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鸟,取名文,文雅之谓。</p><p class="ql-block"> 文鸟爱集群,比之山雀,不似山雀社牛,山雀爱与棕头鸦雀及柳莺之类混搭,文鸟则坚持自己的纯粹;比之麻雀,不似麻雀吵闹,叽叽歪歪没完没了。比之椋鸟,不似椋鸟好斗。椋鸟好聚也好斗。文鸟天天聚,很少有争。食到一处,互相避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鸟似我,不忌荤,但少吃荤,除夏季少量吃些虫子,常年吃草籽、谷物及果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鸟在我们这里,常见的一族叫白腰文鸟。麻雀大小,全身棕灰,放大了,极像芦花鸡。其显著标志,腰上有一块方方正正的白补丁,清朝官员身上补子似的,不过补子反了,不在前,在后背。从这白补子,看不出它在鸟中品位。</p> <p class="ql-block"> 秋深了,湿地公园一处水洼草儿结籽了。这草籽结成了花,五颜六色的,好看,白腰文鸟喜欢。闲里的我晴天早上,天天来这里闲看,看着一群白腰文鸟在这里觅食,呼拉拉的,一会儿聚到附近枝叶茂盛小树上,一会儿飞到草梢头。</p> <p class="ql-block"> 看久了,我竟然有些羡慕起它们的生活。非为别的,是因为它们的来来去去里,我看到了一些桃花源的影子。看了几天,没看出它们之间谁是头,它们之间似乎是没有等级的。但它们之间有纯粹、有融洽,有默契,有呼应。来来去去,觅食草丛,似乎谁都可以带个头。就如桃花源,来个客,邻居们自发汇聚起来,你宰鸡,我杀鱼,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这里没有村长与族长,也不需要这样角色。</p><p class="ql-block"> 我是始终有些乌托邦的。一向不喜欢别人为自己做主,也不喜欢为别人做主。不喜欢被人管着,也懒得管别人的事。我的理想生活,是一帮自觉、友善与有公德心的人,比邻而居,有事大家相互招呼一声,没事各自相互安宁。鸡犬之声相闻,来来往往有度。大家相处,核心就一个恕字,推己及人,不需要太多心机与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p><p class="ql-block"> 当然乌托邦就是乌托邦,生活中,人总是有组织的,有人管的。在家有家长,在村有村长。没有等级,没有管理,似乎就没有社会。时间长了,自己也习惯了。久而久之,忠人之事成了我的修养。只是轮到自己做家长及“村长”时,虽责任使然,可不做主的事不做主,能让别人负责的事自己少插手,还是崇尚,大家的事,大家去做,大家做主,大家自觉。权与利,只是做事的方便,没有其他的意义。这多少还是有些乌托邦社会情结。</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以为,大千世界,乌托邦似的生活只是想想罢了,看到白腰文鸟们的生活,忽然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 不论这个世界有没有伊甸园,有没有桃花源,可及与不可及,人还是应该有些自己思想的,有些自己努力的。</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白腰文鸟飞啊飞的,群来群去。我虽然没有自己的桃花源,但还是有些桃花源似的邻居与朋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