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符师傅,我家空调坏了,您能来看看吗?” 收到居民的微信求助,60 岁的符静波立刻背起工具袋出门。这位祖籍新余水北的听力二级残障人士,虽听不见耳畔的求助声,却凭借 30 年的修理手艺,在新余 10 余支志愿服务队中,成为邻里口中名副其实的 “暖心人”。</p> <p class="ql-block">符静波的父亲在山西当兵,母亲北方人,他自幼在北方长大。年少失聪后,他便暗下决心 “要靠手艺立足”。1999 年,35 岁的他从北方回到家乡新余,先是扎根供销系统,后随单位改制进入市公交公司,成了一名修理工。为吃透车辆电气原理,他把电路图一笔一划抄在笔记本上反复钻研,靠着写字板向师傅请教专业问题。手掌上磨出的厚茧、工具箱里用得发亮的万用表,默默见证着他从 “门外汉” 到 “技术骨干” 的蜕变,而这一修,便是 20 多年。</p> <p class="ql-block">2024 年 5 月 11 日,伍斌劳模志愿服务队在茶山口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社区居民的符静波路过时,看到志愿者们为居民服务的热闹场景,立刻上前,通过反复比划向团队负责人表达:“我会修电器,想加入你们的队伍。” 这一加入,他的 “服务清单” 便不断拉长----除了活跃在伍斌劳模志愿服务队,他还主动加入全市 10 余支其他志愿队伍。从社区便民服务点到敬老院,从老旧小区到乡村公益集市,只要有损坏的电饭煲、电风扇,哪里就能看到他蹲在地上专注排查故障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他修东西,除了更换备件外,小毛病从不收取费用。” 社区居民老廖至今记得,去年冬天家里电暖器坏了,符静波顶着刺骨寒风上门,拆外壳、查线路,忙活了 1 个多小时修好后,连杯热水都没来得及喝就匆匆离开。据统计,截至目前,符静波已义务为居民修理各类电器 360 余件,居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 “无声暖邻”。</p> <p class="ql-block">如今,符静波的手机里存有众多居民的联系方式。只要收到维修需求的文字或图片,他总会立即回复 “争取最快时间到”。这位从公交修理车间走出的 “匠人”,用双手拧紧了电器上的螺丝,更拧紧了邻里间的温情。在寂静的世界里,他正用默默的行动,为家乡新余书写着最质朴、最动人的奉献故事!</p> <p class="ql-block">文图:大吾 各志愿者</p><p class="ql-block">编辑:大吾</p><p class="ql-block">审校:伍斌</p><p class="ql-block">出品:渝水区总工会伍斌劳模志愿服务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