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潭秋映红

杨建长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Cold Pond Autumn Reflects Red</i></p> <p class="ql-block">刚刚(2025年9月13日13时13分),天门香有机茶业董事长王洪坤用他琅塘芭蕉村“土哈蝥”般的方言在朋友圈发声:“凉风坳的秋季艳山红已开了,欢迎有魅力带别人家老婆的成功人士前来走马观花”。其狡黠的音波如弯弯茶行向野荷谷深处延伸,与漫漶的秋阳在寒潭那头皴染出一幅多彩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王洪坤也许与金代文人王庭坚有某种血脉亲情,其在娄底乃至湖湘茶界算得上是个“孔夫子掉到桥底下”很文绉绉的老板。他在一些重要的茶事活动上发表重要讲话,往往能“语出惊人”,掌声雷动,给人带来多重感官的“共振”,达成一种悠然的“流感”叙事,使“茶知茶觉”与特定时空的生活经验深度绑定。如其“寒春”(冰里春)“寒红”(红茶)“寒黛”(黑茶)“寒玉”(白茶)。因其色香味形的出现,似乎都可以唤醒一个时代或一个人的回味,甚至能唤醒人们对一段时光的忆念。且不只是停留在感官的“呼唤”,还能将外在味觉的体验转化为品茗本体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高端红茶代表的“寒红”、顶级绿茶“冰里春”的杯中滋味,往往直接“丰碑”为爱茶者的精神之醇。让每盏茶都成为一种情感载体,且于自身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品质带来的力量,一种深沉灵魂的彰显,一种韧性集聚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走进野荷谷,就醉入了梦幻般的十顷寒潭。溪流与阴河在共塘交汇融合,两股清流,光揉细波;逶迤携手,私奔洞庭。木马岩不甘寂寞,它发话了;“不要以为含烟带雨的雾岚,就是南风灌顶的渊源,晶露茶芽的烂石同样功不可没。”王洪坤顺势而为,将山峦水脉转化为“茶颜悦色”的主体,创造出“寒茶”这一独特概念的修辞,呈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茶感”综合体,让人们有了爱茶的更多理由,打破传统高山茶的单一“美颜”模式,并赋予其特定地域“古为今用”的张力,让寒茶获得“史诗”般的“岩情”品质。</p> <p class="ql-block">王洪坤的寒茶实践表明,茶的当代性既要有“油盐柴米酱醋茶”的日常,更需“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高华。只有如此,方能丰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让好茶货畅其流。特别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茶人应当如采仙菇般保持产业的纯净与精神的专注,在茶叶的密匝处,创制出那些真正能滋养心灵的独特“寒茶”。</p><p class="ql-block">此时的野荷谷,天空高远纯粹,犹如倒悬的海子,清亮深邃,让人心颤。天门山如巨人般托住这片蓝,仿佛稍一松手,湛蓝即会倾泻而下,隐入寒潭。此刻飘过的白云,浑身散发着棉花的气息。王洪坤久久凝望着,顿然有了孩童般的意象:将这云朵摘下,应该可以做成最好的棉被,以给寒茶蓄一杯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