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地,艺术与建筑的摇篮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诸如乌菲兹美术馆、学院美术馆、巴杰罗美术馆、碧提宫内的帕拉提那美术馆等)。历史上有许多文化名人诞生、活动于此地,比较著名的有诗人但丁、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马基雅维利、雕塑家多纳太罗等。</p><p class="ql-block">1982年佛罗伦萨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罗伦萨和罗马一样,至少需要好多天才能仔细地好好看看。</span>由于时间关系,这次重点是乌菲兹美术馆。</p> 圣母百花大教堂 <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属于哥特式风格。始建于1296年,1436年最終完工。其外部使用色调深浅不同的白、绿和粉紅多色的大理石块组成,色彩斑斓而和谐。整个教堂建筑群位于教堂广场,由主教座堂、圣若望洗礼堂和乔托钟楼组成。圣母百花大教堂是意大利第二大的教堂,而其园顶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砖造穹顶。1982年,圣母百花大教堂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p> 领主广场的雕塑 <p class="ql-block">领主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是佛罗伦萨的中心广场,广场上罗列着众多的雕塑杰作,例如大卫像、科西莫一世青铜骑马像、海神喷泉、海格力斯和凯克斯等等,如同一座壮丽的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海神喷泉雕塑</p> <p class="ql-block">大卫像的复制品。原作目前置放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p> <p class="ql-block">海格力斯和凯克斯雕塑</p> <p class="ql-block">科西莫一世青铜骑马像</p> 老桥 <p class="ql-block">阿诺河横贯整个城市,它在佛罗伦萨历史和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在阿诺河上的桥梁中,著名的老桥是一座独特的桥梁,桥上开设珠宝店,上层还有贵族行走的瓦萨利走廊(Corridoio vasariano)用于连接旧宫与彼提宫,走廊于1565年由乔尔乔·瓦萨里修建。</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这家牛排店里吃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罗伦萨的丁骨牛排,不过有点贵。</span></p> 乌菲兹美术馆 <p class="ql-block">乌菲兹美术馆以收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其他各画派代表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波提切利、丁托列托、伦勃朗、鲁本斯、凡·代克等作品而驰名,并藏有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作品,有“文艺复兴艺术宝库”“文艺复兴博物馆”之称。</p><p class="ql-block">乌菲兹宫(美术馆)原是显赫一时的美第奇家族办公的地方,美第奇家族被称为佛罗伦萨“无冕王”,这个家族从15 世纪到18世纪出了3位罗马教皇和两位法国皇后。著名的法国香水生产技术源自于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法国皇后的嫁妆。</p><p class="ql-block">美术馆的有些作品曾经在上海展示时看过,美术馆的藏品很多,下面是部分作品。</p> <p class="ql-block">三楼的走廊,两旁是古希腊和罗马的雕塑和画展览厅。油画大多反映宗教题材。</p> <p class="ql-block">走廊上的顶部画</p> 油画艺术 <p class="ql-block">祭坛画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富创新精神的艺术形式之一。祭坛画主要讲述圣经故事和圣徒生平,通过宏伟、美丽且常带有强烈情感冲击力的图像,引导信徒进行冥想和祈祷。</p> <p class="ql-block">乔托·迪·邦多纳绘制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祭坛画</span>《宝座上的圣母》,约作于1310年。画面是圣母子被圣徒和天使环绕。注意此作画的透视技巧,这是馆藏的重要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美术馆内表现圣母圣子的作品有很多。</p> <p class="ql-block">《圣母领报》是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的一幅画作,据推测创作时间为1472年至1476年左右。描绘有一对双翼的天使来朝拜年轻的圣母玛利亚母,告诉她怀孕了,救苦救难的基督将要出生。</p><p class="ql-block">坐在房子入口处附近的书架前面的,是貌美端庄的圣母,其表情看似沉稳,却难以掩盖住内心的激动和对将要做母亲的欣喜,而左手拿着圣母百合花正行单膝下跪礼的天使,美丽柔软的面部则表现出对圣母的虔诚和恭敬之情,而且百合花往往也是基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维纳斯的诞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482年-1486年。这件作品根据波利齐安诺的长诗《吉奥斯特纳》而作,描述罗马神话中女神维纳斯从海中诞生的情景:她赤裸著身子踩在一个贝壳之上,右边春之女神正在为她披上华服而左边的风神送来暖风阵风,吹起她的发丝。</p><p class="ql-block">《维纳斯的诞生》是乌菲兹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在它前面总是人头济济。</p> <p class="ql-block">《春》是桑德罗·波提切利创作于1482年的名画。1482年他以诗人波利蒂安歌颂爱神维纳斯的长诗为主题,为美第奇别墅所画。这幅画和《维纳斯的诞生》一起,成为波提切利一生中最著名的两幅画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是乌菲兹美术馆的镇馆之宝其中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三博士朝圣》,创作年代:1474 - 1475年。</p><p class="ql-block">波提切利此画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赞助人入画”。