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法国南部游游记 D7天2025.6.15 星期日</p><p class="ql-block">今日天气:</p><p class="ql-block">阿维尼翁:晴6-18度;</p><p class="ql-block">卡尔卡松:晴19-29度;</p><p class="ql-block">图卢兹:晴19-30度)。</p><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阿维尼翁~(240 公里,车程2.5 小时)卡尔卡松~(130 公里,车程1.5 小时)-图卢兹。</p><p class="ql-block">07:30 酒店自助早餐,法国真的很奇葩,早餐不提供煮熟的鸡蛋,而是要客人自己煮,水又不热🔥,结果煮了15分钟的鸡蛋,内容物根本不熟,稀呼啦啦的,根本没法下嘴。</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只好吃超大片奶酪替代鸡蛋的营养了。</p><p class="ql-block">早餐后游阿维尼翁市。</p> <p class="ql-block">关于阿维尼翁(法语:Avignon)位于法国南部,是14世纪罗马教皇的居所。由西蒙德·马蒂尼和马泰奥·焦瓦内蒂设计装饰的罗马教皇宫,看上去非常古朴。它俯视着这座城市,环城的城墙和12世纪遗留下来的横跨罗讷河的桥梁。在这座哥特式建筑下面的广场上,小宫殿和圣母院教士的罗马主教堂构成了一组特殊的纪念碑,突显阿维尼翁在14世纪基督教化的欧洲所扮演的突出角色。</p><p class="ql-block">每一个天主教徒都知道他们的教都是在梵蒂冈。但所有的教徒未必知道在法国的南部罗讷河畔还有一座教都,它就是阿维尼翁。它的起源要追溯到13世纪末,由于罗马政教各派别之间的激烈斗争,直接威胁到教皇的安全。因此,在法王腓力四世的支持和安排下,1309年,教皇克雷芒五世决定从罗马迁居到阿维尼翁(直到1378年)。由于教皇的迁居,教徒们就把阿维尼翁作为朝拜的圣地。</p><p class="ql-block">在克雷芒五世到1378年之间的时期,天主教教廷从罗马迁移至此,并受国王控制。后来更出现两地各立教宗的情形(史称“大分裂”)。1995年以阿维尼翁历史城区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特点介绍到了阿维尼翁,离地中海就不远了,往南再走85公里,就是法国南方的海港城市马赛。阿维尼翁正在连接法国南方和北方的要道上。从陆路往来于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和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也要经过阿维尼翁,所以阿维尼翁也是法国南部东西方向交通线上的一个重镇。由于地处要害,从古罗马时代起阿维尼翁就是一处繁华地。1840年,人们在阿维尼翁城里发掘出一枚古币,上面铸有6个字母:AOUNIO(阿乌尼奥),这是阿维尼翁的前身。据专家考证,这种货币是公元前120年由马萨里亚(古代马赛)发行的。换句话说,在我国西汉时期,阿维尼翁就已经存在了。另有史料说,阿维尼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更远的公元前500年,相当于我国东周时期,其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利古里亚人。当时,这座小城名叫阿崴尼翁(AOUENION或AOUENNION)。按克尔特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大风城;按利古里亚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河神城。两种说法各有根据:因为阿维尼翁建在多姆山上,所以风大;又因为它守在罗纳河边,所以有河神,两种说法正好概括了这座城市的自然特点。</p><p class="ql-block">阿维尼翁引人注目的景物不少,城墙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城墙是完整的一圈,总长近5000米,由大块方石砌成,坚固而厚重。城垛、城塔和城门都完好无缺。城墙建于14世纪,19世纪进行过重修,墙上雨水冲刷的痕迹凸显它的沧桑。城里街道不宽,有两排绿树相夹。漫步其间,不时可以听到路旁饭馆和咖啡馆里传出的杯盘相碰声,使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祥和的生活气息。城里的房子都是不怎么高的古建筑,有些墙上画着假窗。原来,从前阿维尼翁城里收税是按家里是否有钢琴、开了几扇窗户来计算,有的人家为了少纳税,建房时就少开窗,房子建好后在外面画上假窗。1995年阿维尼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阿维尼翁老城里只有1.5万居民,为了保护古城风貌,政府对老房维修提供财政补贴。</p><p class="ql-block">1348年,普罗旺斯的女领主让纳以8万弗罗林(古佛罗伦萨金币)的价钱将阿维尼翁卖给了教皇克雷芒六世。虽然后来的教皇格雷戈里一世于1377年将教廷重新迁回罗马,但阿维尼翁仍属教皇的领地。直到1792年,法国在完成了大革命以后才重新将其收回。贝内泽桥阿维尼翁还有一处有名的古迹——贝内泽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很长的时间里,这座桥是罗纳河下游唯一的桥,通过它往来于西班牙与意大利之间的朝圣者及商务人士无不感到欣喜。大桥本来长900多米,有22个拱孔,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杰作。有一首老歌《在阿维尼翁桥上》唱道:“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跳舞,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围成圆圈跳舞……”这首歌使大桥声名远扬。不过,大桥建成后曾多次被洪水冲垮,又多次重修,直到17世纪,人们决定放弃这种努力。如今的贝内泽桥是一座仅余4个拱孔的断桥。站在罗纳河中的断桥上举目四望,更能体会古城的沧桑,断桥也成了阿维尼翁的一处胜景。</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游阿维尼翁市-断桥。</p><p class="ql-block"> 阿维尼翁桥是位于罗讷河上的桥。圣贝内泽桥(pont Saint-Bénezet)也被称为阿维尼翁桥(pont d‘Avignon),于1177 至1185年之间建在罗讷河上,这座桥梁极大方便了来往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之间的朝圣者和商人。因为它当时是从里昂(Lyon)到达海边的唯一方式。</p><p class="ql-block"> 最初的圣贝内泽桥有22个桥拱,但是桥梁经常被上涨的河水冲毁,重建工作一直到17世纪。之后人们停止重修桥梁。</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座桥梁的建造传说:传说,800多年以前,15岁的牧羊少年贝内泽<span style="font-size:18px;">(saint Bénezet)</span>受到神灵启示,决定在罗纳河上建一座桥。他独自一人将一块数十个男人都抬不动的巨石搬到河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其放到他希望开始建桥的地方从而</span>确定了建桥的位置,当地民众在他的率领下,历时8年,终于将大桥建成。</p><p class="ql-block"> 名扬世界的歌曲《在阿维尼翁桥上》(“Sur le pont d”Avignon)大约诞生于19世纪中期。其入口要经过Chatelet林荫大道,从Rocher des Doms公园或Pont Edouard Daladier桥可以看到一些如梦似幻的遥远风景,也可以从河对岸的lle de la Barthelasse岛的Berges散步区观赏远处的风景。夕照下的断桥,映衬在瓦蓝瓦蓝的罗讷河水中,彼岸就有不远方,却永远不能到达,永远保持遥望的姿态。就好象欣赏一位美丽的姑娘,她如此美丽端庄,却只能成为眼中的风景。(资料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着罗纳河(星空)前行</span>来到古城外,据介绍当年教皇被赶下台后在此躲避生活了70年。</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阿维尼翁古城外,走进古城。</p> <p class="ql-block">游观阿维尼翁古城随拍。(1)</p> <p class="ql-block">游观阿维尼翁古城随拍。(2)</p><p class="ql-block">图5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家</span>文森特保罗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游观阿维尼翁古城随拍。(3)</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阿维尼翁古城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在音乐厅前辛导给我们介绍欧洲的音乐厅时再次提到流量菩萨-达芬奇。(1)</p><p class="ql-block">关于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p><p class="ql-block">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4月23日]-1519年5月2日),是素食主义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是代表性全才,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具标志性的跨界天才”。