什么”—— 对基础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对语篇逻辑的准确把握;“怎么考”—— 以语篇为载体,将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能力融合考查。</p><p class="ql-block"> 这一认知让我们调整后续备课组教学及个人教学计划:在备课环节,会先梳理近 5 年高考真题中各考点的出现频率与占分比例,将 “词汇思维意识”“语法思维意识”“语篇命题规律” 作为教学重点。例如在词汇教学中,优先讲解高考高频词的多义性、搭配规律;在语法教学中,聚焦 “解码长难句” 的核心能力,通过分析真题中的长难句结构,帮助学生掌握 “找主干、析修饰” 的解题方法,助力语篇理解效率提升,让教学更具针对性、更显性价比。</p> <p class="ql-block">(三)<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解构高考考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把握 “思维能力” 的考查核心。</span>田老师强调,高考外语考查的不仅是知识储备,更是 “词汇思维意识”“语法思维意识” 与 “语篇思维意识” 的综合运用。</p><p class="ql-block"> “词汇思维意识” 要求学生不仅认识单词,更能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变化、搭配逻辑。田老师充分展示学生日常听写词汇的照片、学生学习词汇后做的思维导图及重点拓展词汇的照片,生动有效地诠释词汇语境教学。</p><p class="ql-block"> “语法思维意识” 则体现在对长难句的解码能力上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快速提取核心信息,这是准确理解语篇的关键;而 “语篇思维意识”,是对语篇 “主题 + 结构 + 逻辑” 的整体把握,也是高考命题的核心依据(如阅读理解的主旨大意题、七选五的衔接逻辑题,均围绕语篇思维展开考查)。</p><p class="ql-block"> 在红山2026届高三复习教学中,要加强“思维意识” 的培养,例如在讲解阅读题时,更多是 “对答案、析选项”,却未引导学生分析 “命题人为何在此处设题”“选项设计的逻辑是什么”;在写作教学中,仅关注 “句型是否高级、词汇是否新颖”,却忽视了 “内容与主题的契合度”“段落间的逻辑衔接”。通过此次教研,红山高三备课组同仁深刻认识到:高考考法的本质,是对 “思维能力” 的考查,后续教学需从 “知识传授” 转向 “思维培养”,让学生在解题、写作中主动运用词汇思维、语法思维、语篇思维,真正适应高考的考查要求。</p> <p class="ql-block">二、以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后动” </b>姿态,将教研所得落实于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 "0.0. 后" 的 “<font color="#167efb"><b>后</b></font>”,着重强调 “<font color="#167efb"><b>行动落实</b></font>”—— 将教研中学到的理念、方法,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田老师倡导”<font color="#167efb">慢就是快</font>“,润物细无声,切勿盲目赶进度,功夫在平时。使用 “IDME 方式”,拓展日常复习教学中。例如:在外研版必修一第一单元“A new start” 复习课中, 使用"5E"环节,带领学生回顾课文中关于”校园生活场景“的描写片段,提取其中的 “感官描写(视觉:the sun shining through the window;听觉:the laughter of classmates;触觉:the warm breeze)”“细节描写(the teacher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the students taking notes carefully)” 以及 “情感融入(excitement about the new semester,nervousness about the first class)” 等写作元素,同时结合高考真题中 “场景描写” 的命题规律(如多考查"校园生活""日常生活"场景,注重"细节真实""情感真挚"),为学生搭建 "输入框架”。</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运用 “词汇思维意识” 分析片段中的高频词汇(如 “describe”“feel”“notice”)的搭配用法,运用 “语法思维意识” 拆解描写句中的长难句(如 “While the teacher was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I noticed that my deskmate was taking notes carefully,with a smile on his face.”),帮助学生理解 “如何通过语法结构实现场景的连贯呈现”;同时,结合语篇思维意识,分析片段的 “主题(new start 的期待与不安)” 与 “结构(从整体场景到局部细节)”,让学生把握场景描写的逻辑脉络。</p><p class="ql-block">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与高考真题的考查要求融合,自主设计 “新学期第一天教室场景” 的描写框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情感体验调整细节,体现 “个性化融合”。</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 “Output(输出)” 环节,学生完成场景描写后,结合高考写作的 “内容完整性”“语言准确性” 标准进行点评,重点关注 “词汇思维” 的运用(如是否使用合适的场景词汇)、“语法思维” 的体现(如句子结构是否清晰、连贯),同时引导学生相互点评,借鉴他人的优秀细节描写,实现 “输出 ——反馈 ——再提升” 的闭环。这堂复习课的实践让我看到:将教研所得与教学实际结合,不仅能让课堂更具深度,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考点如何落地”。</p> <p class="ql-block">三、在 <b style="color:rgb(237, 35, 8);">“0.0. 后” </b>的循环中持续成长与发力</p><p class="ql-block"> 此次高三第一次教研活动,是一次 “清零 ——学习 ——行动” 的成长之旅。如“<font color="#167efb">00</font>”后一样的田老师的投入让我们敬畏,“<font color="#167efb">清零</font>” 心态让我们收获新知,“<font color="#167efb">后动</font>” 实践让我们检验所得。在后续的高三英语复习备考中,我们会始终以 “<font color="#167efb">0.0. 后</font>” 的姿态,不断深化对备考本质、性价比、考法的理解,将 “词汇思维”“语法思维”“语篇思维” 的培养融入每一堂课,在 “输入——输出” 的教学逻辑中,帮助学生高效备考,也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收集学生在 “IDME方式” 实践中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让教研成果真正服务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备考,助力他们在英语学科上实现 “性价比最大化” 的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