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8.11.今天早起,我们到网红早市看看。</p> <p class="ql-block">瑷珲历史陈列馆是黑河重要的历史文化场馆,以丰富的文物与史料展现瑷珲的历史变迁,具有深厚的边境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瑷珲历史陈列馆外的人物雕塑以历史场景和人物精神为核心,串联起中俄边境的沧桑过往,传递“守土卫国”的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黑河早市是一座充满烟火气的宝藏之地。天刚蒙蒙亮,这里就热闹起来。街道两旁,摊位一个挨着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颇具特色的手工艺品,精致小巧,仿佛在诉说着当地的故事;各种美味的小吃香气四溢,勾着人的味蕾。新鲜的食材、特色的干货,从生活所需到特色好物,应有尽有。人们穿梭其中,或挑选,或交谈,在喧嚣中感受着属于黑河早市独有的生机与活力,这里是了解黑河市井生活的一扇生动窗口。</p> <p class="ql-block">黑河早市的鱼摊格外热闹。各式各样的鱼铺满摊位,有活蹦乱跳的,也有刚被打捞上来、还带着水泽气息的。摊主熟练地处理着大鱼,刀具划过鱼身,动作干脆利落。旁边还有不同品种的鱼被整齐摆放,吸引着不少市民驻足挑选。</p> <p class="ql-block">黑河是中国南北人口地理分界线的北端起点,该线的南端终点为云南省腾冲市,合称“黑河—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他提出的“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重要界线,对研究中国人口、经济等分布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矗立在此,不仅是对胡焕庸学术贡献的致敬,也成为黑河一处具有文化与科学意义的地标,吸引着人们了解他的事迹与“胡焕庸线”背后的地理奥秘。</p> <p class="ql-block">2001年,黑河市爱辉区率先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引入的优质树种,它在俄罗斯广受欢迎,是当地城乡绿化的标志性树种。黑河爱辉区更因种植广泛、品种丰富,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花楸第一乡”称号。如今,中俄林业科技合作园区已繁育保护180余个树种,花楸从异国苗木成长为黑河生态与文化的“金名片”,续写着两岸“一江两岸共绿树”的友好故事。</p> <p class="ql-block">黑河中俄民族风情园,它坐落于黑河市西郊,紧邻瑷珲历史陈列馆,是一处以中俄跨界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沉浸式体验园区。</p> <p class="ql-block">在充满俄式风情的场景里,与色彩鲜艳的套娃、造型别致的装饰合影,尽显这里独特的异域氛围和游玩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这片花田,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条石板路蜿蜒其中,仿佛是大海里的航线,引着人去探寻美景。那一朵朵花迎着阳光,尽情绽放,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黑河的这片花田美不胜收,大片明艳的花朵在阳光下尽情绽放。站在别致的白色框架、秋千旁留影,每一处都充满了欢乐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中俄民族风情园内的两处网红打卡景观。这些景观巧妙融合了中俄文化元素,既为游客提供了充满浪漫氛围的拍照场景,也进一步凸显了园区“一江两岸,中俄风情”的主题,让人们在游玩中感受跨界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坐在月亮上面,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眺望蓝天白云,金色的花海,感受独特的美。</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精心设计的拍照框,框上写着“我爱黑河 因为这里有你”“夏有黑河”等字样,在拍照框里留影,把它的美留在我们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色彩鲜艳的卡通小狗造型三轮车十分吸睛。黄色、粉色、绿色的车身,搭配可爱的小狗面部设计,充满童趣。我们开着车看更美的风景去。</p> <p class="ql-block">园区的河道水面清澈,能看到水底的石块,两岸绿树环绕,在蓝天的映衬下,仿佛一幅清新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契诃夫大街充满了浓郁的俄式风情。