</p><p class="ql-block">他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后三杰”(又称“美术三杰”)。</p><p class="ql-block">达·芬奇生于托斯卡纳的芬奇镇,在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约1470年进入韦罗基奥工作室学习,逐步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同时是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后受到美第奇家族的资助,在1472年成为画师,并加入行会。1482年应聘到米兰公国后,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1516年侨居法国,受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礼遇。1519年在法国昂布瓦斯病逝。达·芬奇思想深邃,学识渊博,是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全才,被现代学者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最大的成就在绘画领域,其绘画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当时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p><p class="ql-block">绘画理论方面,他把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等零碎的知识,整理成为系统的理论,对欧洲绘画的发展影响很大;在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他提出了不少创造性见解;在军事、水利、土木、机械工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设想和发现。其代表作有《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圣母子与圣安娜》《自画像》等。另著有《绘画论》及有大量的草图速写及有关自然科学工程等的手稿存世。</p> <p class="ql-block">辛导介绍歌剧院。(2)</p> <p class="ql-block">辛导继续介绍。(3)</p> <p class="ql-block">辛导继续介绍。(4)</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阿维尼翁教皇宫。</p> <p class="ql-block">外观阿维尼翁教皇宫随拍。</p> <p class="ql-block">入内游观阿维尼翁教皇宫随拍。(1)</p> <p class="ql-block">游观阿维尼翁教皇宫随拍。(2)</p> <p class="ql-block">游观阿维尼翁教皇宫随拍。(3)</p><p class="ql-block">教廷参议员大厅。</p> <p class="ql-block">游观阿维尼翁教皇宫随拍。(4)</p> <p class="ql-block">游观阿维尼翁教皇宫随拍。(5)</p> <p class="ql-block">游观阿维尼翁教皇宫随拍。(6)</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阿维尼翁教皇宫内遇艺人拉手风琴。</p> <p class="ql-block">随后游观阿维尼翁老城随拍。</p> <p class="ql-block">这是旅友WL用小视频记录阿维尼翁。</p> <p class="ql-block">离开阿维尼翁教皇宫,11:00我们乘车前往阿尔勒市(是行程里没有的,辛导给我们新增的景点),随拍(1)</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尔勒市</span>属普罗旺斯大区,梵高在此居住了两年,他用15法郎租房并在此创作了罗纳河星夜、星空、黄房子、向日葵🌻、斗兽场的男人们、精神病院。</p><p class="ql-block">高更与梵高在这里一起度过了73天。</p> <p class="ql-block">阿尔勒随拍。(2)</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今日午餐厅。</p> <p class="ql-block">等饭吃的旅友。</p> <p class="ql-block">今日午餐吃披萨🍕,有两种披萨🍕。</p><p class="ql-block">我们桌4人给了一个半刚出炉的披萨🍕,味道还不错,只是没吃饱(半饱)。</p><p class="ql-block">朋友们说:外观看馅料不如咱们国内必胜客的丰盛,而且好像比咱们的厚,</p> <p class="ql-block">午餐吃完披萨🍕就在隔壁的冰激凌店吃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前往斗兽场,这个斗兽场比罗马的斗兽场晚200年。</p><p class="ql-block">朋友看我的朋友圈说:“秀,见你在斗兽场前的照片瘦了[调皮]”</p><p class="ql-block">我回复:“吃披萨🍕没吃饱,饿的!🫢”</p> <p class="ql-block">前往斗兽场途中随拍。(1)</p> <p class="ql-block">随拍(2)</p> <p class="ql-block">随拍(3)</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阿尔勒竞技场。</p> <p class="ql-block">我在阿尔勒竞技场。</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阿尔勒梵高住过的精神病院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花园里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参观梵高住过的精神病院花园,在这里我们了解梵高和他的画作。</p><p class="ql-block">关于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是一位著名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以其独特的画风和情感丰富的作品而闻名。他出生于荷兰的乡村,早年在画商行工作,后来自学成为画家。梵高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对色彩的大胆运用和对自然景物的直接描绘。</p><p class="ql-block">梵高的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星月夜》:创作于1889年,这幅画是梵高在法国圣雷米精神病院期间完成的。画中夸张旋转的笔触和充满动感的星空,生动展现了梵高内心世界的躁动与幻觉。</p><p class="ql-block">向日葵系列:以鲜明的黄色和蓝色为主色调,体现了梵高虔诚的基督信仰和对生命的热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花瓶里的15朵向日葵等。</p><p class="ql-block">《自画像》:梵高留下了四十多幅自画像,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他的容貌变化,还展现了他对自我认知和艺术表达的不断探索。</p><p class="ql-block">《麦田上的鸦群》:普遍被认为是梵高生前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画面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p><p class="ql-block">艺术风格与影响</p><p class="ql-block">梵高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画风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表现主义的兴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作品在当时不被认可,但在他去世后逐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赞誉。</p><p class="ql-block">现代技术也在保护和展示梵高的作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ASML与梵高博物馆合作开发的3D扫描仪,能够捕捉梵高标志性的“厚涂”技法细节,生成高精度的数字孪生体,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些珍贵的艺术品(资料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14:30我们离开阿尔勒乘车前往卡尔卡松。(2.5小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途可见葡萄园。</span></p><p class="ql-block">14:50在休息站休息放水。</p><p class="ql-block">15:10我们来到卡尔卡松。</p><p class="ql-block">卡尔卡松城堡位于法国南部位于法国南部的朗格多克—鲁西永区,重要工业城市图卢兹到地中海沿岸的途中,它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堡,有着超过20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卡尔卡松城堡作为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城堡之一,城堡有长达 2500 年的历史,历经罗马人、西哥特人、撒拉森人和十字军统治。