圣婴前呈跪姿的白发老者,是1464年去世的科西莫·德·美第奇,另外两位跪地捧礼物的“博士”皆为他的儿子,红衣者是皮耶罗一世·德·美第奇,另一位是乔凡尼·德·美第奇。画面右侧黑色头发、穿红黑两色衣服的站立者是洛伦佐·德·美第奇,画面最左侧双手撑剑、红蓝两色衣服的站立者是洛伦佐的弟弟朱利亚诺·德·美第奇。赫赫美第奇家族,逝者与生者同框,时空穿越。右边的人群中,有一位白发、蓝装、望向画面的男子,他用右手食指指着自己,这才是本画金主加斯帕雷·拉玛,一个出身低微又梦想留名的金融经纪人。而<b>前景上最右边身穿金褐色披风的男子,就是波提切利本人了</b>。</p> <p class="ql-block">达芬奇的《三博士来朝》油画,创作于1481年,画面显示《圣经》中东方三博士朝拜耶稣基督的故事。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这幅画作并非达芬奇作品的原貌,而是在达芬奇草图的基础上,由另一个不知名的画家完成的。这是馆藏的重要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意大利画家菲利皮诺·利皮创作的油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博士来朝</span>》,创作于1496年,画面显示《圣经·马太福音》第2章记载的东方三博士朝拜耶稣基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真蒂莱.达·法布里亚诺创作的《三王来拜》画是祭坛作品,创作于1423年。这是馆藏的重要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长颈圣母》是画家帕尔米贾尼诺于1535-1540年间创作的一幅风格主义油画,描绘了圣母子与天使的形象。圣母玛利亚身着华丽长袍坐在高高的基座上,膝上抱着体形很大的婴儿耶稣。六位天使聚集在圣母玛利亚的右侧,崇拜着圣婴。画作的右下角是一幅神秘的场景,有一排大理石柱和身形瘦弱的圣杰罗姆。</p> <p class="ql-block">费德里科·达·蒙特费尔特罗与巴缇丝塔·斯福尔扎双联画是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两幅油画,绘于1473-1475年,画作描绘乌尔比诺公爵费德里科·达·蒙特费尔特罗和夫人巴缇丝塔·斯福尔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契阿尔达被杀下馬》是</span>保罗·乌切洛的“圣罗马诺之战”三幅作品之一。创作于约1435–1455年。</p> <p class="ql-block">皮耶罗·迪·科西莫的《珀耳修斯解救安朵美达》,约画于1513年。</p> <p class="ql-block">有一些基督受难题材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的《亚当和夏娃》,约绘于1528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第奇家族用来办公和接待客人的大厅,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披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的《Triumph of Henry IV》油画,1627年。背景是巴黎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披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的《亨利四世的伊里夫之战》油画, 作于1627年</p> <p class="ql-block">贾斯特斯·萨斯特曼斯 (Justus Sustermans ) 的《佛罗伦萨参议员宣誓效忠费迪南多二世·德·美第奇》油画,创作于1626年。</p> 雕塑艺术 <p class="ql-block">当你看到一尊古希腊或罗马的裸体雕塑时,你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具身体,而是一整套关于美、权力、神性和人类理想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的雕塑通常是裸体的,因为古希腊人将裸体视为一种理想、荣耀和神性的象征。在古希腊,尤其是在奥林匹亚等圣地举行的体育竞技会,运动员是完全裸体进行比赛的。裸体竞技是展示男性气概、公民美德、纪律和荣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拉奥孔群像是古希腊希腊化时期的一件大理石雕塑杰作,被誉为“雕塑家的教科书”,它生动、戏剧化地表现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及其儿子被海蛇缠绕而死的悲惨瞬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尊雕塑由阿格桑德罗斯、波利多罗斯和阿塔诺多罗斯共同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雕塑出土时,拉奥孔的右臂及一个儿子的手部等部分已缺失。当时的艺术家们(包括米开朗基罗)对如何修复手臂进行了争论。最终,拉斐尔等人裁定手臂应是向后伸展的。后来在1906年,原作的右臂残件被意外发现,证实了拉奥孔的手臂确实是向后弯曲的,与米开朗基罗的猜想一致,现代修复时换上了正确的手臂。</p> <p class="ql-block">《海格力斯与半人马涅索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 詹波隆那创作于1599年。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描述了希腊神话里的大力士海格力斯杀死企图掠走他妻子的半人马涅索斯。</span></p> <p class="ql-block">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但却被希腊文化所征服。古罗马的裸体雕塑更多是对希腊风格的借鉴、用于政治神化的工具,或是展示财富和文化修养。</p> <p class="ql-block">一对意大利马约利卡蛇柄花瓶,瓶身上绘有《创世纪》中的场景,由意大利乌尔比诺的帕塔纳齐家族工作室于约 1580 年至 1600 年间制作。</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星晨</p><p class="ql-block">摄影:星晨</p><p class="ql-block">星晨的其他作品:<a href="https://www.meipian.cn/173p67fq"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送别岁月</a></p><p class="ql-block">星晨介绍的同学创作群作品:<a href="https://www.meipian.cn/1c8z18aq"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童鞋部落文集</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