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9日上午,参观游览完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馆”,乘索道上旗顶山游览“旗顶山炮台”。</p> <p class="ql-block"> 威海刘公岛炮台是清末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的核心防御设施,主要包括东泓炮台、公所后炮台、旗顶山炮台等6座永久性炮台,建于1888-1890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刘公岛炮台群是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李鸿章主导建设,德国工程师汉纳根设计。</p> <p class="ql-block"> 甲午战争中,炮台群曾重创日军舰队,但最终因日军从陆地迂回攻击而失守。</p> <p class="ql-block"> 旗顶山炮台建于1890年,由北洋海军德国军事顾问汉纳根设计,海拔153.5米,为刘公岛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 该炮台配备4门24厘米口径德国克虏伯平射炮,射程达6000米,炮身安装在可360度旋转的圆形轨道上,火力覆盖威海湾南北两海口。</p> <p class="ql-block"> 作为北洋水师炮台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其战略价值体现立体火力网:既可俯瞰全岛形成交叉火力,又能与岛内其他炮台及威海湾两岸炮台联动防御。</p> <p class="ql-block"> 地下260米通道连通弹药库与炮位,采用花岗岩砌筑、水泥灌浆工艺,配备通风系统和蓄水池,实现弹药快速输送与人员隐蔽。</p> <p class="ql-block"> 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该炮台参与击退日军多次进攻。</p> <p class="ql-block"> 战后部分设施被英国殖民者改建,现遗址保留4个炮位及兵舍、掩体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已在原址复制展示克虏伯大炮,开放地下通道供游览。</p> <p class="ql-block"> 参观游览完刘公岛“旗顶山炮台”,乘索道下山后,前往参观游览“定远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