</p><p class="ql-block">其历史中蕴含着经典故事与城堡防御的重要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1)“空城计”与“摔猪退敌”的故事(见后)。</p><p class="ql-block">2)双层城墙与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城堡采用内外双层城墙设计,外层为罗马式城墙、内层为哥特式结构,辅以护城河、吊桥、箭楼等设施,形成严密的防御网络。其核心区域自给自足能力极强,即便被围困数月也能生存。19世纪修复时保留了这一防御体系,使其成为欧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要塞之一。</p><p class="ql-block">3)从军事要塞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转型。</p><p class="ql-block">卡尔卡松城堡曾是法兰克王国与阿拉伯人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12世纪达到鼎盛后逐渐失去军事价值。199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成为融合历史与现代文化的旅游胜地。其内部保存完好的教堂、市场等公共设施展示了中世纪城市的完整生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尔卡松城堡悬挂的巴拉克夫人~</span>卡卡夫人雕像。</p><p class="ql-block">战争史上,绝境往往催生奇谋。三国时期,我国诸葛亮一曲空城计,以虚张声势吓退司马懿大军,成为千古佳话。无独有偶,五百年后的法兰西,一位女将军(<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拉克夫人~卡卡夫人</span>)在军中弹尽粮绝之际,仅用一头肥猪便智退强敌,上演了西方军事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一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名为卡尔卡松的城堡,坐落于法国南部,虽偏居一隅,却是兵家必争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75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率军围困卡尔卡松城堡三年之久,临危受命守城的巴拉克夫人面临绝境:此时城内粮仓见底,粮草告急,箭矢将尽。然而,这位巾帼统帅的智慧,正在此时闪耀出惊人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巴拉克夫人指挥全城军民坚守,她布下疑阵:<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先是命人在城墙上扎满稻草人,穿戴并变换巡逻帽盔甲颜色立于城头;又令士兵轮换佩戴阵亡将士的头盔,制造守军充足的假象</span>以迷惑敌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绝的是,她将所剩无几的小麦尽数喂给一头猪,待猪被喂的肚子溜圆膘肥体壮时,当众抛下城墙,</span>查理曼大帝命士兵刨开🐷,发现🐷满腹燕麦,见状大惊——误认为围城三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内</span>守军竟还能用粮食喂猪?必是城中储备充足!</p><p class="ql-block">因此查理曼大帝误判<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内屯粮很多,唯恐陷入消耗战,只得下令撤围,放弃围攻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兵不厌诈,这位卡卡女将军深谙其道。</span>此计<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敌军撤军。</span>战后,她又审时度势主动归顺,不仅保全了城池,更赢得对手的敬重。如今,卡尔卡松城堡依然矗立,而这段"一猪退敌"的传奇,仍在诉说着智慧的力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一智谋成为中世纪防御战的经典案例。</span></p> <p class="ql-block">辛导告诉我们:扑克牌的红桃K就是查理曼大帝,是他在攻卡尔卡松城堡时中了城内的卡卡夫人的“空城计”与“摔猪退敌”之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6:30 我们入内游览著名的卡尔卡松城堡。</p><p class="ql-block">卡尔卡松城堡拥有双重城墙(3 公里长),有 52 个塔楼。随拍。(1)</p> <p class="ql-block">游览著名的卡尔卡松城堡随拍。(2)</p><p class="ql-block">欧元上就是此城。</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卡尔卡松城堡内有小🐷雕像,可我始终没有找到!(借图片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欧元上的图案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尔卡松城堡。</span></p> <p class="ql-block">游览著名的卡尔卡松城堡随拍。(3)</p> <p class="ql-block">游览著名的卡尔卡松城堡随拍。(4)</p> <p class="ql-block">游览著名的卡尔卡松城堡随拍。(5)</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卡尔卡松城堡的博物馆随拍。(1)</p> <p class="ql-block">参观卡尔卡松城堡的博物馆随拍。(2)</p> <p class="ql-block">参观卡尔卡松城堡的博物馆随拍。(3)</p> <p class="ql-block">参观卡尔卡松城堡的博物馆随拍。(4)</p> <p class="ql-block">参观卡尔卡松城堡的博物馆随拍。(5)</p> <p class="ql-block">参观卡尔卡松城堡的博物馆随拍。(6)</p> <p class="ql-block">参观卡尔卡松城堡的博物馆随拍。(7)</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卡尔卡松城堡的博物馆我在这里打卡留影。</p> <p class="ql-block">16:00 我们离开卡尔卡松前往图卢兹,经过墓地。</p> <p class="ql-block">沿途见种大片玉米、向日葵🌻……辛导介绍说种这些是用来做降解柴油污染的。</p><p class="ql-block">下午YZ姐发生低血糖,不知道是不是饿的。经予口服巧克力……得以缓解。</p> <p class="ql-block">17:30 我们抵达图卢兹,晚餐,可能因为太饿了,晚餐我吃了巨多米饭🍚。</p><p class="ql-block">晚饭后入住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我的法国南部游游记 D8天:2025.6.16 星期一 天气预报:图卢兹:晴</p><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图卢兹~里摩日 limoges(300 公里,车程约 3.5 小时)</p><p class="ql-block">07:30 酒店自助早餐</p><p class="ql-block">出发前旅友们在搬行李装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08:00 前往图卢兹市区游览(1 小时)。</span></p> <p class="ql-block">图卢兹是法国第四大城市。空客总部在这个城市 。</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图卢兹空客飞机公司总部和飞机尾翼地标处打卡。</p> <p class="ql-block">图卢茲是一个开满鲜花的城市,<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中有博物馆,</span>有四所大学、二十五所高等专业学院,该市以尖端的科技,科研为主。</p><p class="ql-block">还有众多的大学生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大巴沿图卢茲加龙河前行,随拍。</p> <p class="ql-block">桥上的小怪兽👾。</p> <p class="ql-block">途中听旅友XB介绍航母阻拦索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经过图卢兹医药学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辛导给我们介绍图卢兹因粉红色而得名玫瑰城。</p> <p class="ql-block">图卢茲2025年被评为全球十大宜居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拍玫瑰城</span>图卢兹。</p> <p class="ql-block">拍个视频记录美丽的图卢兹。</p> <p class="ql-block">来到度拉德圣母圣殿,这里曾经是码头。</p> <p class="ql-block">辛导给我们介绍图卢兹。</p> <p class="ql-block">我们经过图卢茲一所中学,相当于我们的清华附中。</p> <p class="ql-block">游观图卢兹随拍。(1)</p> <p class="ql-block">游观图卢兹随拍。(2)</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图卢茲“圣瑟宁教堂”。