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如果说新疆是一幅壮美的油画,那么那拉提便是其中最灵动的一笔,这里被誉为“空中草原”,是天山腹地的一颗明珠,那拉提蒙古语中意为“有太阳的地方、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随着新疆旅游业发展,当地规划了近两千平方公里的景区,开发出空中草原、河谷草原、盘龙谷三条线路,小包团今日的目的地,正是其中的“空中草原”。</p><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之所以被称为“空中草原”,源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视觉震撼——位于天山腹地,平均海拔约2200米,四周雪山环绕,草原仿佛“悬浮”于山间云端,形成雪山、森林、草甸交织的立体画卷。与呼伦贝尔的辽阔平原、若尔盖的高原湿地不同,那拉提以“立体草原”闻名,春夏野花如海、秋冬雪山苍茫,更有浓郁的哈萨克游牧文化。</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拉提草原</span>是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那拉提草原为代表的伊犁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全国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span>被上海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哈萨克的人口最多的草原”,2011年,那拉提旅游风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5A级景区,202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名称由来</p><p class="ql-block"> 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支蒙古大军经托克逊、巴音布鲁克草原赶往伊犁河谷集结,艰难穿行于天山南麓,时当仲夏,山中仍风雪弥漫,寒气瑟瑟,处在饥饿和寒冷中的蒙古官兵个个疲惫不堪。不料翻过一道达坂(蒙古语:山岭),忽见云开日出,艳阳高照,眼前竟是繁花怒放、流水潺潺的一马平川,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将士们顿觉心旷神怡,不禁齐呼:“纳喇特,纳喇特…..”,蒙语译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后音译为“那拉提”,一个形象的地名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摆渡车沿途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养蜂女雕像</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是自驾的话,可以在养蜂女停一下,拍拍照,这个停靠点是天云台,摆渡车不停,因《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走红的养蜂女,其雕像矗立在景区山坡上,面向北方凝视,仿佛满含对可可托海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关于养蜂女和牧羊人的故事,也是一个相遇和错过的故事。他对她一往情深,她对他一见倾心,他愿冲破世俗的眼光和她在可可托海策马奔腾,她不忍他背负太多,悄然离去,把爱藏在那拉提草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车拍养蜂女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空中草原第一站——天界台</p><p class="ql-block"> 天界台是分割空中草原的山脊线,北面是那拉提的河谷,南门就是空中草原,<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俯瞰整个空中草原的制高点,</span>天界台是缆车的下车点,这里有网红的体验项目“滑草”,滑草道沿起伏的草坡延伸,可俯瞰雪山、毡房及成群的牛羊,全程约300米,速度可达每小时20公里,沿途可抓拍油画般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可以顺着带有实木栏杆的台阶,依次登上一二级观景台,这里可以俯瞰空中草原全貌。</p> <p class="ql-block"> 天界台是河谷草原和空中草原的分水岭,意为“人间天堂入口,天上人间之界”。登上高高的观景平台,近观花草繁盛,上下河谷草原广阔,远眺雪山茫茫,、峡谷河流,宽阔景色尽收眼底,突起的山坡像极了骏马的马鞍,寓意催马扬鞭驰骋于草原。</p> <p class="ql-block"> 雪山为顶、草原为毯,牛羊成群点缀其间,曲折小道通向炊烟袅袅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在天界台可以眺望天山第二高峰“喀班巴依峰”,形成“一山四季”的视觉奇观。</p> <p class="ql-block">空中草原第二站——天牧台</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骑马和体验哈萨克族文化的好地方,哈萨克族是新疆的第二大少数民族,中国境内哈萨克族约156万人(2021年),哈萨克斯坦为其主要聚居国,占全球哈萨克族人口的84%。</p><p class="ql-block"> 居住方式采用四季转场游牧,冬居土石房,其他季节住便于拆卸的毡房,装饰以手工刺绣和彩毡。以驯鹰、马术闻名,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没有乞丐的民族”,服饰多采用动物皮毛和彩色刺绣。</p> <p class="ql-block"> 萨克族牧民是这片广袤草原的守护者,更是千年岁月中悠长故事的诉说者。</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族饮食结构以牛羊肉为核心,烹饪手法多为煮、熏、烤,代表食物包括手抓羊肉、烤全羊和熏肉。奶制品丰富多样,如奶茶、奶疙瘩、酥油等,其中奶茶为日常主要饮品。面食以馕、油炸面团“包尔萨克”为主,米食则以抓饭为典型。