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缤纷记”佳作展

且听风吟

<p class="ql-block"> 提线木偶“活”了</p><p class="ql-block"> 周末,我去看了一场提线木偶戏,台上的木偶明明是个小木头人,却像活了一样!</p><p class="ql-block"> 木偶被线拉着,会动,表演的是小沙弥下山,很搞笑。</p><p class="ql-block"> 表演开始时,那个叫“小沙弥”的木偶乖乖地躺在舞台上睡觉。只见老爷爷演员的手指轻轻一动,小沙弥就“唰”地一下坐了起来!它伸了个懒腰,线一拉,它的手就举得高高的。老爷爷的手指灵活地抖动着,那些透明的线好像有了魔法。小沙弥开始走路了,它一会儿蹦蹦跳跳,一会儿不小心摔了个大屁墩,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神奇的是,它居然还会自己敲木鱼!老爷爷一提线,它的手就准确地拿起小槌子,“咚咚咚”地敲起来,节奏一点都不错。</p><p class="ql-block"> 木偶的动作和木鱼的声音配合得天衣无缝。表演结束后,我还上台摸了摸小沙弥,它的衣服是丝绸的,滑滑的,木头身体硬硬的。我试着提了一下线,好重啊!真不知道表演的爷爷是怎么让它们变得那么灵活的。</p><p class="ql-block"> 原来,让木偶“活”起来的秘密,就藏在老爷爷那双神奇的手里。这真是一场手指尖的魔法表演!我们泉州的提线木偶真是太酷了,我已经把它选为“班级观察家”展板的作品啦!</p> <p class="ql-block"> 石花膏的“变形记”</p><p class="ql-block"> 今天,妈妈带我去吃石花膏。店里的阿姨从一个大盆里捞出一大块透明的东西,像一块滑滑的果冻,这就是石花膏。</p><p class="ql-block"> 阿姨用一把奇怪的刨刀,在上面刮啊刮,就刮出了很多条条,放在碗里,加上糖水,很好吃。</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石花膏超级神奇!它静静地泡在水里时,是一大块,像一块透明的玉石,摸起来凉凉的、滑滑的,还很Q弹。可是当阿姨拿起那把带有很多小洞的刨刀,在上面“唰唰唰”地刮几下之后,它就完全变样了!它从一大块变成了无数条细细的、长长的丝,像透明的粉丝一样堆在碗里。再加上一勺蜂蜜水,撒上绿豆和芋头,哇,一碗清凉解暑的石花膏就做好了。</p><p class="ql-block"> 我用勺子舀起一口,放进嘴里,不用嚼,它就滑进了我的喉咙,甜甜的,凉凉的,夏天的炎热一下子就被赶跑了!妈妈说,石花膏是从海里的石花菜熬出来的,大海的味道变成了这么美味的甜品,真是太奇妙了!</p><p class="ql-block"> 吃着甜甜的石花膏,我心里也甜甜的。这是我们泉州人才有的美味,我真自豪!</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石塔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我和爸爸去开元寺,爸爸说要看高大的石塔,而我却发现了石塔上许多有趣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塔很高,是石头做的,上面有很多小佛像。这座石塔像一位巨人,穿着一件用石头做的、满是花纹的古老衣服。我凑近看,发现它身上的“花纹”原来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石雕!有的是一位威武的将军,骑着大象(爸爸说那是“普贤菩萨”);有的是一只调皮的小猴子,躲在角落里,好像在和谁捉迷藏;还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鸟,它的羽毛刻得细细的,好像下一秒就要“嗖”地一声飞上蓝天。</p><p class="ql-block"> 我伸出小手,轻轻摸了摸塔身,石头的感觉粗粗的、凉凉的,仿佛在告诉我它已经八百多岁了。我闭上眼睛,仿佛听到了风吹过塔顶铃铛的声音“叮叮当当”,好像是在为这些古老的“朋友”唱歌。一群鸽子“扑啦啦”地飞过来,停在塔檐上休息,它们也是石塔的好朋友吧?</p><p class="ql-block"> 站在塔下,我感觉自己很渺小,但又觉得很安心。这些古老的“朋友”一直守护着我们泉州,我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小朋友听。</p> 我的观察手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