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连载】 ‍第一桶金

大爱无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7年10月参加工作后,我一直依靠工资维持生存,养家糊口。由于文革动荡,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崩溃边缘,长时间未给职工涨工资,致使多年来我一直是低工资。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才涨了一级工资,每月挣45.2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离开工厂到机关工作后,工资也不高。当时既要抚养一双儿女,又要每月给我的父母10元钱赡养费,尽管精打细算,不敢浪费一分钱,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有时候甚至到了寅吃卯粮,举债度日的地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人下海经商发了家,也有人养君子兰致了富,这些也曾使我心旌动摇。1985年我也下狠心投了一点本钱,想靠君子兰挣点钱补贴家用。随着君子兰热迅速退烧,我也发财梦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组织省会城市秘书长在广东汕头特区开会,我代表赵文彬秘书长去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我顺路去了一趟深圳考察。深圳全民炒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种报纸、书刊中报导的一些人因为买卖股票而短期暴富的事例更是令我震惊,从此我对有关股票的知识和信息开始留意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约1992年3、4月份的一天,我当时任调研二处处长,主管领导王邦国让我到他的办公室来。我一进屋,他就说:“兴义,哈尔滨医药集团正在发行股票,年息百分之十几,利息挺高。医药集团职工购买积极性不高,在本集团内融资计划很难完成,因此向社会发行一部份。我觉得哈药股票值得买,你同二处的同志们说一说,大家谁想买就把钱统一收上来,我可以帮助买回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到处里我把王主任的意见向大家做了传达,并结合深圳见闻表达了应该购买的导向性意见。回到家里我向妻子谈了想购买哈药股票的意见,她虽对股票知识一无所知,却坚决表示支持。当时家里有2500元,是给孩子上大学准备的学费和生活费,于是决定用来买哈药股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有了发财的机会不能独享,我的兄弟姐妹,妻子的弟妹和母亲都分别进行了通知。我的家族中大哥的经济条件最好,但因为正在装修房子用钱没有买,五弟、六弟没闲钱,妹妹认为买股票不如买国债也没有买,只有四弟买了一些。第二年3月哈药即将上市的消息传开,黑市上哈药股票涨到每股3.5元,大哥和三弟各买了350股。妻子的亲属中,当时她妹妹有6000多元的存款,但是说要用来开饭店不能动,只有岳母和小弟分别买了1000股和1500股。</span></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股票大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2年8月下旬的一天,市委书记田凤山带领的南方考察团结束了考察,召开最后一次全团会议。会议结束后,团主要领导刚走,参加考察的医药集团副总经理张辉煌告诉大家:“哈药集团决定给考察团全体成员每人3000股哈药股票额度,回哈尔滨后可去哈药集团财务部购买。”这样我又购买了3000股哈药股票。</span></p> <p class="ql-block">哈药股票帐户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3年6月29日,经过大量工作,哈药股票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根据证监会的有关规定,1992年发行的哈药股票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所发行的6000万股可以全部上市交易。由于市政府很多干部购买了哈药股票,市委、市政府特意发了通知,当天不允许机关干部去证券交易所。市政府办公厅为了防止干部违规去交易所,特意安排全体职工去烈士纪念馆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挂牌上市仪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哈尔滨市证券网点少,哈药股民多,6月29日哈药上市这天,烈日炎炎下每个证券营业部都排起了长队,由公安干警维持秩序,股民分批入场交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自己不能入场,岂不错失了第一次赚大钱的机会,我就委托夜大同学、好友刘鹏代我进行交易。我们约好,无论股价高低都要给我卖掉1000股,以便用来还欠款和改善生活。参观过程中,我一直心不在焉,焦急地等待消息。中午吃完饭,我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刘鹏的电话。他兴冲冲地告诉我:“哈药一开盘就17元多,最高冲到每股23.98元,上午11点左右,股价回落到20元时我给你卖了1000股。”</span></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证劵交易实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仔细一算,去除交易费用,每股收益20元左右,可净收入2万多元。2万元在20世纪90年代的哈尔滨市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足可以使我的家庭生活从为生存而挣扎的普通水平上升到一个吃穿不愁的新台阶。我終于淘到了第一桶金,我家的经济从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附录 生命旅途 第三章 机关岁月(66)</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