街道入口处的拱门古朴雅致,街道两旁是独具特色的木质房屋,有的房屋外墙还绘有可爱的人物形象,周围绿植环绕,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走在这条街上,仿佛置身于异国小镇,能深切感受到中俄文化交融带来的独特韵味,每一处景致都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影视的取景地,波琳娜家被木质栅栏围起一方小天地,绿树环绕,藤蔓爬满门廊,生机勃勃。屋内,木质结构的空间温暖质朴,壁炉、桌椅等陈设,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在这里生活的闲适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玛利亚的家是木质的结构的小屋,从墙壁到地板,都散发着自然质朴的气息。屋内陈设着古朴的桌椅、壁炉,还有床榻等,营造出一种复古且温馨的氛围。墙上的介绍牌,似乎在诉说着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通向古朴的木屋,木屋外墙上挂着介绍“女兵浴室”的牌子,木屋内部宽敞,木质结构的空间里摆放着长椅等陈设,仿佛在向来次的游客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看到鄂伦春族的撮罗子、图腾柱,还原狩猎文化的原始风貌。</p> <p class="ql-block">漫步俄罗斯风情街,打卡复刻的伏尔加河畔木制教堂与“契诃夫大街”,感受俄式市井气息。</p> <p class="ql-block">离开中俄民族风情园继续向北出发</p> <p class="ql-block">停车休息一下,眼前是宽阔的江面,如镜面般平静,倒映着蓝天、白云与两岸的青山绿树,澄澈又壮美。站在护栏旁,伸手可以摸到俄罗斯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八十里大湾景区(又称“江湾”)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三卡乡江湾村,距呼玛县约95公里,因黑龙江在此形成巨大“S”形江湾而得名——直线距离仅几百米的江面,乘船需绕行八十华里。</p> <p class="ql-block">登上观景塔楼可俯瞰黑龙江蜿蜒如巨龙般穿梭于中俄边境的江湾半岛与俄罗斯萨莫东半岛之间美景,被称为“天下第一湾”“北极小江南”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八十里大湾是黑龙江在中俄边境画出的壮丽弧线,江水如银链般蜿蜒穿梭于苍郁林海与广袤田野间。从高处俯瞰,S形江湾嵌在绿意盎然的大地之上,湛蓝江面倒映着白云,与两岸层峦叠嶂的山林、开阔舒展的草甸交织成画。</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尽情欣赏着八十里大湾的壮美景色,留下与美景相融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望去,江湾或如巨龙盘踞,或似绸带轻飘,尽显界江的雄浑与秀美,仿佛把中俄边境的自然诗意都揉进了这八十里的蜿蜒里。</p> <p class="ql-block">从八十里大湾眺望俄罗斯,对岸是萨莫东半岛一带的广袤原野:宽阔的黑龙江江面如银带横亘,彼岸是连绵的绿色森林与草地,几座俄式小木屋和浅色简易建筑散落其间,屋顶灰白相间,与自然绿意融为一体,如同一幅清新的田园油画。</p> <p class="ql-block">瑷北广场入口处,有俄式风格的建筑,搭配醒目的“瑷北广场”大字,十分引人注目。广场内独特穹顶设计的亭子被绿植环绕,旁边的瑷北邮局,木质的小屋,精致的外观,整体场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仿佛一幅充满异域情调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呼玛县入住这家民宿,带个凉亭小院,不错。</p> <p class="ql-block">呼玛口岸是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1993年5月获批,1994年1月经中俄两国确认开展国际客货运输,对应俄罗斯阿穆尔州乌沙科沃口岸。</p> <p class="ql-block">呼玛口岸的江边,黑龙江江面宽阔浩渺,如一块澄澈的蓝玉铺展在天地间。游船静静停泊在岸边,红旗下的船身与碧水蓝天相映;快艇犁开银波,驶向对岸葱郁的俄罗斯原野,留下一道灵动的水痕。岸边石阶上,几人悠然垂钓,身影在暮色里拉得悠长;远处青山如黛,与天边的流云共绘一幅静谧的界江画卷,尽显中俄边境的雄浑与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呼玛口岸的江边是设施齐全的停车营地,有人支起露营装备,在白桦林旁的砖石路上打造临时小家;也有垂钓者于石阶静坐,等一江星辉入篓。有人吹着悠扬的萨克斯曲,远处青山如黛,与天边流云共织静谧长卷,中俄边境的雄浑与烟火气,在这方水土里悠悠交融。</p> <p class="ql-block">自娱自乐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一床车的游客在旅途中采到了这么大的野生牛肝菌,太少见了。</p> <p class="ql-block">开车自驾从北京来到呼玛口岸江边,“醉美331 中国·呼玛”的标志牌拍照打卡,驻车江畔,伸手仿佛能触到中俄边境的风,满心都是对这方水土的震撼与沉醉。