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城嘉峪关景区

王昌威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明代开国名将冯胜主持修建,历经168年逐步完善。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塞,嘉峪关是中原王朝抵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因关城建在嘉峪山麓,地势险要,故名“嘉峪关”。嘉峪关还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p><p class="ql-block"> 1987年,嘉峪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关城呈梯形,周长约733米,高约11.7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等部分组成,结构严谨,易守难攻关城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接黑山悬壁长城,南连天下第一墩(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第一个烽火台),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是长城文化的代表之一,见证了古代中国的军事防御智慧和民族交流历史。同时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嘉峪关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  主要参观景点有关城景区:包括嘉峪关城楼、游击将军府、文昌阁、关帝庙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悬壁长城:在嘉峪关西城墙向北望可以看到,位于黑山之上,因陡峭如悬而得名,是嘉峪关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长城第一墩:明代长城西端的起点,是一座巨大的黄土墩台。位于嘉峪关城楼南面约7.5公里。</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嘉峪关当天,天穹低垂,灰蒙蒙的云层压向无垠的戈壁。北面城墙外,不远处电厂的烟囱冒着经过环保处理的青烟,在阴天的衬托下格外醒目,疑似“大漠孤烟” ,在浩瀚无边的沙漠,如历史叹息般蜿蜒升腾。</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巍然矗立,<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片苍凉与壮阔交织的天地间,</span>仿佛是一位披甲执戈的老将,静默地守护着千年的烽火记忆。</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关城外<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瓮城附近</span>的关帝庙与古戏台是明清时期戍边将士、商旅和当地居民重要的精神寄托和娱乐活动中心,面对面相邻而建,构成了一个集宗教、文化与社交于一体的场所,一静一动,共同见证了昔日的戍边生活与丝路繁华。</p> <p class="ql-block">  沧桑刻痕,时空交错。墙体上风化出的裂痕如老人手背的青筋,铭刻着六百余年的霜雪与烽烟。触摸那些深浅不一的箭坑和凿痕,仿佛能听见左宗棠西征时的马蹄,冯胜督建关城时的夯土号子。时间在此地仿佛凝滞,唯有关城的的文化被时空记忆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后记:25日下午游览张掖七彩丹霞后,由张掖丹霞景区西门广场出发,向西行程220公里,到达嘉峪关市,晚上住宿嘉峪关。26日上午是阴天,刚入景区时有漂有零星细雨,过了一会儿就天公作美雨停了,我们用一上午的时间参观了嘉峪关。下午向西南行程370余公里,中途打卡“大地之子”地标,沿途多是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傍晚到达敦煌市,逛了敦煌热闹繁花的夜市,住宿敦煌。</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