</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建于1080年前后,是法国最大的朝圣教堂,从东往西长达109米。教堂内保存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物是</span>2000多年前扎在耶稣脚上的荆棘刺。注:凡与耶稣有关的物品均为圣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拍</span>图卢兹圣塞宁大教堂。(1)</p> <p class="ql-block">随拍图卢兹圣塞宁大教堂。(2)</p> <p class="ql-block">随拍图卢兹圣塞宁大教堂。(3)</p> <p class="ql-block">随拍图卢兹圣塞宁大教堂。(4)</p> <p class="ql-block">随拍图卢兹圣塞宁大教堂。(5)</p> <p class="ql-block">随拍图卢兹圣塞宁大教堂。(6)</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图卢兹。</p> <p class="ql-block">我在图卢茲。</p> <p class="ql-block">11:30 前往午餐厅午餐。</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的旅友NXF生日,我们的旅行团长YL是23号返京途中那天生日,途中不便庆生,因此就提前到今天中午,我们为她俩一起庆生🎉[蛋糕][玫瑰]</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庆生宴热闹非常[耶][耶][耶]</p><p class="ql-block">祝福我们每一个👬👭都健康!快乐!幸福!㊗️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玫瑰][微笑][爱心]</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13:45我们前往里摩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摩日</span>号称法国的景德镇~<span style="font-size:18px;">瓷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国人原本不会生产瓷器,他们在中国掠夺了景德镇的青花瓷,感觉很漂亮,但他们烧不出来,于是一个</span>法传教士在中国蛰伏了15年,把中国的烧瓷技术偷回法国,但最初也烧不出白瓷,后来他们发现里摩日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岭土是烧瓷最好的土,</span>他们就用里摩日的高岭土烧成功了白瓷。(图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路过葡萄基地。</p><p class="ql-block">途中休息站休息一次,放水,在休息站我给❤️❤️买了一个🐯玩偶,还买自己了一顶帽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摩日</span>见到很多🐮标牌广告,辛导介绍<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欧洲最好的牛肉在法国,法国最好的牛肉在里摩日。</span>因此17:20 晚餐我们在里摩日麦当劳吃牛肉汉堡🍔,品尝后感觉味道还可以。</p><p class="ql-block">辛导还告诉我们:法国与澳洲因为销售牛肉的商业战打得不亦乐乎,法国说澳洲养牛太多,牛放屁💨造成大气层漏洞,因此要抵制限制澳洲养牛…..两国因此商业战已<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争打了</span>十年。</p> <p class="ql-block"> 18:20抵达酒店,放下行李18:30我们抓紧时间去老城游观随拍。</p><p class="ql-block">逛里摩日随拍。</p> <p class="ql-block">来到耶稣雕像前辛导给我们介绍关于耶稣被钉子钉在十字架上……</p> <p class="ql-block">图6-8这里的耶稣雕像耶稣是被四颗钉子钉在十字架上的;有的地方的耶稣雕像是被三颗钉子钉在十字架上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教堂开始不知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span>叫什么名字,因为在欧洲天天不是看教堂就是看城堡,又都是洋名,记不住。经辛导给我们介绍才得知是里摩日主座教堂。辛导还告诉我们为何二战时期德国空军不炸教堂的原因。(1)</p> <p class="ql-block">哥特式教堂的门是这种形状的~叫做火焰门(是有特色的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里摩日主座教堂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里摩日主座教堂后花园随拍。</p> <p class="ql-block">我在里摩日后花园。</p><p class="ql-block">游观后于20:40回酒店洗漱,21:20发朋友圈,休息💤。</p> <p class="ql-block">我的法国南部游游记 D9天:2025.6.17 星期二</p><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里摩日~(260 公里,3.5 小时)卢瓦尔河谷~(170 公里,2 小时)勒芒</p><p class="ql-block">07:30 酒店早餐自助早餐。又是不提供煮熟的鸡蛋,为此感觉<span style="font-size:18px;">很奇怪,</span>不知为什么法国餐厅早餐不提供煮熟的鸡蛋,需要自己煮鸡蛋,可又不提供热水,只有温水,无奈!我这个最爱吃鸡蛋🥚,每天早上吃两个鸡蛋的主也只好改变自己的习惯了。</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等车出发。</p><p class="ql-block">08:00 出发往卢瓦尔河谷城堡群。</p><p class="ql-block">在法国除了葡萄美酒,到卢瓦尔河沿岸旅游最不容错过的,便是散落在河谷中大大小小的城堡了。600多年,安于享乐的法国王室贵族和大庄园主们,为了躲避英法百年战争,纷纷看中了河谷的绝美景色,在这里修建起了上千座城堡和庄园,并成为他们钟爱的狩猎度假胜地。因此,法国人称它为“帝王谷”。</p><p class="ql-block">在卢瓦尔河谷的旅游线路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众多城堡,鼎盛时期达上千,</span>至今依然有300多座保存完好的城堡。一座座绿树掩映的古堡美丽幽深,青苔斑驳,为这个法兰西花园增添了几分沧桑感。</p><p class="ql-block">在这片宏伟壮丽的城堡群中,最著名的当数“一王一后”——象征威武男性的香波堡和柔美女性的舍侬索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今日参观这两个城堡,都是世界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刚上车辛导就告诉我们他收到一则消息:昨天有一中国旅行团在马赛被抢,全团27人护照被抢,包括导游的,客人们的箱子也被抢。</p><p class="ql-block">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很震惊!即为昨天被抢的国人同胞难过,又庆幸我们前天去马赛没有遭遇如此不幸!</p><p class="ql-block">法国实在太不安全了,我们的后半程旅行更要加倍小心!千万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和钱财!</p> <p class="ql-block">09:55我们来到休息站休息。</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谢韦而尼,👀到大片的葡萄🍇园。辛导告诉我们这里的葡萄是用机器采收。</p><p class="ql-block">我很困惑,想不明白很容易破碎的葡萄怎么能机器收割。</p><p class="ql-block">沿途随拍。</p> <p class="ql-block">看到穿衣服的马,<span style="font-size:18px;">辛导告诉我们</span>这是赛马,很昂贵。并介绍了新西兰的四大怪:“牛排队,马穿衣,羊无尾,驼无峰。”</p><p class="ql-block">注:牛排队:新西兰地广人稀,奶牛需每天两次(上午8-10点、下午3-5点)自动排队到固定挤奶站接受机械挤奶,无需人工驱赶。领头奶牛通过传感器感知时间并带领群体前往挤奶站,形成独特的“牛排队”现象。 </p><p class="ql-block">马穿衣:为保护赛马毛色鲜亮并提升竞技能力,新西兰马匹普遍穿着特制防晒衣。这种衣物既可阻挡紫外线损伤毛发,又能通过负重训练增强马的爆发力——比赛时替换为骑手体重即可实现「轻装上阵」的冲刺效果。</p><p class="ql-block">羊无尾:新西兰绵羊出生后因尾部易感染草蝇导致发炎死亡,牧场通过扎住尾部血管使其自然脱落,形成“无尾羊”。</p><p class="ql-block">驼无峰:新西兰的羊驼(驼类)因品种原因天生背部平坦无驼峰,与单峰驼或双峰驼形态不同。这一特征使其在农牧业中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成为当地特色动物之一。 </p> <p class="ql-block">12:00我们来到布卢瓦小镇。</p> <p class="ql-block">前往午餐厅随拍。</p> <p class="ql-block">12:30来到布理瓦的太平洋酒家午餐。</p> <p class="ql-block">在午餐厅吃饭的旅友。</p><p class="ql-block">随拍。</p> <p class="ql-block">今日午餐继续吃中餐。