</p> <p class="ql-block">生动的渔猎主题雕塑,表达了老人和孩童合力抬着大鱼,满是收获的喜悦。我来助把力。</p> <p class="ql-block">“中国 173(1)2014”号界碑矗立在红棕色基座上,庄严醒目。界碑后方是宽阔的黑龙江,对岸俄罗斯原野绿意连绵,两棵苍劲的松树分立两侧,蓝天流云下,整个场景既显边境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小郭拍的这组图片太美了:蓝天如洗,形态各异的云朵或如丝缎舒展,或似棉絮轻飘。江面上,游船静静停泊,江水澄澈,将天空与云朵的模样清晰倒映。远处,岸线与绿意朦胧的原野相连,整个景致静谧又开阔,仿佛把天地间的清朗与悠然都汇聚在了这一方江天之间。</p> <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这里住宿不错,饭菜做的不咋滴,这小鸡炖蘑菇多我们牙口不好的人实在不友好呀!</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天空宛如被打翻的调色盘,云霞变幻出绚烂色彩。从粉紫到橙红,层层晕染,铺满天际。街道上,车辆静静停靠,路灯与建筑在霞光里晕出柔和轮廓。远处,树木与山峦的剪影,伴着渐变的天色,这里既有着黄昏的浪漫,又透着小城的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开了一天的车,早些回去休息了,明天前往北极村。</p> <p class="ql-block">2025.8.12.吃过早饭,离开黑河,继续向北,</p> <p class="ql-block">画山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是中俄界江——黑龙江上的一处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画山景区内,林木葱郁,绿意盎然。有着造型独特的艺术装置,如银色的球形吊椅、颇具动感的马形雕塑等,为山林增添了艺术气息。入口处“呼玛 画山”的门廊,古朴又别致,引导着人们走进这片融合了自然与艺术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坐在透明秋千里,仿佛与这片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致融为一体,享受山林间的静谧与清新。</p> <p class="ql-block">画山的林间,“悬浮镜”装置巧妙有趣。木质框架搭配镜面,映出周围葱郁的树木与蜿蜒的树干,坐在其中拍照,为游玩增添了别样的趣味与艺术感。</p> <p class="ql-block">画山的“时空之门”装置很有特色,两扇门敞开着,上方“时空之门”的字样清晰。周围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脚下的石板路延伸向远方,仿佛真的能引领人穿梭时空。</p> <p class="ql-block">登上画山,可俯瞰黑龙江的壮美景色,江面宽阔,水流平缓,对岸俄罗斯的原野风光也能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去观景台看看</p> <p class="ql-block">画山脚下的江水,似一条温润的绸带,在天地间缓缓铺展。江面澄澈如镜,将蓝天、白云与两岸葱郁的绿意,都清晰地揽入怀中,倒影与实景交融,难分彼此。</p> <p class="ql-block">“画山之窗”景观处,白色的窗框造型别致,上方“打开窗户看世界”的彩色字样十分醒目。 推开窗户,舒展双臂,仿佛真的要透过这扇“窗”,将眼前界江与原野的壮美风光,还有天空中变幻的云景,都尽情收纳进视野与心间。</p> <p class="ql-block">坐在“画山之窗”前,闲谈,赏景,将天地盛景与悠然时光都拥入怀中。</p> <p class="ql-block">这里水流舒缓,不见汹涌波澜,只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悠悠流淌,仿佛在默默诉说着界江的岁月悠长,与周边的山水草木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壮美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山体临江而立,山上植被丰富,随着季节更替,色彩会呈现出如画卷般的变化,故而得名“画山”。</p> <p class="ql-block">走出呼玛画山,我们去寻找下一个美景。</p> <p class="ql-block">去往鄂伦春民族风情园的路上,风光无限。蓝天如洗,朵朵白云悠然飘浮,像是大自然随手绘就的棉团。大片大片的绿色田野铺展向远方,生机勃勃。公路平坦宽阔,延伸进葱郁的树林深处,仿佛在指引着人们探寻那充满民族特色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鄂伦春民族风情园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乡鄂族村,总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一处融合鄂伦春族文化与现代旅游功能的园区。</p> <p class="ql-block">鄂伦春民族风情园里,一座座造型独特的“撮罗子”(鄂伦春族传统民居)错落分布在草地上。