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上午,我们离开萨伦蒂纳半岛上的巴洛克小城--莱切后,驶向普利亚中部的伊特里亚山谷 Valle d’Itria,这里属于属于穆尔杰高原南部的喀斯特洼地,地势起伏,遍布橄榄林、葡萄园和干石墙。伊特里亚山谷不仅是普利亚的地理中心,也是其文化与景观的核心区域之一,常被称为“特鲁利之谷”或“白色小镇之谷”。<div>在路上第一次看见“特鲁洛”石屋。</div> 第一个抵达的小镇是洛克罗通多 Locorotondo. 洛克罗通多建在一个小山丘上,Locorotondo 在拉丁语中意为 “圆形之地”,因为老城区的房屋环绕着小山丘,形成一个几乎完美的圆环。这里的白色房屋、狭窄的鹅卵石街道和丰富的鲜花装饰,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普利亚风景。洛克罗通多常被列为 “意大利最美小镇之一”。下图是网上下载的。 我们把车停在阿尔多·莫罗广场 Piazza Aldo Moro 附近。一下车,我就被小街空中悬挂的布偶吸引了。据查,这是一种洛科罗通多特色传统。每年狂欢节后,人们会挂出一个象征“老女人”的布偶,称为 Quaresima(四旬斋老太婆)。她通常穿黑衣,手里拿着纺锤或鸡蛋,象征四旬斋时期的节制与苦修。腰间可能还挂着一个橙子,插着七根羽毛,每周拔一根,直到复活节。还有各种五彩缤纷、搞笑的狂欢节布偶 Pupazzi di Carnevale,它们代表着社区的幽默精神,往往与讽刺、驱邪、丰收祈愿相关。 途经悲伤圣母教堂 Chiesetta Rettoria Madonna Addolorata. 公共花园 Villa Comunale. 公共花园里有一尊朱塞佩·加里波第 Giuseppe Garibaldi 半身塑像。他是意大利统一运动的民族英雄,被称为 “意大利国父之一“。朱塞佩·加里波第被誉为 “意大利统一的剑”,与加富尔(“头脑”)、马志尼(“灵魂”)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国王并称为意大利统一四巨头。 公共花园旁边就是石栏护墙的观景平台 Belvedere Locorotondo. 可以俯瞰伊特里亚山谷,欣赏大片葡萄园、橄榄树和特鲁利石屋。 特鲁利石屋 公共花园里的战争纪念碑。 <p class="ql-block">公共花园对面就是那波里门 Porta Napoli,这是两根立柱式的门口,是进入洛克罗通多古城的主要入口之一。</p><p class="ql-block">两根门柱间也挂了一个布偶。</p> 进入那波里门就是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广场 Piazza Vittorio Emanuele II. 这里有很多传统酒馆,可以品尝洛克罗通多出产的著名白葡萄酒。 沿着古老的石板小巷走不远,就能看见老市政厅和市政塔。 老城里的宫殿式宅邸,带有石质装饰、华丽门框和铁艺阳台。 市政厅 Palazzo Comunale 最初是 16 世纪的修道院建筑,后来改建为市政厅。现为市政府办公楼,内部还包含市立图书馆。<div>市政塔 Torre Civica 建于 1820 年代,高约 22 米,是老城最知名的象征之一。这座雄伟的白色石塔占据了城市景观,被用作瞭望塔和防御工事。爬上塔楼,可以欣赏城市和周围乡村的壮丽景色。</div> 古老的小巷迷人且精致。 又看见一个“老女人”布偶。 哇,这是看见的第四个! 这是洛科罗通多的主教堂--圣乔治·马蒂尔教堂 Chiesa Madre di San Giorgio. 初建于 12 世纪,现今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教堂是 1790 年至 1825 年期间重建的。供奉圣乔治 San Giorgio Martire,他是洛科罗通多的守护圣人。 主祭坛 主祭坛上方有圣乔治屠龙的画作,这是教堂的精神象征。 教堂内部还保存了几幅 18、19 世纪的油画作品。这幅是《最后的晚餐》。 《玫瑰圣母祭坛画》 不远处的圣母领报小堂 Chiesetta rettoria Maria SS. Annunziata. 主祭坛供奉“领报圣母像”,纪念天使加百列向圣母玛利亚传报她将怀孕生子的神圣时刻。 沿着石板小巷能一直走到小城环形外围,还可以看到洛科罗通多最古老的教堂--圣母格雷卡教堂,以及美景广场。天气不好,我们没有继续逛。 美景广场 Largo Bellavista 是洛科罗通多镇上的一个“高点”,能从这里眺望整个镇子及其周围风景。下面的照片是网上下载的。 我们继续在白色小巷中穿梭,美丽的小巷古意缱绻,风致宛然。 <p class="ql-block">在市政厅的阳台下看见了第五个有趣的布偶。</p> 市政厅的一侧就是洛科罗通多最受欢迎的景点--莫雷利宫 Palazzo Morelli. 宫殿建于 18 世纪,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当地巴洛克和民间建筑传统,曾是总督的住所。 