</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13:30前往香波堡。</p> <p class="ql-block">抵达香波堡,城堡像国王皇冠一样。</p><p class="ql-block">走进香波堡。</p><p class="ql-block">香波堡是卢瓦尔河谷最宏伟的一座,被誉为法国城堡之王,一下车,就能远远望见它雄壮的身影,和那高踞于古堡顶上的“烟囱森林”。</p><p class="ql-block">香波堡修建于1519年,围墙长度达32公里,外观极其奢华,某些精巧之处甚至超过了巴黎的凡尔赛宫。自香波堡建成以来,法兰西历代国王就常常前来度假,甚至有过举朝搬迁的盛况。国王们愿意舍弃凡尔赛宫,而在香波堡处理国家大事,其魅力程度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辛导给我们介绍香波堡建筑特点~成对称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格。(1)</span></p> <p class="ql-block">辛导给我们介绍香波堡建筑特点。(2)</p> <p class="ql-block">香波堡的建造者是弗朗索瓦一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关于弗朗索瓦一世:(法语:François I,1494年9月12日—1547年3月31日),法国瓦卢瓦王朝第9任国王(1515年—1547年在位)。即位前通常称昂古莱姆的弗朗索瓦(François de Angouléme),又称大鼻子弗朗索瓦(François au Grand Nez),骑士国王(le Roi-Chevalier),被视为开明的君主,多情的男子和文艺的庇护者,是法兰西历史上最著名也最受尊重爱戴的国王之一,在他统治时期,法国繁荣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潮,弗朗索瓦一世被后人称为法国文艺复兴之父。</span></p><p class="ql-block">这位年仅20岁就继承王位的年轻国王,非常仰慕当时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因此决心在法兰西建造一座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狩猎行宫。</p><p class="ql-block">弗朗索瓦一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个同性恋、宠物恋。</span>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达芬奇与国王年龄相差近40岁的两个人成为忘年之交的朋友。国王</span>礼聘了达芬奇到卢瓦尔河谷安度晚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达芬奇成为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御用画家。</span></p><p class="ql-block">达芬奇为国王<span style="font-size:18px;">弗朗索瓦一世</span>设计了香波堡著名的双螺旋楼梯,还把传世名画《蒙娜丽莎》送给了国王,这就是为什么《蒙娜丽莎》保存于卢浮宫而不是意大利的原因。最后达芬奇老人家还在弗朗索瓦一世的怀里去世,被安葬于昂布瓦斯皇家城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死后他的画被仆人收藏,后弗朗索瓦一世国王买了这些画并根据达芬奇的画建了香波城堡。</span></p><p class="ql-block">香波堡的修建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修建时间也十分漫长,以至于直到路易十四国王当政才最终竣工。</p><p class="ql-block">香波堡拥有440个房间、365根烟囱、13道主楼梯和70道副楼梯,外墙则通体用大理石建成,远远望去,城堡上数不清的尖塔、烟囱和钟楼直冲云霄,非常壮观。而在城堡内部,自然极尽奢华,那座由大画家达芬奇亲自设计的双螺旋楼梯,若是两个人分别走在不同的梯道上,永远不会看见对方的脸。据说这是弗朗索瓦一世的特别要求,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王后与情妇不小心碰面的尴尬局面。</p><p class="ql-block">随拍香波堡(1)</p> <p class="ql-block">走进壮美而精致的香波堡中,我觉得其精华在于环形露台,这里可以俯瞰巨大的草坪、绸缎般的笔直河流、远处的森林,令人心胸为之开阔。</p><p class="ql-block">随拍(2)</p> <p class="ql-block">随拍(3)</p> <p class="ql-block">随拍(4)</p> <p class="ql-block">随拍(5)</p> <p class="ql-block">随拍(6)</p> <p class="ql-block">15:40<span style="font-size:18px;">结束</span>离开男性堡香波堡<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观</span>,前往舍农索堡,约需1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法国中部的卢瓦河大区。有一个地方聚集了众多著名的城堡,其中之一就是Amboise(安博瓦)城堡。这座城堡坐落在半山腰上,是许多法国皇室王子和公主的出生和成长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17:00我们的大巴经过安博瓦(<span style="font-size:18px;">Amboise)小镇</span>,我们在车上可以看到黑色尖顶的就是安博瓦城堡。这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仅是达芬奇晚年生活的地方,他的私人城堡也位于此地,达芬奇去世后</span>就安息葬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达芬奇(1452-1519)在生命的最后三年受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邀请,居住于法国昂布瓦兹的克洛·吕斯城堡。他去世后,最初葬于昂布瓦兹皇家城堡的圣·弗洛朗坦教务所旧址,后迁至同一城堡内的圣·于贝尔礼拜堂,至今仍保留于此。(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 17:14抵达舍农索城堡(女人堡),该堡位于昂布瓦斯以南,依势横跨在谢尔河上,与河流、园林和绿树构成了一幅非常自然和谐的风景画。舍农索城堡,建在谢尔河河床上一个老磨坊的两座石墩上(图9是其中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该城堡自1535年后就属于王室领地,1589年11月1日,凯瑟琳太后最后病死,她把多达40万埃居的遗产,馈赠给了她的女仆们,最后这座城堡接受了革命的战火的洗礼,里面的奇珍异宝流入黑市。(资料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香波堡透露出一种霸气和张扬之美,而身为“后”的舍侬索堡,则尽显婉约之美。舍侬索城堡是一座富有浪漫情调的水上城堡,正方形的主堡建在河中,通过一座建在五拱桥上的二层长廊,与园角尖顶城堡及河岸相连。平台左角则建有一座圆塔古堡,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更显其秀美无比!</p><p class="ql-block">这座建造在卢瓦尔河支流察尔河上的城堡,也被称为“贵妇堡”,因为它的历任主人均为</p><p class="ql-block">王后、宠妃或贵妇人,曾流传下不少香艳缠绵的往事。而经过一代代美艳女主人的精心打理,舍侬索堡也当之无愧地成了卢瓦尔河谷中最富浪漫气息的城堡。</p><p class="ql-block">舍农索堡随拍。(1)</p> <p class="ql-block">舍农索堡随拍。(2)</p> <p class="ql-block">舍农索堡随拍。(3)</p> <p class="ql-block">舍农索堡随拍。(4)</p> <p class="ql-block">舍农索堡随拍。(5)</p> <p class="ql-block">在法国舍农索堡辛导给我们介绍杜邦夫人。(6)</p> <p class="ql-block">随拍舍农索堡陈列的漂亮精致的化妆柜。(7)</p> <p class="ql-block">舍农索堡随拍。(8)</p> <p class="ql-block">结束舍农索堡室内游观,我们来到室外随拍。(9)</p> <p class="ql-block">舍农索堡随拍。(10)</p> <p class="ql-block">舍农索堡随拍。(11)</p><p class="ql-block">好大好漂亮的喷水池。</p> <p class="ql-block">舍农索堡随拍。(12)</p><p class="ql-block">我在舍农索堡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舍农索堡。</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舍农索堡。</p> <p class="ql-block">18:50离开舍农索城堡前往勒芒。</p><p class="ql-block">19:00 晚餐后抵达入住勒芒酒店,辛苦疲累的一天观光结束了,啥也不说了,休息!洗洗睡觉!😴💤。</p> <p class="ql-block">我的法国南部游游记 D10天:2025.6.18星期三</p><p class="ql-block">昨晚入住勒芒,因我们房间没有冰箱,我把我的度拉糖钛注射液存放在前台冰箱里,并约好今早06:30去取。