它们有的以白桦木等为材料,呈现出自然质朴的样貌;有的则装饰着精美的民族图案,色彩与造型都颇具特色。蓝天白云下,这些“撮罗子”与周围的绿树、草地相映成趣,仿佛在诉说着鄂伦春族独特的游牧狩猎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栋房屋的墙面上绘着精美的壁画。画面中,湖水湛蓝,一叶扁舟悠然飘荡,船上有人持桨,岸边林木葱郁,远处山峦隐约。壁画将鄂伦春族与自然相依的生活场景,鲜活地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鄂伦春民族风情园里,几座棕红色的木屋错落有致,屋旁石板小径蜿蜒,四周绿草如茵。</p> <p class="ql-block">撮罗子民宿可为游客提供住宿。</p> <p class="ql-block">老炭窑是一处展示传统木炭烧制工艺的遗址,遗迹由红砖拱券结构组成,排列成列,部分墙体虽有残损,但拱洞形态仍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射箭场为游客提供狩猎体验</p> <p class="ql-block">彩虹公路在广袤天地间延伸,仿若一条绚丽的彩带。行驶在彩虹公路上,音乐响起,给人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愉悦。</p> <p class="ql-block">行驶伴奏的彩虹公路上</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北极村这家民宿</p> <p class="ql-block">雨后,一道彩虹划破天空。</p> <p class="ql-block">晚餐品尝地道的东北菜。</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七星广场位于漠河北极村中心区域,紧邻黑龙江畔,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村内最大的公共活动空间。</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有高大的指南针状雕塑,镌刻“中国漠河”,底部基座标注地理信息,象征中国最北端点;还有一座巨大的白色“北”字造型,与东极抚远的“东”字广场呼应,成为游客打卡地标。</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北邮局(北极村邮政支局),位于漠河市北极村黑龙江大街35号,邮政编码165303,是中国大陆最北端的邮局,也是北极村核心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最北邮局前,有充满趣味的打卡装置。一侧是写着“我是第XXXXXXX个与最北邮局双向奔赴的人”的标识牌,旁边还有卡通形象点缀;另一侧是形似明信片的打卡框,框边装饰着灯带。来到这里必须在此打卡,框内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邮局外矗立着高12米的绿色巨型邮筒(东北地区最大),旁边立有“最北邮局”石碑;建筑为木质外观,充满北境风情。</p> <p class="ql-block">邮局对面是漠河供销社,外观是颇具年代感的木质建筑,透着复古气息。走进内部,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序摆放,从各类日用品到特色货品一应俱全,还有老式的秤具,充满怀旧感。这里仿佛是时光的缩影,既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日常所需,也为游客们提供了感受往昔岁月、选购特色物品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的村头有标志性石碑,石碑上“北极村”三个红色大字醒目耀眼,周围山石错落,绿树环绕。来此拍照留念记录下与北极村的邂逅。</p> <p class="ql-block">村头湖边,古老的水车与红色的风车在水面映出清晰倒影,周围绿树环绕,仿若一幅静谧美好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北极村的夜晚,似被施了魔法。天空中,晚霞的余晖尚未完全褪去,与初现的暮色交织,晕染出梦幻的色彩。街道上,暖黄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了行人的脚步,也给树木、建筑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路边装饰的彩灯闪烁,如繁星坠落人间。</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特色建筑在灯光映照下轮廓分明,巨大的“96”造型灯璀璨夺目,吸引着游人驻足。整个村子在夜色里,既有着北国的静谧,又洋溢着热闹欢快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篝火晚会吸引不少人前来观看。</p> <p class="ql-block">人们不惧寒冷静静的等待篝火晚会的狂欢时刻。我们年纪大了就不凑热闹了,早点休息,明天在村里找北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