莫雷利宫外立面和门廊非常华丽、装饰丰富,上面刻有 Morelli 家族徽章,还有一个“祥瑞面具”作装饰。 返回那波里门后,我们驾车驶向下一个目的地--阿尔贝罗贝洛。 距离洛科罗通多不足 10 公里的阿尔贝罗贝洛 Alberobello 名气比前者响的多,Alberobello 在意大利语里是“美丽的树”的意思,它以独特的“圆顶石屋”而闻名,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div>这种“圆顶石屋”被称为特鲁洛(Trullo,复数:Trulli)建筑。其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屋顶为圆锥形,采用当地丰富的石灰石以干砌法堆叠,无灰浆黏合。墙体通常 1–2 米厚,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冬暖夏凉。据说,这种建筑是当时的封建领主为了避免缴纳王国的地产税,命令居民用石头干砌,这样一旦有王室巡视,房屋可以迅速拆掉,不算正式“建筑”,从而逃避赋税。</div><div>阿尔贝罗贝洛拥有 1500 多座精美的特鲁利建筑,由白墙和用灰色扁平石块堆成的圆锥形屋顶组成,分布在错落起伏的山丘上,景色非常优美,被誉为“天堂小镇”。</div><div>我们把车停在 Villa Comunale Belvedere 公园附近,步行沿着街道前往公园。</div> 公园里有全景露台 Belvedere dei Trulli,可以看见阿尔贝罗贝洛特鲁洛建筑最集中的区域--蒙蒂区 Rione Monti,特鲁洛圆顶石屋连绵的景象。 全景露台旁边是圣露西亚教堂 Chiesa di Santa Lucia. 小广场上还有一个与教堂同名的喷泉--Fontana Santa Lucia. 再往北走就是阿尔贝罗贝洛的中心广场-- 人民广场 Piazza del Popolo. 市政厅 Municipio 就坐落在人民广场上。 继续前行,就来到了“爱之家 / 阿莫雷之家 Casa d’Amore”,这是阿尔贝罗贝洛非常重要的一处历史建筑,也是该镇获得自由身份的象征。<div>在 1797 年 5 月 27 日,阿尔贝罗贝洛的居民在国王--波旁王朝的费迪南多四世的支持下,终于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获得“自由城市”地位。作为新自由的象征,当地居民 Francesco D’Amore 申请建造了一座新房子。这栋房子就是 Casa d’Amore,它成为阿尔贝罗贝洛历史上第一栋合法允许使用灰浆和砂浆建造的房屋。因此,Casa d’Amore 不仅是一座房子,更是阿尔贝罗贝洛自由的象征。它标志着阿尔贝罗贝洛居民首次可以按照正常城市的标准建造“真正的房屋”。1986 年,Casa d’Amore 被意大利文化遗产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纪念性建筑。</div> 现在 Casa d’Amore 外观仍然保留原样,内部有时作为展览空间使用。 随后,我们来到了小镇南侧的蒙蒂区,这片区域拥有上千座特鲁利式建筑,它们分布在山坡上,其中开设了不少店铺。 与洛科罗通多相比,阿尔贝罗贝洛的游客密度高得多。我们这次探访虽然是在属于旅游淡季的三月,而且当天天气也不好,但还是觉得想找个游客少点的地方拍照都比较困难。同时,这里的商业化程度也很高。 这里展示了整个小镇的微缩模型 Alberobello in Miniature. 据说,这是阿尔贝罗贝洛最小的特鲁洛建筑,如今被改造成纪念品商店 Il Trullo Più Piccolo. 阿尔贝罗贝洛的这些童话蘑菇屋,带着精灵帽子般的屋顶,宛如一个梦幻世界。 在特鲁洛屋顶石板上常见用石灰画出的白色符号,这些符号带有护佑、祈福或区分家庭的功能。 来到了这座独特的教堂--圣安东尼奥教堂 Chiesa di Sant’Antonio,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特鲁利风格的教堂,建于 1927 年。教堂的圆锥形屋顶与特鲁利民居相呼应。 教堂内部装饰简洁。 返回停车场后,我们又开车去看了阿尔贝罗贝洛唯一的一座两层的特鲁利建筑--统治者石屋 Trullo Sovrano (Sovrano 意为君主)。 <div>这座采用“干式”技术建造的两层圆顶石屋建于18 世纪,可能是为神父卡塔尔多·佩尔塔(1744-1820)建造的,因此最初被称为“卡塔尔多教皇宫廷”(阿尔贝罗贝洛方言中“教皇”意为“神父”)。除了作为住宅外,这座建筑还曾被用于各种用途。该建筑由 12 个圆锥顶组成,相互连结,有 14 米高的圆锥形穹顶,形态复杂且壮观,外观呈现出一座“石头小堡垒”的感觉,被认为是特鲁利建筑的巅峰之作。</div> 现在,其内部设有小型博物馆,展示了特鲁利的生活场景,包括卧室、厨房和面包房。可惜我们抵达时正值午休。(中午12:45-15:30 闭馆,在南欧旅行最受不了的就是旅游景点午休,而且时间巨长!) 入口处 与统治者石屋相距不远处是圣科斯马与达弥盎诺圣殿 Basilica dei Santi Medici Cosma e Damiano. (照片中可见教堂的双塔)。