晨起我于06:30准时抵前台取药,找不到服务人员,只好先去酒店自助早餐,早餐后07:30找到服务员拿到针剂,即回房打针,收拾行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日行程:勒芒~(190 公里,2.5 小时)圣米歇尔山-(125 公里,1.5 小时)卡昂。</span></p><p class="ql-block">08:10出发往并来到勒芒拉力赛赛场。</p> <p class="ql-block">辛导告诉我们:法国人有两大最爱1)天主教,2)勒芒24小时拉力赛。</p><p class="ql-block">勒芒(Le Man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约 200km处,是一个人口约 20万的商业城市。这个小城市能够闻名于世界,主要是因为自1923年开始,每年6月举行的被称为最辛苦的单项赛事———“勒芒24小时耐力赛”。</p><p class="ql-block">规定3位车手为一个车组,驾驶一台赛车,完成连续24个小时的竞赛(法文为24 HEURES DU MANS)。</p><p class="ql-block">勒芒24小时耐力赛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并称为世界最著名和最艰苦的三大汽车赛事。</p><p class="ql-block">自从首届比赛于1923年举行以来,除了二战前后的几年以外(1936年,1940-1948年未举行),勒芒耐力赛从未间断过。</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0日,第91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在巴黎西南约200公里的勒芒拉开帷幕。这是该赛事一百周年庆典。</p><p class="ql-block">此次拉力赛baoswhijie保时捷、法拉利……均参赛。</p><p class="ql-block">关于保时捷在汽车界一直以其卓越的跑车性能和参与各种赛事而闻名。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它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的表现。1951年,保时捷仅作为独立汽车制造商一年,就凭借356SL Gmünd Coupe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夺得1100cc以下组别的冠军。从此,保时捷在勒芒赛事中的表现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赢得了超过50次的组别冠军和16次总冠军,使其成为勒芒历史上最成功的制造商之一。</p><p class="ql-block">然而,保时捷的野心并不止于此。1954年,它正式进军拉力赛。同年,车手Hans Hermann驾驶保时捷550 Spyder在卡雷拉泛美拉力赛1500CC组中勇夺冠军。<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保时捷后来的新车Carrera GT、911 Carrera、Panamera都借鉴了该赛事的名称。</span></p><p class="ql-block">注:卡雷拉泛美拉力赛在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赛事,全程从南墨西哥西海岸至美国田纳西州,约有两千英里,许多车手在此丧命,因此参赛前观众要签生死状,并同意参与送尸抬尸体。</p> <p class="ql-block">1955年6月11日,勒芒24小时耐力赛比赛开始后的第35圈,驾驶6号捷豹D-TYPE赛车的车手Mike Hawthorn为了不错过进站入口而猛踩刹车,跟在6号赛车身后的是驾驶26号Austin-Healey 100S赛车的Lance Macklin,他紧急向左变线以避免追尾,但却挡住了后面奔驰300 SLR赛车的前进方向。驾驶梅赛德斯赛车的Pierre Levegh根本来不及躲闪,直接以超过240km/h的速度撞上前车,奔驰赛车起火爆炸,Pierre Levegh当场死亡。赛车碎片落入拥挤的观众人群,造成现场观众83人死亡,约120人重伤,其中一些人甚至被高速飞来的赛车碎片直接斩首或砍成两截。(图片源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辛导告诉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赛车还没普遍使用安全帶,经此事故后福特赛车开始安装了两点式安全带。</span></p> <p class="ql-block">关于安全带的前世今生,究竟是什么样的?</p><p class="ql-block">我上网搜了一下,度娘告诉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汽车安全带的起源</span>从发明到流行,它经过了整整百年历程!</p><p class="ql-block">安全带的早期雏形</p><p class="ql-block">1)马车时代(1885年):最早的固定装置出现在马车上,用于防止乘客在颠簸中跌落,由英国工程师George Cayley提出概念,Edward J. Claghorn的纽约客于1885年2月10日抢先进行了专利注册。</p><p class="ql-block">2)<span style="font-size:18px;">1902年</span>纽约举办了一场汽车竞赛,<span style="font-size:18px;">赛车手沃尔特·贝克(Walter Baker)</span>为了防止车辆在高速行驶中自己被甩出去,然后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拴在了座位上。比赛当中他们的车意外冲入了观众群,结果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但是事故中这两名赛手却因为皮带的保护缘故死里逃生~幸存,<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一事件被视为汽车安全带</span>的雏形,由此安全带被认定在1902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次应用于汽车竞赛。</span></p><p class="ql-block">3)1911年,美国陆战队将军Benjamin Foulois为一架Wright Flyer Signal Corps 飞机安装了安全带,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安全,而是因为在当时的一些战争中,起降的地点不平整,飞行员不能很好的控制飞机滑行,安全带作用是用来更好的让身体固定在座椅上。</p><p class="ql-block">4)两点式安全带的初步发展</p><p class="ql-block">1922年:赛车开始普遍采用类似装置。</p><p class="ql-block">1955年:福特首次在量产车中配备两点式安全带,但仅能固定腰部,防护效果有限。</p><p class="ql-block">5)C.Hunter Shelden医生在Huntington Memorial医院内开设了自己的神经专科,而来就诊的有很多患者是因为车祸而造成的脑部损伤,便随后便开始针对一些普遍的案例研发可伸缩的安全带。他的这项发明被刊登在了1955年11月5日发表的《美国医药协会日志》上。</p><p class="ql-block">6)三点式安全带的革命性突破:</p><p class="ql-block">1955年美国人Roger W. Griswold and Hugh DeHaven发明如今汽车上普遍采用的基本的三点安全带并申请专利。</p><p class="ql-block">7)1958年,沃尔沃汽车安全工程师尼尔斯·博林(Nils·Bohlin)发明了Y形三点式安全带,结合胸带与腰带,显著提升安全性,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这种。从此,安全带开始在全世界普及。</p><p class="ql-block">8)1968年,美国正式规定轿车前排座椅必须安装有安全带,欧洲和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陆续出台汽车乘员必须要佩带安全带的规定。</p><p class="ql-block">9)1985年,尼尔斯·博林设计的3点式安全带在1985年被德国专利发明注册处评选为跨世纪8大发明之一。</p><p class="ql-block">10)1993年7月1日起,我国规定所有小客车(包括轿车、吉普车、面包车、微型车)驾驶人和前排座乘车人必须使用安全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1届汽车拉力赛”存在两种不同赛事背景,需明确区分:</p><p class="ql-block">(一)中国汽车越野拉力赛(1991年)</p><p class="ql-block">举办时间:1991年6月1日1</p><p class="ql-block">赛事意义:标志着中国汽车越野拉力赛从早期“巴莫京”路线向“丝绸之路”国际赛事的转型。</p><p class="ql-block">(二)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第91届)</p><p class="ql-block">举办时间:1991年6月10日至11日23</p><p class="ql-block">地点:法国勒芒小镇34</p><p class="ql-block">关键事件:马自达车队以搭载转子发动机的787B赛车夺冠,成为首支赢得勒芒冠军的亚洲厂商;</p><p class="ql-block">因欧洲厂商抗议,次年赛事规则禁止转子发动机参赛。</p><p class="ql-block">注:据说马自达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贫民赛车</span>。</p> <p class="ql-block">第93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于2025年6月11至15日在勒芒举办。