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之14:后记

高山流水

<h3>8月8日凌晨坐红眼航班从安克雷奇到西雅图,再从西雅图回上海已经是8月9日下午了。<div>此行阿拉斯加游总行程2044+940=2984英里,约4800公里。</div><div><p>通常情况下,自驾游只要攻略做的好,行程基本都是圆满收官。但阿拉斯加的旅行得靠老天赏脸色,结果如何由天气决定。幸运的是老天在关键时刻都给了我们太好的脸色,使得此行结果超出了预期。<br></p><p>借此文总结一下我们的主要经历。</p></div></h3> <h1><b><font color="#ed2308">第一.关于阿拉斯加三条特别的公路</font></b><br></h1><h3>我们走了三条特别的公路:德纳利高速路、道顿公路和麦卡锡路。</h3><h1><b>1.德纳利高速路</b></h1><h3>由于它只在夏季开放,所以我叫它阿拉斯加版独库公路。路况还好,基本没有坑洼,只是未铺装而已。只要车是正常的且加满油,应该没问题。只是一路很难碰到其他车辆,好像应该叫独走公路。</h3> <h1><b style="color: inherit;">2.道顿公路</b><br></h1><h3>被称为死亡公路的道顿公路,虽然将我们的前挡玻璃崩了两个洞,后轮胎都漏气了,但是路况在三条公路中排第二。其最大危险一是来往的大卡车,大卡车才是这条公路的主人,一定要提前礼让,否则一旦大卡车刹不住,那死亡公路就名至实归了。</h3> 二是沿途没有信号、补给保障差。哪怕是爆胎,即使叫到了救援也需要很长时间到达。幸运的是我们的车胎只是漏气。<div>记得2021年3月在巴松措景区内去新措的路上,在海拔3800+的荒野里爆胎了,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换胎,过程还是蛮挑战的,所以事先学点手艺路上更有底气。<br></div> <h1><b>3.麦卡锡路</b></h1><h3>这是三条路里面路况最差的,炮弹坑搓衣板路非常颠簸,不仅需要好车、满油,还需要慢速驾驶,否则有爆胎可能。</h3> <h1><b><font color="#ed2308">第二.关于国家公园</font></b></h1><h1></h1><h3>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国家公园数量全美第一,有八个国家公园。我们去了八个国家公园中能开车到达的三个:基奈峡湾国家公园、德纳利国家公园和朗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h3><h1><b>1.基奈峡湾国家公园</b></h1><h3>主要是看冰川和野生动物。这是基奈峡湾里的<span style="color: inherit;">潮水冰川Holgate Glacier。</span></h3> 基奈峡湾里常住的虎鲸一家。 基奈峡湾哈丁冰原的出口冰川。 <h1><b>2.德纳利国家公园</b></h1><h3>主要是看野生动物。这是公园里的棕熊。</h3> 岩石边添盐的驯鹿。 <h1><b>3.朗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b></h1><h3>在这个美国最大却开发很少的国家公园,主要参观肯尼科特铜矿遗址和雪山冰川徒步。</h3><h3>这是肯尼科特铜矿遗址标志性建筑——磨坊。</h3> 这是公园里的根冰川。 <h1><b><font color="#ed2308">第三.关于出海观赏冰川</font></b><br></h1><h3>在西沃德和瓦尔德兹两个港口出海了。<br></h3><h1><b>1.西沃德港</b></h1><h3>在西沃德港出海能看到更多的冰川,还看到了潮水冰川Holgate Glacier的冰川崩塌。</h3> <h1><b>2.瓦尔德兹港</b></h1><h3>在瓦尔德兹港出海看到了威廉王子湾内最大的潮汐冰川,哥伦比亚冰川。<br></h3><h3>不过这两个港口出海时间都有点长,风浪也比较大。如果晕船,可以选择在惠蒂尔出海,学院湾里风平浪静。</h3> <h1><b><font color="#ed2308">第四.关于一路难忘的场景</font></b><div><b>1.德纳利峰</b></div></h1><h3>在公园外的陶基纳小镇看到的北美最高峰德纳利峰的全貌。据当地人介绍这样的高清画面她住了三十年也难得遇到几回。</h3> <h1><b>2.北冰洋</b></h1><h3>进入北纬70°,到达北冰洋是在于它的意义,北冰洋的风景没什么特别。</h3> <h1><b>3.三文鱼洄游</b></h1><h3>三文鱼洄游在不同的地方看过多次,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场景是第一次看到,这向死而生的悲壮场面震撼人心。</h3> <h1><b>4.徒步根冰川</b></h1><h3>朗格尔-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的根冰川徒步是公园里为数不多的可参与项目,踏上冰川有一种穿越之感。</h3> <h1><b>5.阿拉斯加输油管</b></h1><h3>贯穿阿拉斯加,从北冰洋到阿拉斯加湾的输油管道。让人感叹的不仅是输油管本身,更是那个顶着骂名也要买下阿拉斯加的西沃德。</h3> <h1><b><font color="#ed2308">第五.意外惊喜</font></b></h1><h1><b>1.私人订制的游轮排班</b><br></h1><h3>8月6日上午在瓦尔德兹码头购买出海游轮票。没想到游轮的排班时间在几个月前就为我们的到来修改了。下图前三行是正常安排,倒数三行是特别修改后的排班,就问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h3> <h1><b>2.升官发财的寓意</b></h1><h3>从安克雷奇飞到西雅图,飞机降落后就是不下客。无聊等待时看到窗外一排人对着传输带在敬礼。</h3> 原来飞机行李舱内有海军人员的棺椁。他们正在迎接,并转送到挂着国旗的小车上。<div>都看到了曾升得那么高的棺椁,得祝大家升官发财啊。</div> <h1><b>3.又见雷尼尔雪山</b></h1><h3>在西雅图机场起飞时又看到了雷尼尔雪山。距上次去雷尼尔山国家公园自驾正好是十年。</h3> <h1><b>4. 邂逅梦幻的富士山</b></h1><h3>在东京转机时看到了不同视角的富士山,夕阳下的富士山如梦如幻。</h3> 记得在南极时有朋友说,他到过阿拉斯加,又来了南极。如果有机会让他再选一个,他会毫不犹豫选阿拉斯加。当时的我不太理解他的说辞,今天的我和他有相同的答案。<div>如果我下次再来阿拉斯加,我要选在多彩的秋天。去道顿公路观看金黄色苔原上点缀着雪白山峰的一幅幅油画,在费尔班克斯的温泉里欣赏一场浪漫的极光秀。那个陪我的人还是你吗?</div><div>谢谢大家的一路陪伴。我们下一次出行再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