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里的沙石

阿拉蕾的被子

<p class="ql-block">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一句话:“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人生旅途里,真正让人精力耗尽、难以坚持的,通常并非像高山般宏大艰巨的挑战,反而是像鞋中沙粒这般细微、易被轻视的干扰与麻烦。微小的阻碍不断累积,会持续消磨人的意志与体力,导致前行变得艰难 。这些沙子看似微不足道,确足以消耗我们全部的能量。</p><p class="ql-block"> 就拿迟到打比方吧,你每天迟到5分钟,一学期算下来就是550分钟约12节课,足够我讲完本学期reading plus部分全部内容。</p><p class="ql-block"> 自习课闲聊,不仅浪费时间还打断深度思考的链条,导致学习训练不到位,玩也没玩到学业没学到。</p><p class="ql-block"> 怕苦怕累,遇到难一点的问题就放弃思考,妄图抄,或者借助学习软件解决问题,错失突破自我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作业拖延,要么伤身,要么影响学业发展。</p><p class="ql-block">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都是藏在鞋子里的沙子,不解决,山爬不爬得上去都无所谓,就怕扭伤“脚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周五语文阅读分享会后,王老师对同学们的分享进行总结,我正好进入教室听到王老师跟同学们说到“克己”这个词。王老师说“克己”有两层,第一层是被动的克制,因“规则约束”而克己。而这一层是你作为社会人的基本准则。第二层是主动自律,因“目标理性”而克己,为了更重要的结果主动放弃短期欲望。</p><p class="ql-block"> 上午老师才语重心长的给同学们讲道理,结果周五晚自习就上了个稀巴烂,随意讲话,吃东西的一大堆,还有人玩起了过家家,这连基本的准则都没有了啊,当然,他们毕竟也还是娃,再加上又是周五,繁重的一周即将结束,他们也对自己放松了起来,这些我都能理解,但是那个时间点是课堂!纪律是基本准则,不能被破坏就是不能被破坏!所有无视班级纪律的一定是思想态度出现了暂时性的偏差,希望家长和我一起联合起来再教育,不要让孩子跑偏得越来越远!</p> <p class="ql-block">  最后给各位家长一点小建议,设置动静分区,在家里就安静下来,去到可供玩耍的户外,运动场时让他们尽情释放活力。当然这需要家长们细心做好规划,动静结合且合理分配动起来静下去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这就是教育的秘密。这里的“动”不是指孩子不停地乱动,而是指他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尝试、需要探索需要去释放自己的活力和激情。</p><p class="ql-block"> 其次孩子也需要“静如处子”,这里的“静”并不是指孩子不说话不动,而是指孩子需要有安静的内心,有一定的定力和沉淀。疯逗打闹这些低幼行为对于中学生来说也该减少发生的频次了。</p> <p class="ql-block">  累吾身心者,岂远方巍峨之岳,恰足畔细微之沙。孩子们啊,你们不听话,习惯不好,不仅阻碍你自身成长还拖累了老师和家长,真是得不偿失啊,希望你们快点抖掉鞋子里的沙子,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