2025世界耐力锦标赛勒芒24小时耐力赛6月15日落下帷幕,叶一飞、罗伯特·库比卡、菲尔·汉森组成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拉利</span>AF Corse 83号车组夺得全场冠军,叶一飞成为第一个站上勒芒24小时耐力赛最高领奖台的中国车手。(图片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说了这么多是为了了解我们抵达拉力赛赛场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因为不允许进入,我们只能外观拉力赛赛场,并在拉力赛出发区终止点门口打卡留影。</p> <p class="ql-block">拍张全体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09:00 前往圣米歇尔山,途经过看台(没来得及拍照)和车队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经过大片草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拉力赛时的停车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span>草场上有许多收割后卷成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草卷,通过发酵、储存、运输……作为牛马过冬的饲料。</span></p> <p class="ql-block">途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穿衣服的马。</p><p class="ql-block">关于马穿衣服:法国人为马匹穿衣的传统主要源于贵族文化展示和实用功能需求的双重驱动,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1. 历史渊源:从战马护甲到时尚符号。</p><p class="ql-block">军事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冷兵器时代的马铠,由皮革或金属制成,用于保护战马。战国时期我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骑兵马甲逐渐普及。</p><p class="ql-block">宫廷演化:18世纪法国贵族将马衣发展为装饰品,如凡尔赛宫的盛装马匹常配丝绸罩衣,与主人服饰配色统一。1974年设计的丝巾《骏马的披挂》即再现了这一传统。</p><p class="ql-block">2. 现代应用场景</p><p class="ql-block">仪式场合:国庆阅兵中,骑兵马匹会穿着制式服装,2025年巴黎阅兵即出现200匹盛装战马。</p><p class="ql-block">马术运动:专业比赛服装注重功能性,如防摩擦设计,同时保留美学元素。</p><p class="ql-block">气候适应:类似新西兰做法,法国部分地区会为马匹配备防寒或防晒衣。</p><p class="ql-block">3. 文化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马衣即身份”的隐喻延续至今,例如:</p><p class="ql-block">爱马仕经典丝巾《珑骧漫步》描绘贵族与马匹同色系着装。</p><p class="ql-block">当代法国马术俱乐部仍保留“人马同款”服饰传统。(资料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一路随拍。</p> <p class="ql-block">10:10中途休息,我、LH和我们的司机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在休息站旅友们都在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p> <p class="ql-block">我则看上了一个毛绒公仔~可爱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猴🐵</span>,毫不犹豫地下单买了,准备送给我可爱孙女❤️❤️。</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车前往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沿途随拍。(1)</p> <p class="ql-block">沿途随拍。(2)</p> <p class="ql-block">前往圣米歇尔山修道院途中,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好多可爱的羊咩咩🐏</span>撒欢儿在大片的草垫里。</p> <p class="ql-block">好多羊咩咩🐏🐐🐑</p> <p class="ql-block">我们停车来到它们身边,它们一点儿也不怕人,只顾闷头吃草!</p> <p class="ql-block">闷头吃草。</p> <p class="ql-block">吃饱了就趴着休息!</p> <p class="ql-block">我学着羊咩咩叫希望能引起它注意。</p> <p class="ql-block">小羊被我学它们的叫声吓跑了。</p> <p class="ql-block">越跑越快。</p> <p class="ql-block">羊妈妈带着羊宝宝匆忙离开!</p> <p class="ql-block">终于引来大羊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有旅友进入草原时遇到铁丝网阻拦,为了能进入九曲十八弯草原,她们也是放下平时端着的架子,想尽一切办法,爬也要爬进去,没啥不好意思的了!</p> <p class="ql-block">辛导说:这有门,请进,不用爬!</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辛导领着我们进入草原观光游览。</p> <p class="ql-block">在草原上旅友们有给别人拍的,有等着别人给自己拍的,可忙呢!</p> <p class="ql-block">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我们集体以圣米歇尔山为背景拍个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也没闲着,拍了一张又一张!开心的不行!</p> <p class="ql-block">这是圣米歇尔山著名的九曲十八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曲十八弯</span>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给我们童话般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圣米歇尔山著名的九曲十八弯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草原上我们已远眺到圣米歇尔山,并且看到的圣米歇尔山修道院;这是8世纪始建的修道院,其融合罗马式与哥特式风格,被誉为“西方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圣米歇尔山是天主教人朝拜地,中国人知道此地是因为周杰伦来打过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杰伦到此地看到圣米歇尔山的自然奇观~潮汐现象使岛屿每日随涨落与大陆连接或隔离,形成独特倒影景观的梦幻感,从而产生了创作意图,他认为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历史底蕴与专辑“伟大作品”主题契合,于是</span>周杰伦2022年开拍<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伟大的作品》专辑,封面及MV部分场景拍摄就选择圣米歇尔山为取景地。</span></p><p class="ql-block">2025年再拍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加入<span style="font-size:18px;">呼应专辑中《倒影》的歌曲……</span></p><p class="ql-block">由此法国圣米歇尔山因周杰伦专辑受到华人游客关注,我们也是因此前往目睹<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米歇尔山及修道院。</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圣米歇尔草原徒步前往圣米歇尔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圣米歇尔山修道院越来越近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0:30 来到</span>圣米歇尔山修道院。</p><p class="ql-block">修道院位于圣米歇尔山上。</p><p class="ql-block">圣米歇尔山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面上,高约80米。圣米歇尔山经大自然的造化,是世界的一大奇观,山上的修道院和大教堂更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自708年,阿夫朗什镇主教奥伯特遇大天使米歇尔显灵,并在其脑颅上点开一个洞,奥伯特在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小教堂,奉献给大天使米歇尔,成为朝圣中心。拿破仑执政期间,修道院也曾作为国家监狱。</p><p class="ql-block">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始建于11世纪,历经火灾与重建,融合罗马与哥特风格,见证历史变迁,现为宗教与历史名胜,拥有传奇的儿童朝圣史及残酷的铁笼囚禁史。