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杭州孤山上的浙江省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一台锈迹斑斑的1511型织布机,一台机器装一个独立的马达,还有自动换梭功能。它被称为中国近代纺织机械的代表,早已经被时代淘汰,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型高效的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和喷气、喷水织机。这两年在织布车间开始使用AI机器人,所有这一切都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在1968年9月17日去一家纺织厂上班时,一走进织布车间,看到的是非常陈旧的老式织布机。它比1511型织布机落后了20年, 光是它的驱动装置就非常落后,在机器声震耳欲聋,灯光昏暗的织布车间里,头顶上有一台大型马达拖动一根二十多米长的笨重天轴,上面安装12只高速飞转的轮子,由12根长长的皮带带动下面12台织布机的运转。当我一走进织布车间,就看到一排排12根从天而降的传送皮带在你眼前晃悠,给你带来一种天生的恐惧感。最可怕的是这些高速运行的皮带经常发生断裂,冷不防从半空掉下来,重重地甩在水泥地上。如果人不幸被皮带砸中,肯定是凶多吉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进厂当艺徒学的就是织布机的修理,一看到那些虎视眈眈的传送带我就心里发毛。带我学习的龚师傅是一位脾气温顺的老法师,他近50岁了,中等个头,有点发胖的身材,整天笑咪咪的。他的技术特别棒,深得车间女工的信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龚师傅把我领到织布车间第一天就给我上了一课,他对我说,这些传送带经常会断裂,造成织布机停止运转,严重影响产量的完成。你要以最快的速度接好皮带,把断裂的传送带对接好,然后重新开动织布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最怕的就是皮带断了,从高空坠落到地上砸到人,这可是性命交关的大事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龚师傅说完还不到一个小时,只听见前方有一根皮带突然断裂,重重地砸向地面,发出一声巨响,吓了我一跳。师傅笑着对我说,说曹操,曹操就到,我给你演示一下修理传送带的秘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跟着龚师傅把断裂的长皮带拖进车间旁边的一个大仓库,里面堆满了织布机的零件和各种易耗备件。师傅把皮带的断裂口剪掉5公分,然后剪了一段新皮带,用链接螺丝把皮带接好。接着和我一起把传送带拖回原地。接下来一幕让我惊呆了。只见他使出浑身的力气把皮带抛到空中,不偏不倚穿进了高空传输轮,很快就修好了。织布机发出快乐的声响,又开始织布了。原来换传送带是个体力活,同时又是个技术活啊。师傅总结经验说,传送带的尺寸要精确到毫米,接口的螺丝要拧紧,安装时要借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车间里的织布机太陈旧了,几乎每天都要断传送带。在龚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高空修理皮带的技术。在掌握了换传送带的技术之后,我对那些在空中飘荡的传送带再也不恐惧了,从此对复杂的织布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开始跟着师傅认真学习修车技术,短短半年时间我就成为一名技术熟练的织布机修理工。在纺织行业的机修工要三年才能满师,由于工作出色我两年就满师了,工资从18元涨到36元。当时的36元也算高工资了,加上每月5元的全勤奖和每天0.15元的夜班费,小日子也过得丰衣足食了。在学生时代,我每月只有25斤粮票,常常要饿肚子。到了纺织厂我每月发35斤粮票,每天吃得饱饱的,加上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我成了令人羡慕的的工人阶级一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龚师傅给我上了踏进工厂的第一课,让我从一名普通的学生转化成“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一份子。我自始至终对师傅充满了敬意和感激,我俩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我经常上师傅家做客,师傅有三个聪明漂亮的女儿,年龄比我小十来岁。应她们的要求,我经常帮她们写写作文。有一天师傅突然对我说,小施,我三个女儿都喜欢你,你可以选一个你喜欢的,做我的女婿吧。我当场非常感动,可是当时我已经有我心爱的女朋友了,我绝对不能玩感情游戏,只能婉言谢绝他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师傅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开始努力学习和工作,文革结束后考进了纺织大学,不久成了中级工程师,后来又到美国跨国纺织品公司工作,从此我与纺织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