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打开相册入眼就是这位笑盈盈的蒙古族大妈,故人已去,音容依在。想起十年前的那篇旧作,于是翻出来看看。</p> <p class="ql-block"> 大忙人巴都玛</p><p class="ql-block"> 巴都玛很忙,周末我预约了这个脸上留有岁月痕迹依然挂着春天朝阳般笑容的77岁蒙古族大妈。记得一个多月前在路上遇到她,她说要去街道办什么事,后来又找了她多次,周围邻居们也帮着找却总是不见她的踪影,有一次倒是见到她丈夫在楼道前的椅子上老老实实坐着,原本打算从这位昔日在单位总爱挑别人毛病、在职工大会上又总能侃侃而谈的蒙古族指导员大叔口中了解巴都玛的两三事,无奈连问几个问题他都用迷惘的眼神看着我,最后含混不清咧嘴笑着指指自己的耳朵说:“这儿不管用了。”后来得知大叔在2008年得了脑梗后就耳朵不灵、腿脚不听使唤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巴都玛居住在油建南村,楼前的大院子里有两个她常去的地方,一个是街道居家养老中心,一个是油建南村居委会,居家养老中心有她创办的唱歌班,在这儿,她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唱歌班一三五学歌,学员有三四十人,大多是老年人,唱歌班开办六年来每年都自编自导节目在社区举办的纳凉晚会上娱乐居民。深受大家欢迎得到居民们的认可,在她带动下居民都纷纷行动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 每个周二周四是社区手工艺制作活动时间,这位年近八旬的蒙古族大妈可谓心灵手巧,剪纸、串珠、刺绣样样都拿得下,社区专门为她开设了手工艺作品展览室,很多精美手工艺都在那儿陈列,她对自己的作品如数家珍,哪件是哪年制作,代表什么意义,她的蒙古族服饰在非物质文化活动参展中还得过奖,她说新疆的蒙古族和内蒙古蒙古族虽属同一民族,但由于地域特点,环境不同民俗渊源还是有差别的,那些传统的东西不发扬光大就失传了,很感谢社区给我提供了一个展示我们民族服饰的场地,希望我们民族这些美好的东西世世代代流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 巴都玛说,她和丈夫都是苦命人,没有上过学,托共产党的福,走进了石油企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是懂得信仰的人,工作中他们加入了共产党,成了共产党员后就成了名副其实有信仰的人,因为有了信仰,人生就点亮了一盏灯,任凭沙打雾迷都毫不动摇。提起早年在托儿所上班,巴都玛还是那么兴奋,那时候都是平房,冬天的每天早上架炉子引火烧火墙取暖是她们的重要工作,大家都争着早点来生火,而她总是第一个到,等把火架好,其他的阿姨才来,因为她是少数民族,领导分配她到民族孩子班当保育员,她把班里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呵护,当时条件很艰苦,家长们都出野外工作,没有时间打理孩子们的事。大冬天好些孩子没有手套和袜子,她就把丈夫发的劳保线手套拿到班里拆了给孩子们织手套织袜子,让他们温暖渡过寒冷的冬天,她带过的孩子现如今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前几天一个维族妇女跟她打招呼,她很惊讶问:“你是谁?”那妇女边笑边擦眼泪:“哎哟,巴都玛妈妈,你忘了吗?我小的时候最爱哭,手冻成红萝卜一个样,是你给我暖手给我织手套织毛袜子。我是阿曼古丽。”看着眼前的阿曼古丽,巴都玛开心的笑了,时隔多年原来我带过的孩子还有能认出我呀,这也是巴都玛一生感到最欣慰的事。</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每年寒暑假,她都很高兴接受社区校外辅导员的义工工作,她把孩子们组织起来,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剪纸,教做人的道理,教厨艺。在她家里,各种奖状装了一皮箱还外溢,优秀保育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志愿者、优秀义工、先进楼栋长、红细胞工程片区优秀党员等等称号她都获得过。</p> <p class="ql-block"> 眼因多流泪水愈见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只有经历人生的艰辛,饱经世间坎坷的人,心灵才会清纯、真诚、温和、宽厚。也只有历经生活磨难饱经沧桑的人,才会变得愈加刚毅坚强!巴都玛是个贤良温厚的妻子和母亲,她和丈夫1960年结婚,生育了四个子女,孩子们都很争气,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巴都玛帮着把孙子女带到三岁上幼儿园,一路虽然辛苦,但她说辛苦心甜。最让她担惊受怕的是2008年丈夫得的脑梗,原本在社区还生龙活虎跟她一起跳筷子舞的丈夫腿脚也不灵活了,口齿也有障碍了,时不时还会跟她耍个脾气,特别是看到巴都玛总有忙不完的事就来气:“我都快走的人了,你还有闲工夫忙乱七八糟的事。”每当这个时候巴都玛都是心平气和把丈夫扶到沙发上坐下或者躺好,给他边按摩艾灸边逗他开心:“你走到哪儿呀,瞧你这腿不好嘴不好的样子,阎王爷会收你吗?人家不要你,你就乖乖锻炼身体,尽快康复,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过去那么苦咱们都挺过来了,现在这点病痛算什么呀,咱们要活到100岁,把好日子享尽了再去找阎王爷不迟。”每天晚上巴都玛都给丈夫泡脚艾灸按摩,每次快睡着了,他会幽默地说:“巴大夫,谢谢你的治疗,我要就寝了,晚安。”在巴都玛精彩照料下,丈夫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自己可以拄着拐杖从三楼下到一楼再走到几百米外的保健站打针输水。</p> <p class="ql-block">巴都玛告诉我,最近正在筹备家庭厨艺项目,准备参加街道举办的家庭厨艺大赛,前些年她都拿过好名次,这次也不能太差了,巴都玛笑呵呵地说:“家里的事,外面的事多是多一点,忙是忙一点,但我乐意,凡事不可以太计较,珍惜眼前的人,做好眼前的事,让自己活得充实就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4年8月5日完稿</p> <p class="ql-block"> 巴都玛大妈在社区为她安排的工作室制作手工艺品,每一件作品都浸透了她的精神底蕴,精工细作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该故事已编入2014年克拉玛依区出版的《好人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