建于 1885–1887 年,供奉阿尔贝罗贝洛的主保圣人:科斯马 Cosma 与达弥盎诺 Damiano,他们是 3 世纪叙利亚的基督教殉道者,因精通医术、免费救治病人而被尊为“圣医”。因此,这座教堂也被称为“圣医小教堂”。 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在意大利看的教堂实在太多了,我们没有过去参观教堂。随后,即驾车前往海边的市镇--滨海波利尼亚诺。 滨海波利尼亚诺 Polignano a Mare 是普利亚大区亚得里亚海沿岸一座美丽的海滨小镇,以其悬崖美景、碧蓝海水和历史魅力而闻名。<div>下午,我们抵达滨海波利尼亚诺的加里波第广场 Piazza Giuseppe Garibaldi,此处停车困难,我在此下车后,沈自己去停车。</div><div>这是位于加里波第广场的“阵亡者纪念碑”,献给两次世界大战的阵亡者。</div> 不远处就是老城门--马尔基侯爵拱门 Arco Marchesale. <div>照片右边的黄色建筑是圣若瑟宫 Palazzo San Giuseppe,它最初属于一座修道院,后来被用作住宅和公共机构。</div> 老城门的拱门上方刻有侯爵家族的徽章,这是小镇的重要历史遗迹。 拱门内侧还有精致的壁画。 这是一幅“耶稣受难像”。中心是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左右站立着圣母玛利亚与圣约翰。画面下方一名跪地的圣妇(通常被认为是抹大拉的玛利亚 ),手触摸着十字架,表达哀痛。壁画后方可以看到简化的小城堡与建筑,象征耶路撒冷。 进入老城门后,左边有一条岔道,通向炼狱教堂 Chiesa del Purgatorio. 一直往前走,就将踏入一个充满中世纪风情的石头小巷迷宫。 前面就是老城的中央广场--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广场 Piazza Vittorio Emanuele II. 广场周围有许多咖啡馆、餐厅和精品店,是享受悠闲时光的好地方。 广场上带钟楼的市政厅 Palazzo dell’Orologio (意为“钟楼宫”),因此,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广场常被人称为“钟楼广场”。 广场上还有圣玛丽亚·阿桑塔主教堂 Chiesa Matrice di Santa Maria Assunta. 建于 13 世纪。 老城区是滨海波利尼亚诺的灵魂,建在高高的悬崖之上,俯瞰亚得里亚海。这里有许多用当地白色石灰岩建造的房屋,街道狭窄而曲折,充满了迷人的地中海风情。 来到了圣斯特凡诺观景台 Belvedere Terrazza Santo Stefano.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俯瞰老城区和亚得里亚海的壮丽景色。海滩和海蚀洞是滨海波利尼亚诺自然美景的代表。</p><p class="ql-block">前方海湾的悬崖还有一家建在海蚀洞内的著名餐厅--宫殿洞穴 Grotta Palazzese,用餐时可以欣赏到海浪拍打岩石的壮观景象。</p> 返回老城门,沿着大路往西走不远,就来到了波旁古桥 Ponte Borbonico di Lama Monachile. 该桥最初由古罗马人修建,后来在 18 世纪波旁王朝统治时期重建并加固,因此得名“波旁桥”。 波旁古桥横跨在滨海波利尼亚诺著名的 Lama Monachile 海滩上方,连接老城与新城。<div>站在波旁古桥上可以远眺 Lama Monachile 海滩,这是该地区最著名的海滩之一,位于两座悬崖之间,卵石沙滩,海水清澈。</div> <p class="ql-block">波旁古桥向陆地的一侧是一条干涸的溪谷,由于远古时期雨水和地下水长期冲刷石灰岩而形成的狭长沟壑。</p> 从古桥有台阶可以下到 Lama Monachile 海滩。我们体力不济,放弃了。 这是从 Lama Monachile 海滩上方俯瞰波旁古桥的照片(从网上下载的)。 从波旁古桥向西北方向步行约 200 多米,就来到了多梅尼科·莫杜尼奥海滨大道,这里也有观景台。 广场上还有意大利歌手、作曲家、演员和政治人物--多梅尼科·莫杜尼奥 Domenico Modugno 的雕像。他出生于滨海波利尼亚诺,被认为是意大利现代流行音乐之父,也是滨海波利尼亚诺人的骄傲。 广场上还有一个海员纪念碑 Monumento ai Caduti del Mare,正中央是一具巨大的黑色船锚,象征海洋与航海。<br>墙面镶有纪念牌匾与浮雕,文字写着 “AI CADUTI DEL MARE”,意为“献给海上逝去的人们”。 滨海波利尼亚诺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小镇,其周边海岸布满天然海蚀洞,可乘船或皮划艇探索。可惜由于时间与体力的关系,我们未能一一尝试。当夜,我们住宿在滨海波利尼亚诺,次日继续沿海岸线北上,去探访新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