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九三阅兵与美国国防部更名看本质

陈心巨

<p class="ql-block">九三阅兵与美国国防部更名:大国态度的鲜明对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陈心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国九三阅兵与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深刻折射出两国不同的大国态度,也为解读当下国际局势提供了重要视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九三阅兵既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中国军事实力的直观展示。“东风-61”“巨浪-3”构建“三位一体”战略威慑,“鹰击”系列高超声速导弹、反无人机激光武器等集中受阅,彰显中国军队信息化智能化作战能力的跨越。这一发展基于正当防务需求,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体现,尽显负责任大国担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反观美国,将国防部改回“战争部”并非简单更名。历史上,1789年设立的战争部伴随美国军事扩张,1947年更名国防部是为塑造“和平维护者”形象;如今恢复旧称,本质是特朗普政府国防战略激进转向的信号——既服务于“重启黄金时代”的政治宣传,试图借历史“战绩”重塑美军威慑力,也为推进保守派议程、巩固自身政治基本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国际影响看,二者差异显著。中国以实力护和平,用强大国防遏制战争风险;美国更名则可能意味着更多资源投向战争准备,甚至增加主动挑起冲突的可能,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旋律相悖,加剧国际局势紧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鲜明对比下,中国始终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实力捍卫和平;美国举动则暴露其对自身地位的焦虑与战略冒进。全球化时代,各国休戚与共,国际社会需要和平建设者而非冲突制造者,美国唯有摒弃霸权思维、回归合作正轨,方能契合人类共同利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