</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还子习俗</p><p class="ql-block"> 是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特有的传统生育习俗,表现为新婚夫妇将第一个孩子(或某特定子女)交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祖父母将其视为自己的'小儿子/女儿',孩子称祖父母为父母,亲生父母则被称作哥哥/嫂嫂。这一习俗起源于哈萨克族游牧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年轻牧民远行放牧导致老人无人照料,通过'还子'既可解决赡养问题,又能维系家族情感。是游牧经济下解决老人定居与青壮年流动放牧矛盾的制度性安排。通过子女代偿实现对父母的陪伴,践行你陪我长大,我让孩子陪你终老的孝道理念。</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族婚俗中特别强调终身婚姻,因此过去哈萨克族离婚的以前几乎没有,现在也很少见。按照传统习俗,同一部落内的青年男女不能通婚,除非能追溯到七代以上,且联姻的家庭必须相隔七条河。这一规定旨在避免近亲繁殖,保护种族的繁衍与壮大。 </p> <p class="ql-block"> 相对平坦开阔的草原,夏季会有哈萨克族民俗表演(如赛马、叼羊、姑娘追),可以体验骑马、抱小羊、穿民族服装拍照等项目。</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民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叼羊、姑娘追是哈萨克民族的草原三部曲。叼羊是哈萨克牧民在庆典上举行的一种惊险而紧张的马上运动,既是骑术与力量的角逐,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姑娘追是哈萨克一种马上体育娱乐活动。参加姑娘追的一对青年男女,向前方几百米处的指定地点进发,返回时,男青年要机敏地首先拍马疾奔,姑娘随之纵马穷追,一边追,一边用皮鞭抽打那位顽皮的小伙子,而男青年照例不得还手。</p> <p class="ql-block">空中草原第三站——游牧人家,</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区间车的终点,从这里步行上去可以到网红桥,拍摄流水、云杉、枯木的照片,网上比较火的网红桥照片都是在这里拍的,也可以骑马,和小羊拍照。</p> <p class="ql-block">“恰秀”雕像</p><p class="ql-block"> 恰秀是哈萨克语中“抛撒”之意,作为哈萨克族的重要传统习俗,其核心在于通过分享食物传递祝福与喜悦。仪式通常由德高望重的妇女主持,抛撒的物品包括奶疙瘩、方块糖、包尔沙克(油炸面食)等,象征吉祥与丰收。</p> <p class="ql-block"> 蒙古包的草地上可以抱小羊,这种项目简单没有危险,一般交给牧民的孩子打理,只需10元便可体验,小羊们软乎乎的,像小狗狗一样可爱,如果抱得不舒服,它们会发出“喔喔”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网红桥</p><p class="ql-block"> 位于游牧人家景区内,是一座以雪山草原为背景的木桥,因拍摄效果绝佳成为热门打卡地。木桥横跨溪流,背景为连绵雪山与辽阔草原,形成层次分明的画面,两棵云杉树相互依偎,象征感情的美好,一般情况下拍照都需要排队,大概需要十几分钟时间。</p> <p class="ql-block"> 网红桥往上走的这一段是那拉提空中草原最有个性魅力的一段路程,景色也是新疆特有的,溪流、草原、云杉、雪山同框,慢慢走,慢慢体会如画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景区游牧人家马队与景区合作骑马项目,景区按马匹数量抽成,一匹匹骏马毛色闪亮,游客们三五成群,沿着预定路线在草原上自由驰骋,这条溯溪而上的骑马体验很好,是普通的草原没有的,远处连绵的雪山与辽阔的草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畜牧区</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水草丰美,牧草茂盛,野生花卉如郁金香、金莲花点缀其间,为牛马提供了充足、多样的食物来源。</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年降水量高达800毫米,为牧草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这里的载畜量非常可观。广袤的草原上点缀着如珍珠般洁白的毡房,而草原的南侧则常年白雪皑皑,与绿草相映成趣,共同绘制出一幅又一幅动人的画卷。身处此地,您仿佛能触摸到“风吹草低见牛羊”那般高山草原的壮丽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 在那拉提草原,很多城市的“牛马”感觉还没有这里的牛马幸福,这里的牛马“幸福”不仅体现在生理需求的满足,还在于行为上的悠闲自在和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族的服饰种类繁多,款式独特,女子的服饰则更加华丽,色彩鲜艳的连衣裙搭配着绣花背心,头戴精美的帽子,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和羽毛,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尽显女性的柔美与优雅。</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的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自然的馈赠,</span>不仅在于它的风光,更在于它的纯粹与自由,站在草原上,听风声掠过耳畔,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无论是与好友纵马驰骋,还是独自静坐看落日余晖,这里都能让你找到内心的宁静,如果<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开那拉提,相信这片绿色的草原,依然会在你的梦里浮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