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迎志愿军遗骸回家

绿林少校

岳恒俊广宁<div><br></div><div>2025年9月12日,第十二批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我第三次站在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路上—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前迎接先烈回家。<br></div> 沈阳,共和国曾经的重工业城市,洗去铅华,重情重义依旧。<br><br>9月,那么沉重,不堪重负。9.3胜利日,是80年前先烈用热血换来的;9.18国耻日,是94年前国人流血的起始日;9.30烈士纪念日,是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是历代流尽鲜血先烈的纪念日。<br><br>9月12日,母亲又迎回了失去血肉,唯余铮铮铁骨的30个儿子。为9月新增了一份沉重,令人举步维艰。<br> 10月的第一天即将来临,9月流出的鲜血,染红了10月第一天,染红了共和国旗帜。<br><br>9月,初秋,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此时,有谁能想到朝鲜长津湖的寒冷、美军燃烧弹的炽热?谁能想到冲锋路上,头顶炸弹,脚踩地雷,身迎子弹,九死一生,万劫不复之境遇?是最可爱的人经历了这一切,经历了生与死鬼门关,今天,我见到了最可爱的人,他们带着弹孔的遗骸就在我身旁缓缓路过,英雄不语。<br><br>最可爱的人在异国他乡的黄土下,几度春秋,几度风雨,你若不还,我不知英雄事。<br> 曾经的战争战场地韩国,在水一方。<br><br>去韩国打工观光的同胞们,几人知道脚下曾是父辈、爷辈冲锋陷阵的沙场、几人知道脚下黄土中有志愿军遗骸,那是70多年前打过三八线牺牲在战场上最可爱的人,战事紧张,他们没有被带回家,就地掩埋异国他乡。<br><br>多少年过去,韩国捐弃前嫌,上世纪末,韩国通过朝鲜向中国归还志愿军遗骸,不久,朝鲜拒绝韩方后续移送要求。<br><br>本世纪初,韩国成立国防部遗骸发掘鉴识团,开展挖掘朝鲜战争各方遗骸。在鉴识团总部大门右侧的石碑上镌刻着发掘鉴识团的团训——“让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br><br>发掘鉴识团对挖掘出的志愿军遗骨进行详细记录,按照传统方式放入棺椁,并在发掘现场设立临时灵堂,进行悼念。<br> 曾经的敌手,喊出了极具有人类温度的口号,做出了亲人般的祭奠,感人至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br><br>韩国总统朴槿惠2013年访华期间提议向中方送还志愿军遗骨,2014年3月至今已有十二批1011位志愿军遗骸回家。<br><br>令人欣慰的是其中有28位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遗骸从“无名”到“有名”,从“回国”到“回家”。<br><br><br> 遗骸发掘鉴识团一位上校说:“60多年前发生的战争中,双方为了国家成为战场上的死敌,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希望这些烈士也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军人为国献身,国家当然对军人就要有无限的责任。”迎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中韩任重道远,<br><br>军人职业受到军人敬重,向军人致敬!<br><div><br></div><div>向以礼相待志愿军遗骸的挖掘者、祭奠者及送还者致敬!<br><br>我知道,战死异国他乡的还有79年对越还击战中我子弟兵遗骸未归,两国修好,归还军人遗骸体现诚意与敬意。</div> 灵车缓缓驶过,车水马龙的沈城忽然静了下来,万籁俱寂,屏住呼吸,生发敬意,接受灵魂洗涤。<br><br>忠骸路过身旁刹那间,别一样感觉,大丈夫以身许国,不必迎送。我幸存者,以身殉国被敬,感同身受。国礼迎君,我心欣慰。<br>一年一度秋风劲,一年一度迎英烈。<br>年年岁岁平安日,佑我百姓是军人。<br> 9月,勿忘抗敌、勿忘先烈、勿忘国耻,敬重军人、敬重英烈、敬重生命、敬重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