</p><p class="ql-block">圣米歇尔山修道院的教堂始建于1023年,整个工程持续了近百年才结束。塔楼与中殿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保留了最初的风貌。因为教堂高耸于圣米歇尔山顶(当时还没有修建我们今天看到的尖顶),不久便被雷电击中,引起大火,而且平均每隔25至30年岛上就会发生大火灾。</p><p class="ql-block">1204年法兰西将诺曼底吞并后,圣米歇尔被人纵火焚烧,老修道院被完全烧毁。1211年法国国王菲力浦二世下令修建一个新的修道院,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闻名遐迩的拉梅维耶尔(意为"奇迹")修道院。显然,菲力浦二世想以此来向大天使米歇尔及被焚毁的修道院赎罪。最终仅耗时17年(对那个年代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就完成了这一举世闻名的建筑杰作,至今它仍被公认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典范。百年战争期间(1337年-1453年),圣米歇尔岛始终未被英国人占领,它鼓舞着圣女贞德建立了卓著的功勋。战争结束后,圣米歇尔山声名远扬。这时正值难以解释的大规模的儿童朝圣高峰时期。几千名7岁~15岁的男孩女孩离开家乡和父母亲人前往圣米歇尔山朝圣。上天神秘的呼唤将他们从欧洲各地召集到一起。他们两人一排列成整齐的纵队穿越法国,口中高喊"为了上帝我们前进,向着圣米歇尔山前进!"孩子们的父母甚至不敢出面干预这势不可挡的朝圣。一位父亲曾试图阻止自己的孩子参加朝圣,他只是在心里呼喊"我以魔鬼的名分祈求,孩子回家吧!"可是他就莫名其妙地晕倒了。还有一位朝圣者的母亲也曾竭力阻止孩子,却从此变得又聋又哑。参加朝圣的许多孩子惨死于途中,有的被冻死,可怜的父母们惊恐万状却不知所措。最终还是宗教当局出面干涉,谴责这场狂热的儿童朝圣。</p><p class="ql-block">1469年路德维希十一世设立了大天使米歇尔骑士勋章,而1472年又下令在修道院最潮湿的一间屋子里安上"臭名昭著"的铁笼子,囚禁最危险的犯人。铁笼子用铁链拴在拱门上,囚犯每移动一步,铁笼子就会摇晃起来。一旦被关进去,囚犯就没有任何生的希望。无论以慈悲为怀的修士们怎样努力,囚犯最终会很快发疯,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惨无人道的铁笼子为法国国王效忠了300年之久,许多仁人志士惨死其中。最后一个被铁笼子折磨而死的是维克多·杜布尔。他是一名记者,1745年因发表抨击路德维希十五世的文章而被判刑入狱,被监禁一年后死于狱中。1777年"臭名昭著"的铁笼子才被彻底废除。</p><p class="ql-block">拿破仑执政期间,修道院也曾作为国家监狱,直至1863年才关闭,同时宣布为国家所有。</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教堂哥特式的尖顶和500公斤重的大天使米歇尔手持利剑的镀金雕像,是1879年才添加上的。👇</p> <p class="ql-block">很遗憾我们此行没有安排入修道院内参观,只能走马观花外观随拍了。(1)</p> <p class="ql-block">随拍。(2)</p> <p class="ql-block">为了弥补遗憾我从网上借别人入内参观的图片一饱👀福。(1)</p> <p class="ql-block">借图(2)</p> <p class="ql-block">借图(3)</p> <p class="ql-block">借图(4)</p> <p class="ql-block">再见圣米歇尔山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米歇尔山修道院</span>辛导告诉我们全世界教堂都不收费,只有米兰教堂收费。</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徒步前往午餐厅。</p> <p class="ql-block">12: 30抵达麦当劳餐厅,午餐在此吃🍔牛肉汉堡、薯条、可乐。</p> <p class="ql-block">旅友可能因为太饿了,我还在拍照,她早就吃开了,瞧她的汉堡🍔都吃了一半了。</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在餐厅门口随拍。</p> <p class="ql-block">12:50我们前往观光车站。</p> <p class="ql-block">13:00 观光车来了,我们上车。</p> <p class="ql-block">13:20我们乘观光车往圣米歇尔山小镇。</p> <p class="ql-block">乘观光车沿途观光、随拍。(1)</p> <p class="ql-block">沿途观光随拍。(2)</p> <p class="ql-block">沿途观光随拍。(3)</p> <p class="ql-block">随拍(4)</p> <p class="ql-block">随拍(5)</p> <p class="ql-block">我们经过法国诺曼底的世界文化遗产~圣米歇尔山海湾(Mont-Saint-Michel and its Bay)是法国最具标志性的自然与文化复合遗产,关于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1. 地理与生态独特性</p><p class="ql-block">潮汐奇观:海湾拥有欧洲最大潮差(达15米),涨潮速度可达每分钟60米,形成"孤岛-沙洲"周期性景观1。潮汐受月球和太阳引力影响,每年春分/秋分时潮位最高。</p><p class="ql-block">生态系统:包含盐沼湿地、潮间带生物群落及50多种候鸟栖息地,受《拉姆萨尔公约》保护。</p><p class="ql-block">2. 建筑与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修道院建筑群:始建于公元708年,现存主体为11-16世纪建造的罗马式与哥特式混合风格建筑,含本笃会修道院、圣米歇尔大教堂等,被誉为"西方奇迹"。</p><p class="ql-block">防御体系: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通过加固城墙形成要塞,成功抵御英军围攻。</p><p class="ql-block">3. 保护与管理</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197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采用三级保护机制(国家古迹中心管理建筑,混合财团协调生态)。</p><p class="ql-block">水文修复:2015年改建人行天桥替代旧堤道,恢复潮汐自然循环。</p><ul><li>这里常住居民仅30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1</li></ul><p class="ql-block">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退潮时沙洲漫步、修道院历史文化参观(需注意潮汐时间)</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网络)</p><p class="ql-block">随拍海湾。(1)</p> <p class="ql-block">随拍海湾。(2)</p> <p class="ql-block">随拍海湾。(3)</p> <p class="ql-block">我们徒步爬上了圣米歇尔山的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期望拍到飞翔的海鸥,可它就是不飞!</p> <p class="ql-block">终于拍到飞翔的海鸥了。</p> <p class="ql-block">在圣米歇尔山观景平台拍近在眼前的海鸥。</p> <p class="ql-block">15:20我们结束圣米歇尔的观光游览,来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米歇尔山脚下,遇到一行骑行者,我发现他们的自行车尾灯很亮。辛导告诉我那是LED灯。</span></p> <p class="ql-block">15:30 我们和世界文化遗产~圣米歇尔山、圣米歇尔山修道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米歇尔山海湾说再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前往卡昂。</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旅友制作的小视频~关于圣米歇尔……</p> <p class="ql-block">骑行者走了,我挺佩服他们的体力和活力!💖</p> <p class="ql-block">前往卡昂有比较长的车程,为了众旅友不烦闷,途中辛导一路上给我们介绍各种趣闻,这是在讲一个法国人卖房写的卖房启示原意是不要中介,却误写成不要亚洲人……</p> <p class="ql-block">辛导还唱歌给我们听。</p> <p class="ql-block">他给我们唱了一段他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80后改编的新版童谣,</span>这段童谣和我们小时候唱的不一样,引得我们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17:00 到达餐厅,今日晚餐吃烤羊腿、酱猪肘~不知道是什么大猪🐷能有这么粗大的肘子!🤔🤔我吃了不少,烹制水平了得,味道真不错!</p><p class="ql-block">至于烤羊腿我没吃,主要是想着今天在草原看到的那些可爱羊咩咩,我下不了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来到酒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一天实在是太累了,已经没精力去</span>👀落日余晖和皎洁的月亮,洗洗啥也不说睡觉!💤</p>