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今天下午与儿子一起,一点半从家出发,前往青华两个村庄看望和家访两个“事实孤儿”。同上次一样事先约好自己的一个当地同事协助,这回他和他的小儿子亲自跟着我们一起去。不同的是这次家访有两个“事实孤儿”,其中一个还是第一次。计划着去一个小时回来一个小时,家访2个小时。时间过的真快,回到家一看已经7点半,天彻底黑了。</b></p> <p class="ql-block"><b>今天家访的第一个孩子是首次到访,事前打电话同孩子的大伯沟通约定好的。这孩子看着瘦弱,因为没有父母,平时全靠他大伯接济照顾。据他伯介绍,这孩子父亲三年前因急性心梗不在了,母亲在他3岁多时就因不堪生活负重,撇下年幼的孩子离开这个家。这孩子上学住校,吃住费用由他伯接济。周末假期自己做饭,米面油由他伯提供,有时也上他伯那儿吃点。</b></p> <p class="ql-block"><b>三间平房其中一间有过火痕迹,他伯说今年春上可能是电路老化失火。这孩子住的房间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组柜子,客厅里连个电视都没有。厨房的新锅碗瓢勺都是当地志愿者前不久给他买的,还帮他收拾房子。</b></p> <p class="ql-block"><b>这孩子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非常争气现在研究生毕业已经在医院上班。他伯说他哥的身世也很曲折,不到1岁被亲妈卖掉,后妈待他又不好。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8岁起就自立更生饮食起居全靠自己。正上大学时父亲去逝,逆境中奋发图强,医科大学毕业后靠助学金读完研究生。他哥哥就是他身边最好的榜样。</b></p> <p class="ql-block"><b>“孩子很聪明”,他伯说,“但走了一段弯路”。初一下半期,被社会上一些不学无术的混混儿拉下水,直到最近在多方努力帮扶下才重回学校。他大伯在村里开个诊所,他大娘身患疾病需不离人照料,家里还有几亩地,也是身不由己。平时力所能及的帮这孩子一把,但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远远不够。</b></p> <p class="ql-block"><b>我们所能给予的也是有限的,但每次都是尽最大努力给他安抚给他信心,不能看着一个好好的孩子因家境贫寒自暴自弃堕落下去。他伯说,很感谢有那么爱心人士像接力赛一样一波一波的帮扶。“这孩子本身不坏”,他伯说,“需要不断引导激励”。这也是我们志愿者帮扶的重点内容,除了生活上之外还有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也尽可能满足他。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雨露;不光需要春风,也需要秋雨。</b></p> <p class="ql-block"><b>希望我们这次家访,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斗志。让他重新走上正规,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让“人穷志不穷”,用知识改变命运是他现在唯一出路,因为他身边就有一个好榜样。</b></p> <p class="ql-block"><b>今天下午家访的第二个孩子,上个月去过。挂了电话就出来迎接。他上英语补习班才回来,看着还是那么腼腆、那么稳重。</b></p> <p class="ql-block"><b>上次家访,了解到他英语不是多好。回来后跟协会青年志愿者负责人王彦琴沟通,找一个英语好的大学生线上帮扶线下辅导。谁知这孩子自己很上紧,自己报了补习班。问他还需要不需要,语数英辅导老师,他说真的不需要。</b></p> <p class="ql-block"><b>家里就孩子一个人,二姐出去玩了。他爷奶起早贪黑,要么下地干农活要么打零工挣钱,学习上的事全得自己操心。上次也没见到他爷奶。看见他床上依然凌乱不堪,提醒他必须改正。早上起床,洗脸刷牙叠被三件事要养成习惯。光外表收拾的光鲜靓丽还不够,屋里屋外同样得干净利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下不为例哦。”孩子很懂事,笑着说“保证做好”。</b></p> <p class="ql-block"><b>快中秋节了,给孩子带的有月饼牛奶还有水果。我们的到来,不能解决孩子面对的所有问题,也不能立马抚平孩子内心的伤痛,但至少让这些孩子知道他们不再孤单不再寂寞,是一直有人疼一直有人爱的自家孩子。</b></p> <p class="ql-block"><b>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凡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事我都愿意乐此不疲去做,凡是</b><b style="font-size:18px;">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人我都愿意牵线搭桥。孩子开心,我也开心;孩子快乐,我也快乐。看着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看着他们平安健康的成长,我知足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